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书的进度比较慢,总共读了2页零2段。
圣甲虫代表着太阳,没有疑问了。白天的太阳对立着黑夜里的太阳,从“香炉摇摆的夜晚”这个梦境里,通过香炉摇摆,太阳重升的意象里,无意识活动的象征得到了很好的说明。
说到非个人性的情感和思维是相对的,看起来不同寻常,但是实际上了无生气。大家对这句话理解不了,于是我提到萨提亚里的一种超理智的沟通姿态,那个硬杠着脖颈子叉着手的僵化人图,既不关注自己,也不关注他人,完全用理性不动用情感,没有情感流动,没有与他人连接,所以机械僵化,了无生气。 有的老师说理解了,有帮助。 有的老师说,萨提亚与荣格完全就是两种理论,没有相比性,不可对应,云云。
看,如果不去读萨提亚的图,不去激活自己的感觉,不走进意象里,是不容易理解的。 如果立即想到用理论对应理论,岂不是又走进理性思维里。杀死优势功能才能让出空间来发展弱势功能,这一点,既谈不上理解,更谈不上知行合一了。 各个流派本来就是各成体系的,但是,如果读的多了,理解得深了,常常会在某处找到相通。
就像读书,当下读不懂的,借用你所能使用的八方信息,调动感性,联动理性。学习过程,可以有疑问,但不妨拆下思维的墙。也许某天,在另一本某书的某处,自然就找到对应今天的问题的最好的答案。
荣格的书难读。把书读活,先读厚,再读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