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物极必反,一阴一阳相互转换,万物周而复始地运化着,这是道的运行规律。处事柔弱、不争、谦下,这是道的运用法则。
天下万物由有形有相的太阳与地球所化育,而这些有形物质,又都来源于看不见的茫茫宇宙,来源于混元一气的无形大“道”。
第四十一章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译文:
最有智慧的人听到了“道”,就努力勤勉地照它去行事;智慧一般的人听到了“道”,反应迟钝,半信半疑;愚笨的人听到了“道”,就认为它迂腐空洞而加以嘲笑。若是不被蠢人嘲讽,那“道”也就不成其为“道”了。所以《建言》中说:
明道的人,好像是愚昧的人;
精进修道的人,好像在退步;
真正在行道的人,与世俗人没有两样;
上等德行的人,总是虚怀若谷;
心地洁白的人,还是会遭受许多辱骂;
明道建德的人,外表看起来好像很偷懒;
质朴而纯真的人,好像混浊未开;
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
越贵重的器具,做的越慢;
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
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道无形无声,没有名份。
然而只有“道”,善于辅助,万物才得以生成。
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无极太空生出一气,一气分出阴阳二气,二气合和生出中合之气,阴、阳、和三气生出自然万物。
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对立面,它们互相冲荡而达到和谐统一。
人们讨厌的就是“孤”、“寡”、“不谷”这样的字眼,而至为尊贵的帝王却自称之。所以事物常以谦下损已而得益,以尊贵益已反招祸。
别人用来教导我的,我也用来教导别人:“强横的人是会不得好死的。”我将把这一原则当做教人的根本。
第四十三章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同时也是纵横天下最坚强的。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进入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懂得了,遵循道顺其自然的好处。
没有说出来的教导,遵循道顺其自然的益处,普天下很少有比得上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6145437/9e6367d3789fa83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