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仕强品三国》,曹操一生有三大明显过失,给我们有几点启示。以下为书中观点(节选),与朋友们分享。
第一个过失是不重视张松。张松带着西川的地图,想把西川献给他。张松也不算坏人,他知道刘璋懦弱无能,西川迟早是守不住的,于是想找一个好老板把西川治理好。他首选的人是曹操,所以把西川的地图带在身上,跑到曹操那里,没想到曹操看他长得丑不重视他。如果曹操当时很重视张松,占领了西川,那刘备还有什么希望?偏偏曹操不喜欢张松,给张松帮忙的人更糟糕,是杨修。杨修帮张松说话,简直就是帮倒忙,本来曹操对杨修的印象就不好。我们要想帮谁的忙,一定先衡量一下是不是可以正面地帮忙,不是说热心就一定好。
因为曹操不重视张松,结果给刘备制造了机会。刘备非常有礼貌、非常亲切地把张松捧得高高的。刘备是个很懂得人性的人,很会偷心。所以,要想当好领导,一定要好好研究人性和人心。
曹操第二个过失是打下荆州以后贸然去打江东。如果他拿到荆州以后,休息一段时间,看看情况再打,对他是很有利的,偏偏他采取激进的方法。而庞统献的连环计,他居然会鬼使神差地接受,也是失败的一大原因。曹操带的兵是北方人,北方人骑马很厉害,坐船会晕,可是打江东一定要在长江上作战,一定要坐船。这时候庞统去见曹操,向曹操献计,说只要将船连在一起,就能稳如泰山了。曹操立刻接受了这条计谋,结果中计了,导致惨败而归。
曹操第三个过失是不能善待汉献帝,中兴汉室。他有那么好的机会,好好辅佐汉献帝就可以名垂青史了。可是他不想当英雄,偏偏去当奸雄,走上了诡计多端的路。可见,人的选择非常重要。
通过曹操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到三个启发:第一,每个人一生都有很多机会,只是常常不知道怎么把握。以前错过多少机会没有关系,今后有任何机会都要及时、正确、合理地把握。第二,当有所得的时候,要想想失掉了什么;当有所失的时候,要想想得到了什么。第三,我们不是曹操,没有权力去评论他。我们不是在评论曹操一生的是非,而是将他的案例拿来作参考,以期对自己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