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爷爷奶奶早期也在山坳里住过。他们是从南边十几公里外的一个叫祝家村的村子搬来,落脚在山坳里,一家好多口人住在山坳里的两间土坯房里。后来儿女们陆续长大成家,陆续离开了山坳。
在迎娶小猪妈妈前,小猪爷爷在紧挨着住房的东侧又加盖了一间半土坯房,为了节省成本,只盖了一间半,里屋是一个当地人习惯建造的标准间大小,外屋是里屋的一半大小,称为半间。
就是这一间半的屋子,是小猪从出生到长大离开家之前生活的地方。小猪父母也是从这一间半的房子开始奋斗,创建他们一家人的未来生活的。
后来小猪爷爷奶奶到山坳南面的山顶上重新建造房子,于是把山坳里西边两间屋子的屋顶都拆了去。山坳里只剩下小猪家的一间半房屋,以及房屋西侧两个徒有四壁的残屋。
再后来,小猪家有些积蓄后,小猪爸爸从外地买来些木料,将徒有四壁的空屋修缮出一个间房,小猪家便又多了一个房间。
因小猪爷爷奶奶住在山顶,离小猪家有一定距离。小猪偶尔会在爸爸或妈妈的带领下去奶奶家,之后再随爸爸或妈妈一起离开。
一次遥远模糊而又深刻的记忆里,小猪随妈妈到奶奶家,妈妈刚进屋,小猪跟在后面,用手扶着门边站立。记不清是谁关的门,只记得关门的瞬间,小猪的无名指被夹在门缝中挤破裂了。
小猪妈妈回头看到哇哇大哭的小猪手指血肉模糊,干净抱着小猪回家包扎。记忆里半截手指被挤碎了,大约过了一年多,小猪的小手指才慢慢长成正常手指。
待小猪上小学的时候,小猪奶奶因病离世了,离世前小猪被爸爸带着去看了最后一眼,小猪记不清当时的情景了。记忆里小猪的情绪好像很平静,没有黑怕,也没有难过痛哭。
村里人去世后,都要在院子里搭一个陵棚,将逝者的棺木放在陵棚中放置一段时间,具体的时间有阴阳先生占卜后确定。
棺木在陵棚里放置的期间,家里人需要组织人手,按照阴阳先生看好的位置进行挖墓。挖墓的人要算话时间,安排好进度,不能延误周期。
坟墓挖好后,到了日子,家人便按照风水先生的安排,按照指定的时间点,将逝者棺木运往墓地下葬埋葬。
逝者在陵棚里停放的期间,家里人除了挖墓的,其他人也不闲着,除了接待来参加葬礼的宾客,还要按照仪式,每天对逝者进行悼念。
家里的棺木、陵棚也需要进行装饰美化。最早时,技术比较落后,技术人员的手工技术活反而比较厉害。棺木及陵棚的装裱需要请几位俗称“画匠”的师傅,他们按照家人的要求进行装裱,并制作一些类似工艺品的展品。
画匠师傅们有大工、也有小工。大工负责将棺木彩绘出各种图案,需要在上面再粘裱一些装饰时,小工负责辅助完成。
棺木彩绘装裱完以后,则再做一些类似工艺品的展品,这些展品也寄托了家人对逝者的祝愿,一般都要糊制一个大房子,房子里有电视及各种先进的家居。院子里有下人帮忙干活。房子的旁边或是放在的院子里有一辆豪华轿车。如此等等。
小猪那时候好奇心十足,恨不得把画匠所有干的活都看一遍,记在心里。同时小猪虽然对奶奶的去世没有太多悲伤,但小猪却在妈妈的教导下,严格做着孝顺奶奶的一切行为。
另外,因为小猪的姥姥、姥爷都已去世,小猪妈妈在每次祭奠奶奶时都会忍不住想起自己的父母,进而哭的很伤感。这让小猪看在眼里也不由的增加许多悲伤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