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还是参与者?
——对小说叙述风格差异化的讨论
小说创作更像是讲故事。
一个好故事不可或缺的由主线、转折、高潮以及结局组成,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需要一些婆婆妈妈的内容,来承前启后、交待背景或是另作说明。
如果说得高大上一点,这些都可称之为“上帝的表白”。
“上帝的表白”对故事进行解说的方式,对读者的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小李说:“老王,咱们都他妈的认识多少年了?什么?得有二十年了吧,是不是?打上学内会儿就认识了,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交情,对不对,老王?喂,你他妈的今天早上怎么了……”
这些台词其实看起来毫无意义,无非想要告诉读者,小李和老王是好朋友,二十年前一块儿读的书,云云。很多人喜欢这样来描述:
小李和老王是好朋友,算起来认识二十多年了,这天早上两人遇见,小李发现老王有些不对劲……
上述文字对于之前毫无意义的问话来说,显然是更不自然的一种表现行为,这会让读者认为,写作者想要告诉自己一些事儿,可是仅仅是想要告诉而已。
回来看之前的问话。毕竟,没有一个人会去告诉另一个人两人都知道的事情,除非阐述明显的事实是为了填补另一个迫切的需要。
因此,如果这个信息是必须的,作者必须为对白创造一个比事实本身更为强大的动机。
上述问话中,小李其实做到了,却没做全。与通过“写作者来告诉”相比,只是换了个人说,从故事外到故事内,本质也许略有变化可是效果并不明显,读者被动地接受这些“小李说的”事实。
为了将解说戏剧化,看起来不那么干巴巴,我们可以尝试“把解说换成弹药”这一原理。
写作者的人物对他们自己的世界、他们自己的历史、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本人都十分了解,因此这些内容都成为了人物攫取所需物品的弹药。例如:
看着老王哈欠连天,两眼不满血丝,小李说:“看看你那样儿,还是过去的老样子,没到中午就蔫儿了,净整些小年轻的勾当,二十多年前你还为这被班主任踹出学校门记得吗?醒醒醒醒!有正事儿跟你商量……”
这时候,读者的思绪会随着小李的言语越过纸面,去思索老王的过去,脑海里浮现出二十年前学校门口、坐在地上的老王。
自信的写作者纵使一点一滴地将解说内容融汇于整个故事中,无论多么简短的句子,都会包含相当丰富的内容。通常,他们遵循两个原则:
1.切勿将读者通常能够轻易理解并做出判断的事情包含在故事里;
2.切勿向读者传递解说信息,除非缺失的事实会引起迷惑。
毕竟,写故事不是靠给予信息来保持读者的兴趣,相反,适当扣押信息,更能勾起读者欲望。
总而言之,故事里所有的信息都在写作者的脑海里,由写作者掌握信息的开关,给予或保留,通过怎样形式给予或扣押,都需要写作者细细品味。
如果通篇都由写作者来交待信息,估计这篇文离扑街不远了。
图 / 东方IC
文 / 苏剑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