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常常听人说话,常常都能听到一些类似“真理”的描述:
女人都这样;
我们(包括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对此都很烦恼;
其实只要...就可以...;
没人会喜欢...;
...
...
但凡加上一个“我觉得”,
我都不会有什么“不解”,
不解为什么这样直接地给世界的某一部分一个定式
在我看来,世界是非常复杂的,而且是时刻变化的,某件事可以说有无数成因
也许用我的想法,说话会是一个很“麻烦”的行为,因为“三思而后行”的“三思”是需要耗费脑力和体力的,当然,原因不止于此.
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尊重客观,因为客观是我们交流交往的平台,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同的。
比如:
我女友发消息给我之后,我很久都没有回她,她说“你不想回我”
(这只是有点有趣的例子,我是一个有点情商的人..所以我的反应不一定是这样的..)
我会告诉她:不是“我不想回你”,是“我没有回你”
对于我和她,对于所有人,客观的描述就是:她给我发了消息,我没有回她
至于我想不想,在被证明之前,我觉得不应该用这种类似“真理”的语气说出来,但凡说成“我觉得你不想回我”都会让我舒服很多。
在你不知道客观之下的主观答案时,它有任何可能,即便可能性无限接近于1或者0,也不应该无视那极小的一部分,直接描述成1或者0。
这,是我的看法
最后附上挺喜欢的一句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