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不知道央视又要曝光哪些商家?
我们消费者作为个体,很多时候处于劣势,因为缺乏专业手段,只能被动地接受商家忽悠。在花钱的同时,却还得不到匹配的产品和服务。
幸好现在有了互联网,有了第三方评价,有了媒体,有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然可能遭遇被删帖,被收买,被禁声,投诉成本高,但在很多领域,光明总算照进了黑暗。
唯有一个领域,可能还仍处在黑影之中,那就是:
知识付费市场。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
2016年以来,当支付手段便利化,内容付费逐渐成为了热词,成为了大家的消费习惯。语音问答“分答”上线,罗辑思维罗振宇推出“得到”,喜马拉雅引领音频课程潮,知乎、千聊、互动吧等相继推出产品,老师、课程太多,学生都要不够用了。数亿人、数百亿的市场,这是一个风口。
有风,就会有猪在飞。
泥沙俱下、同质化、劣币驱逐良币,然而有315打假吗?好像没有。
为什么没有打假?
1、知识这个产品,难评价
在京东上购买鞋子,你可以从适用人群、功能、材质、款式等n个维度来筛选购买,
而知识产品,抱歉,没有这样公认的评价维度
自然,消费者更不知道如何去鉴别,只能用看电视的习惯去看待:
1、广告打得厉害,在首页的
2、身边朋友也在用的
3、讲师形象佳、课程介绍美观的
因此,现在大受欢迎的,大家看看是不是之前搞电视的、搞媒体的,搞市场的,或者是有大量客户群体的
夸张地讲,这阶段,你买本书,照着念出来,都可以满足以往天天看XX传的朋友的需求了,关键在你如何能宣传、推广
所以,这一轮知识付费,很多时候只起到焦虑安慰剂,增加谈资的作用。
打假,是不可能的。
2、缺乏第三方评价机构
我去年受邀参加毕友的知识付费研讨沙龙,期间接触到了一家做排行榜公司
也是我唯一接触到的一家
去年底,他们出过一个评测报告,评价维度分得很细,但避不开第一个老问题:标准无法权威和客观。
你可以测出网络热度,但你测不出课程含金量。
你可以调研讲师专业背景,但是彼此看不起的N多流派,谁优谁劣?
你看学员评价?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也就会有重口难调的好评差评。
我也私下问过他们的评价团队有哪些专家。答案中,我理解,可能比较多的是可以量化的系统工具,比如抓取销量数据的软件神马的
而专业度等不好量化的部分,我想,即使请一堆专家来,可能半路上已经在打架了
总之,希望他们成为知识行业的大众点评网吧
非要打假?
那我们普通消费者,如何才能自己去辨别,避免买到质低价高的劣品呢?
提供3个大家都可以采用的简便办法
1、不看讲师风采,看个人转化
凡是你从课程评价里,或者你朋友推荐语中,出现“这个老师好棒/厉害/帅/暖心…”,你都要小心了
你买的是知识产品,不是追星
你要的是自己的改变,不是对方的牛逼
在培训圈,有一个政治正确,叫要以学员为中心,就是说学员的进步,才能算课程的成功。
因此,个人转化的好评价,是你选择课程的可选依据之一。比如,“我因为老师讲的xx知识,做到了XXXX,因而变得更好/美/…”
2、看业界专家推荐,不看跨界名人、首页推荐站台
你可以因为成龙duang一下就买了洗发水,头发洗洗无所谓的。
但不能因为某X行业名人,评价Y领域课程好,你就去买。术业有专攻,隔山不能打牛的。
而是要看课程所属领域的专家怎么说。
当然,至于他们讲不讲真话,你也没办法。但至少请你不要仅仅根据首页热推就下单。
3、先从作者公共号、简书、混的社群了解起走
从讲师专注领域的时长、作品积淀,也可以辨明真身。
你也可以熟悉下讲师的风格,到底是不是你的菜。
多百度一下,微博搜搜,甚至谷歌一下
315,萌发于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其中,提出了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而我国在此基础上,甚至增加到9项。
不管是4、还是9,我想的是,希望有一天,知识产品的假货,也能被央视搬上了3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