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

作者: 洵张 | 来源:发表于2022-05-05 20:51 被阅读0次

    学问是什么?所谓论学,说的仅仅只是学问吗?

    在我门现在学习的论语课程之中,论学可不仅仅是关乎学问那么简单。

    “学”,可以有很多个层级。生理层面的,情感层面的,理性层面的还有德行层面的。儒家中所说的学,更多的指的是德行层面的大道,而这个德行层面是包含了以下的所有层面的。但是吧,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如孔子,荀子,王阳明等那样的学,他们的学都是在德行层面之下的。

    我们经常会听说,提及君子儒与小人儒,他们两个人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小人儒去学习,他为的仅仅是去当官,谋一个好工作,能够挣到更多的钱,能够胜任更多的工作而已。而君子儒在我看来其实更像是能比小人儒明的志更深一层的人,他们去学习知识,为的是可以有更多的道路去行志向,去行大道。同理,对于君子儒来说能够上一个好大学最终的目的也是完成自己最终极的志向。君子儒其实就是一个有更远大的志向的人,所谓行志,也就是一个外推的过程,在推的内在也就是立己,最后能够做到修齐治平(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者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他们都是在达人。)还有一个点可以区分出君子儒与小人儒的差别。小人儒为了当官,学习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君子儒学习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所谓诗书礼乐易春秋,也算是小人儒之中“书”的部分。虽然这些被包含在了“书”之中,但是小人儒与君子儒学习的深度是不同的。小人儒或许看到的是一段历史,但是君子能够看到的是更深层的道路。

    在我们学习之后,自然会有不同的目标,前面我也已经讲述过了君子儒与小人儒不同的目标,那么也是时候叩问我们自己,我们为什么而学习呢?我认为我去学习知识,是为了能够打开我的眼界,在我今后从事的事业中能够融会贯通他们,很多的时候在我们这个年纪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目标,所以为了明确,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要去学习。其实最终我们为何要学习的点,还是落到了有关我们的志向上。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学习是为了让我们不惑而去学习,所谓不惑也是在明确我们自己的方向。最终我们学习的目的也是让我们的志向更往最高层去超拔,更往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去超拔。在拥有了一个目标之后,如何实现的路径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需要去思考的了。更多的时候我们的课程是告诉我们需要去思考,但是没有特别的重点注重提示我们如何去实现这个志向。

    如果我们单单只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高考分数而去学习,那么这就不是所谓的君子儒了,因为能够考一个更高的分数,并不是一个医生能够追求的长远的目标,且为了高考而学习的目的也不一定是永远在道德层面上的。对小人儒来说,他去学习有可能是为了不被父母说教,也有可能是不想去辜负父母,也有可能是想要自己去赚钱,但是这一切都是没有达到我们所学习的德性层的。当然最终君子如也不能成为一个空想家,他需要有道路,所以这个道路也是在我们学习之后才能找到的。

    在古代的时候,我们最开始学习的课程就是《大学》,为什么呢?因为它里面所讲的一切都是立人之根本,对我们来说有了更大的志向之后,我们的一切都开始有了目标,有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的思考。

    学而时习之,所谓的时代表的是实诚的意思,也代表的是一个恰当的时机。而所谓习,是让我们去践行的意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活脱脱的例子:每节课我们都在不断反复的强调要去立即达人,要将自己内心的仁推向世界,但是有很多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做到将每一个细微的小事做好。就在昨天我们班上的两位同学帮助老师一起打扫的教室,而余下的人更多的是选择了离开。离开当然是没有错的,他并没有触犯到班级的底线,但是留下的两个人显然是达到了我们离开的人没有达到的境地。为什么孔子会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呢?是因为我们将我们的知识在恰当的时候践行出来之后,我们会拥有成就感,也会拥有内心真正的纯然的快乐。

    学而时习之的下文还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为什么他会这么说呢?这个事情也可以从多个层面的角度来看。从情感层面出发,我们见到远方的朋友来看我们自然会十分高兴,因为我们很久没有见了,而且在我们的心中与他有着更深的羁绊。而从德性层面来说,我们可以与朋友一起讨论我们的志向,我们的大道也可以将我们所学习的东西在朋友身上践行出来,就像学而时习之所说的一样。当然这个朋友也不一定指的是真实的人,也可以是在我们阅读时获得的理。

    在通篇文章中,还有一个点说的是人不知而不愠,为什么这样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君子呢?在我看来因为这个人学会了“恕”,所以在别人没有达到他那样的境界的时候,他可以理解那个人的处境,在别人不理解他的时候,他也可以理解别人的情绪,而能够做到人不知而不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你必须要判断出来,这个人到底说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你不能被一个人的思想牵着走,当然也不能看低所有的人。在你的心中应该是有自己的坚守的,是有自己的方向的,即便你的方向可能还没有那么明晰,那么你也是有道路去寻找的。

    对于学,荀子曾经也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谓慰藉是儒家层面的慰藉,也就是修身达人层面。而所谓的为人代表的是外在的阳明,例外功名利禄。他的观点与孔子是相符的。

    在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志向之后,就应该让自己的志向在我们的生命中继续留存下去,就如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一样。一个人是否是一个真正厉害的人,评判标准并不是他所知道的知识是否多,而是这个人能不能坚持自己的道路。如果一个人一味的追求自己的知识博学且多的话,他可能是不明确自己的志向的在不明确自己的志向的时候去学习,是迷惘的,是无所得的。

    所谓学习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去学一些理性层面的知识,而更多的是通过理性层面的知识,告诉我们自己的道路到底在哪。我们不能将自己的学仅仅定义在理性层面,更多的是要往德性层面去超越,这也是我们一生需要去践行的目标,也是我们课程中一直在提及的。

    对于我来说,我认为我现在的状况去先前有很大的变化,渐渐地,学习让我有了乐趣。虽然很长很长的时间我一直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后来老师也给我了一些提醒,我自己也一直在想到底为什么要学习等等……在生活之中,能够让别人更加快乐也能够让我很开心,但是在如何达成我的目标上我其实是仍然有困惑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eo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