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关于成功,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人生的成功抑或失败,有85%是由每个人自身的“它”决定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它”是什么?
是IQ(智商)吗?
不是。
是DNA吗?
不是。
是家境吗?
不是。
那是什么?
答案是:心态。
你可能觉得这个答案有点老套,但是看过今天的文章,你对这个问题可能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其85%是由每个人的心态决定的。”这也是一位连续19年创业者的最大心得。
想要理解前面的结论,你需要一个辅助公式,这个公式就是“成功=Be-Do-Have”,直译过来,这个概念的含义是:成功的顺序是先成为(Be),再作为(Do),最后拥有(Have)。
也就是说,从根本上决定人生成败的,既不是Have(你的资源),也不是Do(你的做法),而是Be(你的态度、心态和姿态)。
这个顺序是不能乱的。
②『三种人生观』
依据这个公式,这个世界上大体有三种不同的活法或者人生观,它们分别是:Have-Do-Be(需要先确定自己有什么);Do-Have-Be(先确定要做什么),以及Be-Do-Have(先确定自己要成为什么)。
对于第一种“Have-Do-Be”来说,持有这种人生观的人往往会想:“如果我也能有‘它’,那该多好!”“如果我也能有‘它’,这个问题就能避免了!”这就是他们的基本态度,或者说心态。“只要有钱,人就能幸福!”“只要得到资历和证书,就能有一个更好的人生!”“只要能考上大学,人生就可以躺平了。”
抱有这种观念的人的问题在于:当把关注焦点对准“拥有(Have)”的瞬间,他们就已经形成了一种极富依赖性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态度会让一个人非常消极。
对于第二种“Do-Have-Be”来说,持有这种人生观的人往往会想:“只要我做了,我就一定能幸福!”“只要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我便迟早能赚到钱,迟早能为自己赢得一个理想的人生”。
但是这样的人常常会陷入失望。因为很多时候,即便他得到了,他也很快就厌烦了。他会变得怀疑人生,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义。
而第三种以“Be-Do-Have”模式思考人生的人,则是成功概率更高的选项。
③『先考虑成为什么』
事实上,绝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是这种人,他们普遍持有这种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并且能够贯彻始终。
“只有那些能够通过努力满足自己(Be)的人,结婚(Do)之后才有可能获得美满的家庭(Have)。”“因为我是那种能够给家人带来幸福的人(Be),买房(Do)能让家人和我自己更幸福(Have)。”
把Be作为最优先事项的人,其事业、家庭乃至整个人生都不会太差。
反之,对Be不屑一顾的人,那些只知道与Do死磕的人,而没有身份的占位,即便能获得一时的成功,也会很快归于平凡。
总之,一流的思维模式,才能带来一流的结果。
日本的“棒球之神”铃木一朗的故事在日本家喻户晓。
你不妨试着想象一下:假设把铃木君的球棒送给你(Have),你能像他那样“挥棒如有神”吗?肯定不会。
这一点很好理解。
那么,下一个问题:如果模仿他的打法,甚至完美复制他的日常训练内容(Do),你就能打出他那样的好球吗?
也不行。因为铃木一朗之所以是铃木一朗,是因为他有着超一流的职业素养(Be),即超一流的职业理想、超一流的职业信仰、超一流的职业意识,以及超一流的认真度、投入度、缜密度,还有超一流的自律、执着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没有这些对“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思考和确定,你有再多的工具和训练方法,都是没用的。
像他这样的人,无论投身于哪个行业,都必然会成功。
总结一下,记住“Be-Do-Have”这个公式,这是一个非常有启发的公式。先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那么你做的东西自然会比别人的好。一味地模仿和照搬,是没有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