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1581天】
菩提本非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读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手记》,再次引发我的很多思考:
断舍离是一种生活状态,是以自身为主角对生活进行进化,达到内心的平和,愉悦。
就如同平时不觉得饥饿时,我们对食物没有什么感觉,但当我们很饿的时候,以及控制自己食欲的时候,就会觉得食物如此美味,得到食物如此让人感激——对于物品也是如此。
在生活中,当我们大量拥有的时候,不会对这些物品产生重视和感激的心情,不会觉得这些东西值得被珍惜——但如果我们能够克制自己的物欲,通过断绝物品的增加来给我们带来“珍惜,珍贵,感激”的感受,我们就会对“克制了物欲节省了金钱”的自己,以及“因为无比期待,无比重视”才得到了物品,产生多重美好的心情,我们会发自内心地,感激克制的自己,感激如此珍贵的物品,从而获得更愉悦的心情。
断舍离是从根源上,通过减少物品的数量,来达到保持空间整洁的状态。
而在考虑是否要扔掉一件物品时,我们要从自身出发,而不是把这件物品当作主角——取决于我们当下是否还会用到它,而不是“说不定哪天就会用到”,前者更重视当下。
而不是纵容生活被无数物品填满,被繁多的物品操纵,失去了本我——我们的空间,包括内心的空间,只有那么大,它不会随着物品的增多而变大,我们管理空间的精力也有限,久而久之,随着物品变得越来越多,自我就会变得很小很小,心的空间也是如此。
最终,我们需要反复和自己对话,反复磨炼自己,进而达到脱离繁杂物品对我们的控制,重新夺回自己的时间,空间,金钱,只在身边留下自己喜爱的物品,生活也变得更从容,舒适,美好。
此时,从通过以自我为核心,着眼于当下的,看得见的取舍,令自己内在的世界也发生了变化,这份变化带给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会变得更加淡定,从容,轻松,愉悦,自在,舒适,自洽……内心的尘垢伴随着外在的琐碎之物离我们远去,生活变得明朗,内心和自我,都变得明朗。
我也要继续修炼自我,期待成为更明朗的自己。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