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一篇名为《瑞典幼稚园是这样教孩子怎么独立自主的》网文大火,我转发给朋友,感慨道:“好的教育,是激发人,而不是束缚人。”
朋友问:“为什么突然这么评价教育?”
我说:“很简单的一个矛盾现象,现在有多少人享受学习?寒假到处可见不爱做作业的孩子,大学里太多逃课睡懒觉的学生,学在太多人眼里是为大人上的。”
其实,这很可惜。
《超级演说家》中的董仲蠡老师说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能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
对我而言,我不知道自己对教育的定义是什么,但至少我知道教育不是什么。我在极力的避免“分数论”。
前两天好友发给我一张未来地图,地图上显示即将被人工智能取代而消失的职业,教师也在其中。若教育纯粹教导技能、知识、记忆,可能确实会很快被取代,也不怪有学生厌恶教育。
如今互联网时代早已席卷教育,全媒体时代下的教育早就不能再依靠高墙“高枕无忧”,多少课堂空有到课率却无抬头率。甚至上学期还有学生因为天冷裹着被子去“上课”,短短五分钟之内就有媒体“虚张声势”大肆报道。
说认真的,如果那位学生是我的学生,我可能要被气死。
是时候,体制内的教育张开怀抱面对市场了。是时候,编制内的教师研究用户了。
网络开放对当代高等教育挑战有三:
1.把教育时空从整体切成碎片,教育已经不能靠他律了,而是逐渐向自律的方向转变。
2.教育课堂从固化走向了流动形态,教育的对象也从有限走向了无限。
3.教育内容也从一元变成了多元。
怎么把教育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做的有趣,其方法之一就是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改造教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冯培老师总结了互联网思维体系。
【写作训练营21/18】如何将有意义的事情做的有趣 【写作训练营21/18】如何将有意义的事情做的有趣那么,如何才能将这些思维运用在课程设计,内容编排,班会活动上呢?
明天找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