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唐盛景图卷》为何画了十年?著名画家马欣乐讲述幕后创作故事

《大唐盛景图卷》为何画了十年?著名画家马欣乐讲述幕后创作故事

作者: 高高国际 | 来源:发表于2020-11-05 10:13 被阅读0次

来源:华商网

近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院、北京黄胄美术基金会、深圳至正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马欣乐国画巨制《大唐盛景图卷》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进行了首展。

尽管仍处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平复阶段,但画展反响却远远超出主办方预期。这幅高一米、长六十米的国画巨制不仅吸引了大量普通观众好奇的目光,更引得相关业内人士纷纷称道、热议。

熙熙攘攘的大街,驼铃叮当的商队,吹吹打打的帝国仪仗,款款逛街的皇帝贵妃……百戏争先当街表演,外国使臣行色匆匆,卷发高鼻的胡人络绎不绝,美貌奔放的胡姬劲歌热舞,小商小贩当街叫卖。大唐鼎盛时期的恢弘场景和市民生活跃然纸上。

作为黄胄先生最小的弟子,著名画家马欣乐的这幅集十年之功精心完成的国画巨制,描绘了盛唐时期大唐西市的商业街景和人文风俗,气韵生动,气势恢宏。1500个唐代人物栩栩如生,仿佛瞬间带领观众走进了1000年前的大唐盛景。

带着诸多问题,记者对画家马欣乐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了一系列画作幕后的创作故事。

《大唐盛景图卷》局部

1、提问:马先生您好,据我所知,在目前国内的书画展览活动中,单独展出一幅画的情况非常少见,这需要很大的魄力和自信,想请问您为什么一次画展仅仅展出一幅画?

首先我想介绍的是,这次展出的确是以《大唐盛景图卷》这一幅画为主,但也会点缀几幅小画补充。不过主体肯定是这一幅画的专场展览,因为仅仅这一幅《大唐盛景图卷》便已长达60米。由于篇幅太长,所以全画被分为上、下两卷。虽然只是一幅画、一个主题,但内容其实是包罗万象的,它基本上呈现了大唐全盛时期,长安西市上所有值得我们关注和欣赏的街景世相。既是一幅画,也可以说是由很多个不同的主题和侧重点串起来的多幅画。而且,正如你所说,就是因为这么体量巨大的画作很少见,所以我更希望观众们能够一次性专注地沉浸在同一种艺术氛围中尽情感受,随着画卷的走向一路慢慢看、慢慢入境,一气呵成,梦回大唐。高质量的画展应该给观众这样的回报,我们的确在努力尝试中。

《大唐盛景图卷》局部

2、提问:作为一名从古城西安走向世界的著名画家,您这次首选西安作为展览首站,是否也有特殊的故乡情怀?

那肯定有。西安这个城市,我是生于斯长于斯,虽说20多岁以后因为求学、工作等原因离开家乡,长居海外,但根脉永远在这里。何况《大唐盛景图卷》的灵感生发地、历史演绎地都在这里,没有比这里更值得为这幅画作首展的地方了。我相信西安人一定会最容易看懂这幅画,也最容易产生会心一笑的共鸣,所以必须先回家,必须先来西安。

《大唐盛景图卷》局部

 3、提问:请问西安首展之后,这幅画还会有其它巡展安排吗?

是的,在本次西安首展之后,今后三年内,我们还计划在深圳至正博物馆、日本奈良、德国柏林、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以及意大利的罗马等地进行巡回展出。罗马是丝绸之路的终点城市,意大利政府已经在2019年发出邀请,为《大唐盛景图卷》举行国家级别的大型展览活动。然后返回北京,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汇报性的展览活动。

《大唐盛景图卷》局部

 4、提问:听说您大学原本是科班的英语专业,毕业后到国外攻读西画专业研究生并获油画硕士学位,可同时又是黄胄先生的关门弟子,这样的经历在当今画坛似乎不多见。

是,我最早的确是专业学英语,所以有些朋友笑称我是“画家里边英文最好的”。但其实我学习国画和书法的时日远比英文早,7岁开始学画,12岁和黄胄先生相识,17岁正式拜他为师。也正是在恩师的教导下,我才选择上西安外语学院英美文学专业,但课余和假期却几乎都花在了西安美术学院。跟随刘文西先生等前辈学习中国画也基本是从那个年代开始。如今回过头看,扎实的书画功底和专业英语这个工具对我来说可谓缺一不可,算是相互成全了。

《大唐盛景图卷》局部

  5、提问:能谈下黄胄先生对您的艺术生涯有哪些影响和帮助吗?

艺术上的指点和帮助毋庸赘言,那是受用终生的。谈到影响,比较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关于大学的专业,其实即源于恩师黄胄对我的建议。当时,恩师在国内外已享有盛誉,总渴望能为美术界多做些事情,尤其是多做些加强中西方艺术交流、让中国画真正走出国门的事情。当他得知我想报考美院的想法后,认为我已经有了十多年绘画基础,且天资很好又不太偷懒,当务之急更需要掌握一门可以实现国际化交流的外语,这样才能如虎添翼,于是我才依从师命放弃美院,报考了外语学院。另一个是关于职业发展的方向,我在美国拿到硕士学位后,一度留校任教,教授水彩画及中国画。后来。老师建议说,要“出走再回归”,要将中国传统文化普及给西方的民间百姓,那才是留学的真正意义。所以后来我放弃教职,从事了一系列将中国书法、绘画与国外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结合的设计工作,比如为美国众多家纺面料公司设计“中国文字风”面料等。那些面料一经面世便很快风靡欧美,至今不衰,这些都是受恩师的影响。应该说,《大唐胜景图卷》的创作也跟这种感召密不可分。

《大唐盛景图卷》局部

6、提问:听说这幅画您前后整整画了10年,能简单谈谈这10年间的创作历程吗?

这幅画的确画了10年,非常熬人。西安、夏洛特、纽约、旧金山、上海、北京,10年来它跟着我走了六个居住过的城市,一路走一路画,甘苦自知。上卷是2008年奥运前完成的,当时在国家画院美术馆做了首展,获得不少好评。美术界前辈廖静文、邹佩珠、陈佩秋和郑闻慧四位德高望重的先生都对这幅画的立意、工笔、艺术价值等大加夸赞,还欣然出手为画卷题跋、作序,这既是对我本人的极大鼓励,也使画卷更富有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下卷主要是2010年之后在北京创作的,其间确实经历了很多艰辛和挑战。创作上的压力自不必说,竭力克服心浮气躁、长年累月深居简出、潜心刻画哪怕是每个人物的每一根线条甚至发丝,其实都不是轻易能过关的。但我认为一切辛苦都值得,它既然是我想做的事情,那就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做好。

《大唐盛景图卷》局部

7、提问:我们知道,《大唐盛景图卷》竟然同时邀请到廖静文、陈佩秋、邹佩珠、郑闻慧这四位当今画坛举足轻重的夫人们亲自题跋、作序,这无疑是一段佳话,也是挑战了“不可能”。“四夫人”分别作为徐悲鸿、谢稚柳、李可染和黄胄先生的夫人,一生所见不可谓不丰,个人艺术造诣也都达到相当高度,那么又是基于怎样的理由,她们都愿意为您这幅画泼墨背书?其中有什么故事吗?

四位美术界德高望重的先生对这幅作品的高度关注和喜爱,我表示由衷的高兴和感激。其中三位先生已经相继仙逝,但她们这种关爱、提携后辈的情怀和精神永远值得我崇敬和学习。我永远怀念她们!他们之所以愿意为《大唐盛景图卷》题跋,首先是因为作品本身对她们的震撼,确实产生了共鸣和感动;另外也是多年来和她们真诚相处、对老前辈们的尊重、关心和爱戴取得的珍贵情谊,使她们觉得有义务鼓励和支持后生,让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充分继承和弘扬。邹佩珠先生,当年我请求她为长卷题字时,老人家很谦逊地说,我的字写得不好,太软了,像面条儿,所以从来不给人题字。但即便如此,她还是爽快地答应了。此后数日,她多次练习书写内容,最后选了一幅认为满意地交给我。2012年,在炎黄艺术馆我的画展开幕式上,她的风趣、激昂、真切的发言长达二十多分钟,对《大唐盛景图卷》给予了高度评价,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我和廖静文先生是在1987年加拿大首次举办徐悲鸿画展时相识,并在后来的多年中取得深厚的信任和情谊。在我画马的过程中,也得到先生不懈地指导和关怀。2008年,《大唐盛景图卷》上卷第一次在国家画院展出,廖先生亲自为画展写序。随后又两次认真研究了画作,这才欣然为作品题跋。陈佩秋先生也曾数次和我共同欣赏这幅作品。她和谢稚柳先生早年曾是张大千的同道好友,绘画和书法造诣深厚,享誉天下。 她能几次为长卷作序、题跋、题签,高度评价,可见对此作的欣赏和珍爱。我的师母郑闻慧先生,则总是用黄胄当年作画的精神要求我,给予我很多指导和鼓励。在本次画展前夕,她还特意接受了媒体采访,对《大唐盛景图卷》再次给予高度评价,祈愿中国的传统艺术能够得到更多年轻人的认可和传承,让中国的国粹艺术在国内和国际上发扬光大。

《大唐盛景图卷》局部

8、提问: 我们知道,国画方面,您应该算地道的长安画派,但作为一个拥有西方艺术硕士学位的人,您能介绍下您在国外的相关学习经历和收获吗?

1995年,我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油画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那段时间,我一面师从哥伦比亚大学当代写实派大师费利普·波尔斯坦教授深造油画,一面又师从王季迁先生学习中国书画鉴定。在中国书画鉴定方面,季迁先生应该算是一位世界级的华裔收藏家、鉴赏家,他始终认为是中国人与众不同的看世界的方法促使他们创造出独特的绘画方式。他的观点在纽约艺术圈有很大影响,我有幸在他去世前的10年间长期得到大量指点和教导。没有他,我绝对不会真正学到那些知识。

《大唐盛景图卷》局部

 9、提问:马老师,我问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回答。那就是:您觉得从本质上讲,中国画和西画哪个更有艺术价值?能请教一下您个人是怎么理解中国画的吗?

中国画是一种难以捉摸、高深莫测的视觉语言。中国画作为自我抒发的艺术载体,形成了一种最为复杂、最为典雅、最为精妙的艺术语言。从唐宋以来,中国画一直是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语言。它的笔墨功夫很神奇,不像电脑一样有程序,所以,很难一言以蔽之。我个人觉得中国画的精髓还是石涛说的“性灵、创造”四个字,只可意会,只有心中的语言才能和它对话。同时,我觉得苏轼说的写真、传神、心画六个字也是讲中国画的奥秘。但画家只有在漫长、大量的笔墨磨炼中才能体会到一点点。譬如这幅《大唐盛景图》,整整画了10年,但仍不敢说体悟精到。最好的中国画应该是诗、书、画意境的三位一体。这需要丰厚的知识和敏感的艺术悟性,是绘画、书法和诗意三位一体的融会贯通。如果一定要问中国画好还是西画好,我觉得这不是个明智的问题。尽管毕加索会见张大千时确实说过“大家都知道最好的画家在中国”,但中国和西方的传统都产生了杰出的艺术作品。中国画和西画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西方人难以看懂中国画是因为虽然中国画和西画一样,都是以笔触来构成,但是在西画里面,笔触仅仅是个技术问题,是次要的,排列在题材、造型、空间和色彩之后,无论是评论家、收藏家还是历史学家,他们更注重这些要素,笔触只是画家自己更加自我欣赏的表现手法。掌握中国画笔墨的重要性和意义是学习中国画的瓶颈,也使许多西方学者望而止步,避免涉猎,大多中国学者也是如此。

《大唐盛景图卷》局部


 10、提问:请问马老师,这幅《大唐盛景图卷》长达60米,堪称鸿篇巨制、珍贵异常,不知未来您是否舍得将之纳入商业环节,或者换句话说,喜欢这幅画的人还有哪些渠道可以继续欣赏到这幅画?

《大唐盛景图卷》除了在各地巡回展览和网上部分展示之外,北京荣宝斋出版社与雅昌艺术公司将合作出版其画册精装本和平装本,在国内公开发行;商务印书馆也在筹划出版《大唐盛景图》传记文学作品,图文并茂,并翻译成多种语言对外发行,以展现大唐盛世的繁华和传奇。另外,对于喜欢艺术品收藏的团体和个人,雅昌艺术品公司将会制作限量发行的高级仿真版《大唐盛景图卷》原大或半大尺寸的画卷,有的将会被收藏单位展示在如银行、公司、机场等公共领域,给大众提供欣赏的机会。


马欣乐

画家、鉴赏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炎黄艺术馆艺术顾问。师从黄胄并受长安画派的影响,获中国画艺术硕士学位和西方绘画硕士学位,曾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及堪萨斯大学美术学院任教八年,并师从纽约收藏家王己千先生学习中国古代书画鉴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唐盛景图卷》为何画了十年?著名画家马欣乐讲述幕后创作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jo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