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创作的这一百天,我只收获了三件事。

创作的这一百天,我只收获了三件事。

作者: 大黑不小白 | 来源:发表于2017-03-07 19:00 被阅读0次

    这是小二黑的第50篇文章


    写下上面那个“50”的时候,我是很激动的。
    一百天以前,特朗普和希拉里大选的那天,我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写下第一篇文章,在文章的末尾,立下了一个自己以为都完不成的目标:两天一篇,坚持写一百天。这个flag完成,我会觉得激动,是因为像这种持续一百天的目标,我以前订过N多个, 多数夭折。这也是少数的几个还不算敷衍而达成的目标。在行动的过程中定会有收获,而我用整整一百天时间,赚回了这三点,分享出来。
    1

    坚持有效行动。
    百天之前我很想弄明白新媒体是怎么玩的。一个文章的从无到有是怎样实现的。从零开始一件事是什么体验。我是不是也可以有创造者
    百天50篇是很少的了,至少有几百万的公号都在坚持日更,除去那些团队运营的还有很多是自己操盘。像秋叶大叔,阿何有话说,彪悍一只猫等,都属于这波知识IP的红人儿。这和他们多年的日更创作习惯密不可分,能在趋势来临之前迅速的人往往在机会来之前早已准备着。
    世界本身就是这样,永远有八成人是用来垫底的,更奇怪的是这八成中,还有八成竟然会有自己“要努力”“要精进”却总不行动的怪人。他们可比那些甘愿心安理得躺着的人过的更痛苦。不过话说回来,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你喜欢所谓的努力,励志,别人喜欢平淡,安定。这根本没什么冲突和高下之分。你认为不努力的人颓废,指不定人家觉得你天天装逼呢。
    以前我在想人们天天离不开的手机,都在手机上做什么。像手游类占去了部分注意力,最多的还是用于浏览文字。不论是微博,公号,今日头条,微信聊天都是在和文字打交道。所有写下的文字所消耗的注意力都间接转化成了流量,对搞互联网的来说,流量就是钱袋子。而这一袋袋的银子都是拿普通人宝贵的注意力到资本那换取的。而注意力最好的去处是行动和行动后的思考。
    我感触最深的是关于有效行动的逻辑。也坚信了那句:三分钟想不清楚的问题,一辈子也想不清楚。以前总是被另一句经典的话忽悠:选择大于努力;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以至于这句话成了大多数人不努力不行动的挡箭牌。我们忘记了一个大前提:在行动的人不是蠢驴,哪怕开始的时候方向偏差,行动过程中随着自身系统更新,周遭环境变化,方向是会调整的。被这句话坑了这么久的我,希望能对你有启发。以后我的座右铭要变成:先做一下试试!
    2

    输出倒逼输入,尝试做硬性交付。
    我有个阅读的习惯,大学到头来从无所事事到一事无成,幸好也多多少少读了几本书,但脑子里依然一团浆糊。我总以那句大家都听过的话(算是鸡汤吧)来安慰自己:你读过的书就像吃过的饭,已经融于血肉。但是自己的几斤几两可以骗得过别人,得到小学妹的欢喜崇拜,可终究骗不过自己。那些我几年前看过的书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只剩书名,所以也就只剩下“奥,这本书我看过”来凸显几年前话那么多时间的“成果”。说不出一二三的血肉就不是亲生的。
    我不是说这段读书经历没用,而是付出了这么多精力和泡妞的时间换来的只是不成比例的收获。或许,这就叫“低水平勤奋”陷阱。
    原因也不难,我总是用阅读,画线,名言,摘抄的原始方法把好好一本书拆的七零八落,成为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我们大脑的记忆靠的是将信息与旧经验进行联系。换句话说:记住新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怎么联系呢?
    不知何时起经常看到“输出倒逼输入”这句话。解释一下大概是一个人要想保证学习、阅读(输入)的质量,最好的方式是表达,分享(输出)。想来也是,学而不思,思而不记录,记录不分享是个隐性的自嗨模式。再自己的模式里兜圈子是很轻松愉快的事,所以就再也不想进步。
    所以,阅读或者行动之后做一些输出和硬性交付,最大的目的是为了重建知识构建,缝补到已有框架体系,而非重新建立。具体的做法是不仅仅摘记名言,而是试着描述读书受启发的内容,和自己过去的哪些经验相关。
    当然这很难。毕竟跳出了自嗨模式,在学习区蹒跚是很痛苦的事。但要相信并愿意相信“苦中作乐”这回事。
    在进入一个领域前,养成硬性交付的习惯,不论是写作,记录,沟通,说服,教受。定时定点的硬性交付会助你快速提升,同时有效对抗拖延。如此一来最好的副作用是,自身不得不去学习(输入),因为一旦分享(输出)开始,时间不久就会觉得“身体被掏空”对,就是那种感觉。
    3

    一篇好文章是怎么炼成的。
    写作一定要有对象感。写了这些天之后我大概也都知道了读者喜欢看那些内容,那些标题会更容易得到点击。就像我现在写一篇学叔谏言,给学弟学妹的忠告,取名为《我被大学上了四年,希望你能好好上大学》。一定会受欢迎,但是没什么用,他们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就像我们当年一样。然后等他们毕业了就又会写下一些忠告...不唱挽歌,关注当下的思考是我的写作原则。但是,标题党还是一定要有的,否则根本没有证明自己的机会。
    仅仅写过100天根本不敢谈什么写作经验,这里只有分享心得。在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有对象感,就是假定你面前就坐着一个人,你想给他讲明白一件事,一个道理,然后用口语的表达书面化就ok。而人们对什么最感兴趣?是故事。一个不会讲故事的人不是一个老司机。哪怕你全身上下都是干货,没有故事的润色读者也会噎到。讲道理就像txt文本文件,讲故事就是avi视频情景,而讲方法论行动学是exe程序,让人触手可得,可用。
    同时要用大众最常用的词,偶尔抖机灵。像上文中“挽歌”这种不常见的装逼词汇最好少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坚持和坚持。我们高中那会一定见过班上有些妹子能够写出华丽辞藻颠倒众生,可现在恐怕早已夕阳西下。这世界存在有天赋的可能,但我们不能迷信天赋,要知道优势=才干*努力。愚笨且坚持永远比得过天份。这是坚持。
    研究一下咪蒙,十点读书。就会发现大众对心灵安慰远超过干货输入,尽管人人都在到处收藏干货,却在无时无刻刷着安慰,藏起来的干货也就永远藏起来了。所以说,要想做好文章,从热点下手,没热点就从心灵下手。这是内容。
    其实一篇文章的好坏最重要的是你想写给谁看。是自己?是别人?有太多的像我这样的人总是把文章写给自己,最好感动自己。这样做是在某一时间节点让时间留下足迹,也算是一件挺伟大的事。然而这样的文章不会爆。这是对象感。
    俗话说“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能写能输出能有人愿意被输出,本身就是最好的成长。


    这一百天的内容包括:
    六篇读书笔记《必然》《三体》《自私的基因》《钝感力》等
    一篇电影观后感《了不起的盖茨比》
    更多的是自己的碎碎念和莫名其妙的所思所想,尽管现在看起来都有些无聊幼稚。事实证明,拉长时间线,人都是能持续进步的。
    谈谈这个公号。这么逗比的名字决定了不论什么高质量的内容和运营都很难做的起来。但这也不耽误我保持更新。以后的内容我会假定我的对象都是有自驱力的人,同时免不了灌鸡汤打鸡血,不要鄙视这些东西,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都需要它,我更需要。我只是把他当做一个自己输出和交付的平台,不会有对象感,没有可读性,这是写给自己看的。
    是不是该立下一个flag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创作的这一百天,我只收获了三件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qi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