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尔喜欢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买点旧书看看。我买的基本都是九十年代出的书,32小开本,大多两三百页,不厚,拿在手里的感觉很舒服,很喜欢这种风格。看看现在的图书,又大又厚,翻开一看,行间距大得能放下一个拳头,偏偏把字弄的跟苍蝇一样大。
周二买了本《桥牌入门》,书价五元,快递费五元。今天中午收到了,回家打开阅读,我便被桥牌的复杂规则和无穷魅力所深深吸引。我原以为桥牌只是打牌复杂,计分复杂,没想到在打牌前的叫牌也需要高超的技巧和默契,由此还形成了各种复杂的叫牌理论体系。
这本书的前半本都是在讲叫牌,后半本才讲打牌,真是一半对一半啊。九十年代的图书市场,书虽然远不如今天这么多,但像棋牌类的书,基本都是精品。像我读的这本,是1980年第一版,1992年第10次印刷,一下就印了两万五千册。今天基本不会出现这么畅销的棋牌类书籍了,但在那个时候却很常见。
当年聂棋圣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取得神奇连胜的时候,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围棋热潮,连带着当时的围棋类书籍都变得畅销了。聂棋圣年轻的时候,也酷爱打桥牌,不参加围棋比赛的时候就去参加桥牌比赛。棋迷们因此戏称聂棋圣是“下围棋的人里桥牌打得最好的,打桥牌的人里围棋下得最好的。”
打桥牌需要有一个关系融洽、配合默契的伙伴,要找到这一个伙伴,并能长期坚持协作、共同进步,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平时大家在一起打掼蛋,经常看到两个人,牌打的不好,就开始互相埋怨了。我是从没有看到检讨自己的,都在说对方的不是。打桥牌的两个人,如果是这样的态度,估计打不了两局就要散伙。
相较于桥牌,我觉得还是拱猪更加亲民。拱猪更像是桥牌的简易版,可以打对家,但更多时候是打单人战。不需叫牌,分牌早已定好,规则也很简单。拱猪难的地方和桥牌一样,就是需要不停地记每门花色在场上的剩余张数。
明天继续读《桥牌入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