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6,修道说(戊寅)

36,修道说(戊寅)

作者: 王嵘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3-12-08 09:07 被阅读0次

    原文

    率性 之谓 道,诚 者也;修道 之谓 教,诚 之者  也。

    故曰:“自 诚明,谓之 性;自 明诚,谓之 教。”

    《中庸》为 诚之者 而作,修道 之事也。

    道也 者,性也,不可 须臾 离也。而 过焉,不及 焉,离也。

    是故 君子 有 修道 之功。

    戒慎乎 其所 不睹,恐惧乎 其所 不闻,微之 显,诚之 不可掩也。

    修道 之功 若是其 无间,诚之 也夫!

    然后喜怒哀乐 之未发 谓之 中,发而 皆中节 谓之和,道修 而 性 复矣。

    致中和,则 大本立 而 达道行,知 天地之 化育 矣。

    非 至诚 尽性,其 孰能 与 于此哉!

    是 修道 之 极功也。而 世之 言 修道者 离矣,故 特著 其说。

    译文

    遵从 天性 就是道,便是 至诚;

    遵循道 来 修行 就是教化,是 追求至诚。

    因此说:“由至诚而明道,这是天命之性。

    由明道而至诚,这是修道之教。”

    《中庸》为追求至诚而作,阐述的是修道的事情。

    道即是性,不可以有片刻的偏离。过或不及,都是因为偏离了大(中)道。因此君子需要有修道的工夫,“(君子)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常警惕谨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也常恐惧敬畏”,“越是隐微越是显明,至诚无法掩盖”。修道的工夫正是如此,如果工夫无间断,便达到至诚。

    如此则喜怒哀乐未引发的本源状态,是“中”,发出之后完全符合节度,是“和”,即是道修炼完成而天性得以恢复了。达到了中和,那么最大的根本就得以立定而使得天道运行,便能够知晓天地化生育养万物的道理。如果不是极至真诚、极尽天性,谁能达到这个境界呢!这便是修道最高的功夫。而世上那些修道的言说都偏离了大道,故而特作此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6,修道说(戊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rd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