美文网首页
一草一物间感受日式文化之美

一草一物间感受日式文化之美

作者: 晴斓 | 来源:发表于2018-11-16 20:42 被阅读0次

常听朋友说,“日本是将体验设计融入生活最好的地方”、“感受中国古文化就来京都吧”,学习设计多年,日本设计师的著作、大名鼎鼎的日本品牌也是不少中国设计师们膜拜的对象。初秋,抱着对日本的种种幻想,我与一群年轻设计师开启了一场日式文化体验之旅,品味精微之处的美。

 暖帘——日本文化符号

无论是大阪的市井还是京都的古街,店铺门口通常会挂着各式各样的大小不一的帘子,上面印着品牌名、图腾等,各式各样的帘子迎风飘荡别有一番风味。它有个文艺的名字叫“暖帘”。暖帘源于佛教,大约在日本室町初期从中国传入,起初的作用是遮阳防尘,禅院里的僧人、山村里的农民、海岸边的渔夫或小镇上的商贩,习惯在门口悬挂一块布帘子或自编的草帘子,叫“垂席”或“垂筵”。后来一些店家渐渐开始意识到在特定时间挂起这种带有古韵的门帘,是宣布营业吸引客人的方式。因此各种店铺纹章印染在帘子上,暖帘即是招牌,又代表着百年老店的信誉。

花间小路-暖帘 一间老店

暖帘最美之境当属京都最老的花街——祗园。和风古道、暖帘飘扬,每片暖帘背后的情景令人遐想,是一位婀娜的和服少女端茶,还是老伯在专注酿制食材,或是食客在觥筹交错……半遮半掩倒显示出日式审美中的微和秘。微,即小而精,一方布见材料质感与精炼的文化语言,色与型可见用心。秘,则是不展示全部,通过部分的隐蔽来驱动观者联想,留白的空间让你成为艺术的参与者与创作者。

日本暖帘文化虽然承袭于中国,但后续发展可说是自立自强,甚至到了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地步。世界各地人只要看到暖帘就像看到和服一样,首先联想到日本,这可真是文化符号的力量呀! 

景观庭院——禅意的大地艺术

初次来到日本的银阁寺,最大的震撼来自于庭院中一片石子铺成的整齐划一的图形,简洁而有肃穆之气势。出于好奇,查询这种创作手法,便知这就是日本园林特色之一——枯山水。

银阁寺

枯山水顾名思义是没有水,其主要特点是用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作画。据说,6世纪佛教传到日本,崇尚虚无的僧侣们开始在意境中觉悟出枯山水的味道来了,学着用石头堆砌出一些意境。沙纹或笔直或曲折,像奔流的大海、像延绵的云雾,反应着人类内心世界的平静与波澜。

银阁寺

这种表达手法很大程度上是贯穿着日本“朝花夕落”、对于“岛屿生存忧患”的意识,充满了对生命早逝的悲哀,以及大和民族对“死寂”的世界观,是“一花一世界”的抽象理念的寺庙园林。

典型的枯山水庭院几乎都集中在京都,如东佛寺也值得一看,其枯山水以深浅两色砂石围绕着假山自然流淌,表现龙乘青云从海面跃出升天的过程,龙身过处,掀起巨浪,颇有意境。下次京东再行将是不可错过的景观。

大德寺

石嫔小路——古都市井风情的缩影

小路

日本艺术体现在生活方式与大小物件的方方面面,庭院、园林、小径、茶艺……都有自成一派的道法,古街的石嫔小路也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京都著名的古街有花间小路、二年阪、三年阪,任何大小巷都流淌着岁月沉淀的艺术美,每行走一处,眺望前方都是一副淡色水墨画、又似行走在电影之间。古朴精致的小房子保留统一风格,却不失个性,流露本色而不做作,斑驳的青石板、灰褐的竹栅栏、落地的纸玻璃窗、或红或白的纸灯笼、大气的水墨招牌,还有院墙伸出的枝丫、门庭前相得益彰的花卉……每处景观随手取材都是一副风景画,这不禁让人联想这里每家的主人都该是园艺师吧!

路边一隅 小院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雅之曾解读,日本的美学思想蕴含对大自然的崇敬与敬畏,日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度,全球六级以上地震30%都发生在日本,全都20%的活火山都坐落在日本,在这个朝不保夕的国土,敬畏自然、遵守一定的秩序,便是大家形成的默契。所以日本建筑设计会既要设计建筑本体、又要充分考虑建筑与邻里的关系,建筑与大自然环境的关系,使其与周边环境相容相生,而不会为彰显个性而失去整体的和谐之美。

在今天科技迅猛发展,崇尚城市改变生活的时代,京都能完整的保留历史与人文,民族艺术保护的精神很值得国人学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草一物间感受日式文化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oz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