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莫待子欲养,而悲亲不在

莫待子欲养,而悲亲不在

作者: 函山 | 来源:发表于2019-02-02 10:19 被阅读0次

中秋时节,花好月圆,值此良辰好景,本该阖家团圆共叙天伦。黄斌老人却收到其女所寄月饼,当下便拨通电话一番呵责,未待解释,便断了联系。巡视着短短两三行文字的信息,我沉默良久,经过一番纠结后,最终轻轻发出一声叹息:莫待子欲养,而悲亲不在。

人自母胎孕育以来,呱呱坠地,蹒跚学步,再至幼时顽劣,长而离心,直待成人,分家立业……这二三十字的人生历程看似简短,实则其中又耗费了父母多少心血精神?这笔账怕是人人都算不清。而父母所图,非衣非食,亦非别报,不外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甚至并不一定奢求儿女的回馈孝养。也许在他们心里,逢年过节能与儿女共度良辰便是最大的奢侈。

然而如今,黄斌之女却连这样简单而纯粹的奢侈都不能满足生我长我之人,这对老人而言是何等的悲哀呢。所以,若从人情上看,她是应当被谴责的,可是我心里尚存的三分理性又让我无法轻易作为。于是我开始猜测:是不是她事务繁忙急况缠身,所以纵然离父母的家只有一江之隔也难以回去团聚?是不是她儿女尚幼需要照料,故而请人代劳寄回月饼?

然而,不论事实属于以上哪种情况,都不能作为有家不归的充分依据——有什么样的事务能忙乱到中秋佳节依然不得休息?能托人寄月饼回家又为何不先致电道明缘由以防引起误会?儿女若要照料就将他们带回家岂非也不失为两全之法?

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也许黄斌之女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准备先将月饼送回父母家里,自己随后搭车或乘船返回——甚至在接到老人电话里的一通呵斥之前,她正在归途,临江眺望,心中遥想着不久后阖家团圆的美景——若事实果真如此,我又何妨为了自己对她的误会向她道歉?而且我也相信,一位拥有如此天真烂漫情怀的妙人,必然会含笑接受我充满真诚的歉意。只叹信息太少,臆测难考。(注①)

与这种杳渺难定的臆测相反的是,我能肯定在现实中一定存在许多成人子女,他们在佳节良辰时并不回家与自己的双亲团聚,也许有的甚至连一句问候寒暄都欠奉。有些事为了生计,有些是为了儿女,有些情有可原,有些难以理解。因此,与其说我的那声轻叹是在叹息黄斌之女,倒不如说是在叩问那些难以令我理解的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知听到这句话时,你们想起的是为自己操劳一生的父母,还是自己为其当牛做马的儿女?”

莫待子欲养,而悲亲不在。

(注①:信息太少,臆测难考:黄斌老人呵斥一通便挂断电话,不及女儿解释——笔者以为仅凭已有信息无法判别各种是非曲折,应试考试固然是应试考试,但因此便截断事实未免过分,甚至在文化舆论的影响上可谓草菅人命之举。)

相关文章

  • 莫待子欲养,而悲亲不在

    中秋时节,花好月圆,值此良辰好景,本该阖家团圆共叙天伦。黄斌老人却收到其女所寄月饼,当下便拨通电话一番呵责,未待解...

  • 莫待子欲养而亲不在

    看到过好多文章,都在讲“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愧疚,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 老父老母都到了古稀之年。到了2019年父亲已...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何其悲也,所以,趁父母尚在,尽心尽孝,莫待双亲离去后,空悲切! 怀胎十月,我们...

  • 莫待子欲孝而亲不在

    引子 前几日参加公司的团建活动,其中有个环节让我们回想自己最原始的是从哪里来的,感化心灵深处对父母的爱。我当时脑海...

  • 莫待亲不在才子欲养

    “喂,妈啊,什么?爸病了?我也想过去啊,但我最近很忙,到时候再说吧,家里要多少钱,我转过去。”办公桌上一名身着西装...

  • 子欲养而亲不在

    突然觉得特别难过 爸爸妈妈已经快60了 而我 还像个小孩子一样长不大 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吵、怄气 总是觉得自己特委屈...

  • 子欲养而亲不在

    大姑丈81高龄走了,走前儿女尽心服待,走后也是风光,可以说儿女们都尽孝了。 堂兄说:“做到了往后回想就不...

  • 子欲养而亲不在!

    公公已经离世快一年了,但我始终没感觉他已走远,经常不经意想起他! 公公年轻时在部队呆很多年,长得很魁梧,也很帅气,...

  • 子欲养而亲不在

    有什么事比失去亲人更让人感到悲伤,又有什么事比没有做到陪伴而更让人后悔。-又到父亲的生日了,我得去看看他了!09年...

  • 子欲养而亲不在

    文|哼哼哈hi 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这话听着不无道理。可作为女儿的我们,总觉得父亲不轻易表达他的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待子欲养,而悲亲不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cs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