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个问题,教你再也不被医学谣言忽悠

三个问题,教你再也不被医学谣言忽悠

作者: 天荒地脑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10:49 被阅读10次

当疟原虫“治愈”癌症的新闻让患者放弃了正规治疗,反而耽误了病情;当美国反疫苗组织关于“疫苗有害”的“发现”让无数不知情的人们对疫苗敬而远之,却反而因此暴露在了更高的疾病风险中……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该如何判断新闻里这些“医学健康新发现”到底有多可信?

判断的方法并不复杂,其实就是提出并查证几个关键问题。不想看全文的话,可以看这幅总结流程图(需要放大看):

No.1   该研究是否已经在可靠的学术期刊上发表?

一项研究在学术期刊上的发表,意味着它通过了学界同行的评审,其结论是有严谨靠谱的实验证据支持的。

当然,并非所有发表了的研究都绝对靠谱(不然也不会有各种学术造假风波了),但发表论文的同行评审制度是科学界最基本的研究质量保障。但如果一项研究没有发表,那么它一定没有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因此其可信度不好保证

如何判断新闻里的生物医学类研究是否已经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呢?通常,我会找到这项研究里某个关键词的英文,然后去一个叫PubMed的网站(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上搜一搜,看看有没有来自该科研团队的论文。

PubMed其实是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开发的一个生物医学类文献数据库。因为它的文献收录很全面,所以是生物医学领域最常用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因此,如果在PubMed上查不到相关研究的论文,那么基本可以认为这项研究的结论不能完全相信了

当然,一项研究没有发表也可能有多种情况。

如果这项研究是在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医院、药厂研发部门等正规科研机构进行的,其涉及的临床试验(如果有的话)也经过了正规的注册,那么没有发表,有可能是因为科研尚在进行中。这种情况下,我会持观望态度——这个研究的结论到底是啥,还要等到研究完成论文发表了才能确定

        国内的临床试验登记信息可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网站上查询:http://www.chictr.org.cn/index.aspx

        国际临床试验登记信息可以在这里查询:https://www.clinicaltrials.gov

但是,如果这项研究压根儿不是在正规科研机构进行的,或者涉及到临床试验却没有进行正规的注册,这就非常值得玩味了。毕竟,现代生物医学科研通常相当烧钱,没有正规科研机构提供的专业场所和仪器设备,自己捣鼓出来成果的可能性相当低。而临床试验不注册这种事情,往往意味着缺乏关键的临床前数据,或者试验设计不合理,甚至有可能是凭空编造。因此,若是发现新闻里的“医学新发现”压根儿不是来自正规科研机构,或者临床试验没有正规注册,那么极有可能是忽悠,最好别信

No.2   研究数据是否来自人体(临床)?

如果新闻里的发现来自已经发表的论文,那么我们就需要进一步看看研究数据的来源。对于生物医学科研来说,其研究数据来源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来自人体,或者说临床研究;二是来自动物或体外实验。

关于临床研究,我们放到后面细说,先说动物或体外实验这类研究虽然非常重要,但其结论并不一定能直接应用于人体

为啥呢?

打个比方,人体就像一台商用服务器,功能强大、结构复杂。我们想研究这种服务器是怎么工作的,但又不能把它给拆了。怎么办?

于是科学家们就退而求其次,去研究其它哺乳动物,比如猴子、猫、老鼠等。它们就像是个人电脑,没有商用服务器那么强大复杂,但基本原理差不太多,拆几台看看也是可以的。

可是个人电脑还是挺复杂的,里面有些布线、原理等等不好研究。于是科学家们又去研究青蛙、鱼类等——它们不属于哺乳动物,但和哺乳动物一样同属于脊椎动物。如果哺乳动物是个人电脑的话,青蛙和鱼类就像是智能手机——基本原理和电脑类似,但是更简单,也更好研究。

还有的科学家会去研究果蝇、线虫等无脊椎动物——它们可能也就是一个可编程的智能计算器,比起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服务器,简直简单得不值一提,但有些基本原理却是共通的。

此外还有在培养基里进行的体外实验——这就好像一块自己布线的电路板,可以用来试验各种在整机里不方便尝试的操作。

在动物和体外实验里获得的结论,就好像在电路板、智能计算器、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里研究出来的程序。这些程序可以直接在商用服务器上使用吗?有的可能可以,有的可能需要经过很多的修改,而更多的可能其实并不适用

事实上,在动物和体外实验中做出的生物学发现几乎天天都有,但其中有应用价值能够被选择进入临床试验的寥寥无几。即便进入了临床试验,也有可能因为有副作用、效果不明显等一系列其它原因最终无法应用于人类。

因此,如果大新闻里的“科学新发现”是在动物或体外实验中得出的,即便是已经发表的优质科研,我们最好也不要高兴得太早,而是多观望一下——且不说它很可能没法在人类里应用,即便可以,等到一系列临床前和临床试验完成,估计至少也是十年以后了。因此,眼下把它当成一个生物知识来了解一下即可,至于是否真的是医学突破,且等十年后再说

No.3   若是临床试验,是否尚处早期阶段?

如果一项研究已经发表在靠谱的学术期刊上,又是正规的临床研究,那么我们就可以放心相信其结论了吗?不一定。

临床研究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其试验目的各不相同。其中一到三期是在新药上市前必须完成的,而四期则是上市后才会进行的。

一期通常在少数健康人中进行,主要是为了确定安全性和毒副作用二期少数患者中进行,目的在于评估药物或疗法的有效性,同时也会评估长期的毒副作用三期则是在较多患者中进行,时间也比二期更长,主要用于评估药物或疗法在较大人群中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有时也会和已上市的同类药物进行比较;而四期则是药物上市之后才会申请的,主要用于跟踪监测药物广泛应用的效果,或者进行进一步的应用性研究(比如改进疗法、剂量等等)

因此,一期临床试验的成功并不能说明药物或者疗法有效,二期临床试验的成功也只能说明该药物或疗法可能有效,但并不一定对大多数人管用。一期成功二期失败,或者一期二期结果都很好但倒在了三期,这样的药物并不少见。

基于这一事实,我们看待临床研究类的“医学突破”新闻,也要根据其临床试验分期来区别对待:

若是一期,其实说明不了有效性,暂时可以不用理会

若是二期,说明可能有效,保持观望坐等三期

期四期的结果,样本量大,跟踪时间长,通常比较可靠,可以相信

结语

这篇的内容比较多,所以贴心的我帮大家总结了中心思想:

一个“医学健康新发现”类的新闻,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的时候,才有可能真的是医学新发现:

1. 其研究结果已经在靠谱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能在文献数据库里查到;

2. 属于正规的临床研究;

3. 处于临床研究的三期或四期。

如果你看到的“新发现”不符合以上任意一条,那么还是保持观望态度吧,暂且别真把它当成医学新希望。

当然,如果这个“新发现”压根就不是正规的研究——比如研究单位不是正经科研机构,或者是临床研究却没有正规注册,那基本上就可以直接否决了。

我希望有一天,癌症患者不会再因尚在研究中的“新疗法”而放弃本来有效的正规治疗;妈妈们不会因为听信新闻里关于疫苗的不实信息,而将孩子暴露于更大的疾患风险中……希望这篇小文能够尽绵薄之力,让我们和我们爱的人都少受一点谣言的困扰,让可靠的医学健康信息离我们更近一点。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科普不烧脑”。转载请联系作者。非授权转载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 三个问题,教你再也不被医学谣言忽悠

    当疟原虫“治愈”癌症的新闻让患者放弃了正规治疗,反而耽误了病情;当美国反疫苗组织关于“疫苗有害”的“发现”让无数不...

  • 这本书教你不被谣言欺骗

    每每看到朋友圈充斥着“千万小心!接受免费钥匙圈会危及生命”,“三岁女孩在锦绣花园被人拐走,赶紧扩散”,“太可怕!肯...

  • 你的生活本该如此!

    最近最火的医学谣言新闻是“板蓝根又被中国大妈抢光了”。 由于对生老病死的恐惧,医学谣言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毒瘤,最典...

  • 如何不被忽悠

    谨以此文献给曾经的我和可能会遇到这个问题的朋友。为了更好的来说明我想表达的内容,这里就以我为被忽悠来讲了。 从理性...

  • 如何不被忽悠

    如何不被忽悠 心智防身术——心智免疫法 1、脱敏——态度免疫。不要对对方观点反应过激,勿急于抗拒。 2、模拟——论...

  • 了解这些护肤品名词,再也不被商家忽悠。

    如天然护肤品、纯植物提取、0添加护肤品这些名词不断出现在广告语里。 这些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有没有购买的必要呢? ...

  • 怎么才能不被忽悠

    销售员的话总是很诱人,他们看起来热情,亲切,总是可以微笑着从你口袋里掏出钱来。如果下次再需要和销售员打交道,不妨可...

  • 钱啊钱

    我打开简书的首页,都是教你如何赚钱的文章。赚钱好不好?好。问题是这些文章都是忽悠,都是软广告。如今人们有个共...

  • 如何三个月能买上宝马

    很多人可能是因为这个标题点进来的,是点进来看我怎么忽悠人,其实至今我还是没开上宝马的,但确实我可以教你们怎么三个月...

  • 人脑真的是很容易被忽悠的

    践行 教你如何接近事实的真相 今天听了古典老师的教你如何接近事实的真相,发现人脑真的是很容易被忽悠的,自古深情留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个问题,教你再也不被医学谣言忽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tr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