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要用爱控制我》第一章节读书感悟      纪小伦

《不要用爱控制我》第一章节读书感悟      纪小伦

作者: 幽谷兰兮 | 来源:发表于2022-01-25 07:17 被阅读0次

        读《不要用爱控制我》第一章节“控制大多是无意识行为”,我真的是被震撼到了。书中所举例子,真的是生活中真司空见惯了。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成年与成年人之间的控制,都是在不知不觉的无意识中进行的。

      我想起下午的一件事情。

      妞想买帽子,我和朋友给她挑了好几种款式和帽子,她都说不好看,朋友建议挑个粉色,因为是小妞妞嘛!可她偏偏要挑个卡片上的颜色,说这个才好看。我就让她挑了一个她喜欢的颜色。

      我很欣慰自己没有把个人意愿强加给妞妞。

        而在很多时候,我们大人常常会无意识地用“爱”的名义去控制。习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却一点儿都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破坏性 。

    无意识不是强制的理由,它只是让强制成为可能。

    比如,一个母亲带孩子去汉堡店,女儿7岁。

    “宝贝,想吃什么?”

    “鸡腿堡”,女儿说。

    “宝贝,有至臻七虾堡的”,妈妈说。

    “不,我要鸡腿堡的 ”。

      “我觉得七虾堡的更好一点 ,要七虾堡的吧,比鸡腿营养价值更高些”。

      “不,我就要鸡腿的 ”。

        “你怎么会想要鸡腿的?我知道你很喜欢吃大虾的 ”。

      “我现在想吃鸡腿堡 。”

        “你真是太倔了,这么不听话 ”

……

    这组谈话,是不是觉得可习以为常?母亲只管自己的想法,并不想知道女儿对什么感兴趣,可母亲的所作所为,就好像他知道女儿喜欢什么似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女儿的个性这都否定,他被迫护士自我需求。她被明确地告知——她内心的想法——他自己的选择——是错的。而妈妈说的——妈妈的臆断——才是正确的。这个过程中,她还明白了,自己的真实自我想法并不会被妈妈所接受 。

      妈妈的动机是好的,她想给女儿买她喜欢吃的冰激凌,但实际上她侵害了女儿的精神边界。

      对 孩子来说,父母是神圣的 。但是作为神圣的父母,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会把孩子搞得无所适从 。

      比如有的孩子说“我吃饱 了!”父母会说“吃那么少,怎么会吃饱呢 ?再吃点!”或者有的孩子说“我还没吃饱 !”父母会说:“吃那么多了,还没吃饱,别吃了 !”

        不是自己的真正感受,却硬要被别人说成是自己的感受,这不是很荒唐吗?有谁能比自己更清楚自己的感受呢?如果我害怕,我自然会感到恐惧,难道会觉得愉悦吗 ?

      再比如,孩子走路一不小心摔倒了,膝盖很痛,“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父母急忙拉起他,说:“又没磕流血也没破皮,哭啥哩!男子汉大丈夫哭啼,别人会笑话!又不疼,别哭了!”

      你是不是也经常这样安慰孩子?

        孩子真的是不疼吗?孩子哭了就会遭别人笑话?为了不让别人笑话而停止哭泣 ?

    以上父母的安慰里有很多“隐患 ”。

        因为这些话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扭曲了事实 。孩子的这一经历对他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因为他内心的体验被父母从外在的表象所扭曲 ,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孩子长期受到这样的遭遇,慢慢的就无法体验自我、认识自我 了。

      “没有磕破皮,也没有流血——没有受伤”孩子不再信任自我,他逐渐与感觉,知觉甚至直觉。如果他完全丧失了自信,他就会放弃思考,不加思索地根据别人的想法,会听从别人行事,甚至他可能会拒绝思考,完全感情用事,而根本不会理解自己的思想。“男子汉也不怕别人笑话?”他做事会特别考虑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

      如果我们经常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 ,听从他人评定,就会认为别人的评价更真实。用别人的观点来认识自我,这种从外在因素认识自我的逆向方式,只能使自我认识更加模糊 。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常常会总结归纳自己的经历,通过思考赋予他们不同的意义 ,然后强加给孩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也是常常依靠别人的评价来了解内心的体验 。

        当父母不断给孩子下定义时,孩子就要忍受长期的被排斥感,这种折磨是如此痛苦,而孩子的情感又是如此强烈,所以他会努力效仿父母的行为,以期望得到父母的爱和认可。如此一来,孩子就渐渐放弃了自我感觉,这不仅是为了逃避被排斥所带来的痛苦,更为了被他们那些感情不外漏的父母所接纳。             

        男孩子更倾向于模仿那些感情内敛的男人,就像影视中那些有泪不轻弹的男子汉。直觉告诉孩子“哭”是女孩子的专利,他就会忽略自己的直觉,他就会以自己的父母为榜样,学习男子汉气概。如果他的父亲不在乎身体上的痛苦,他也会努力照着父亲的样子去做,就这样,孩子被从小被教育成怀疑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就会慢慢忽略自己的感受 。

      而不常常被父母定义的孩子,父母不常常把自己的思维,意见,经历所总结的经验强加给孩子,而是常常注重孩子的知觉——她看重的、她在乎的,她想要的。那么,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她的内心一定是真诚而温暖的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用爱控制我》第一章节读书感悟      纪小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zi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