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签约作者
不一样的荣格——荣格晚年《自我与自性》读后感

不一样的荣格——荣格晚年《自我与自性》读后感

作者: 煅煜 | 来源:发表于2016-05-02 19:55 被阅读1876次

文/煅煜

为什么要读荣格?

因为不读荣格,很多心理学精髓就无法知晓,尤其是原著很有必要读一读。

而且他与很多心理学家的理论和层次都不一样,最起码在当时那个年代。

读过和学习荣格的理论有什么好处?

记得第一次接触荣格的书籍是在广州一个图书馆,那一本书是讲东方的藏传佛教、道家、禅,应该看到的是《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这本书,在书籍的介绍里面,有一段话,现在仍然历历在目,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荣格曾经闭上眼睛坐下来能把一个椅子还是什么移动,我的意思是他没有用手,而是类似与出体的神秘状态,否则,不会在此赘述了,当时我很诧异,一个人能够因为心灵训练,而达到这种层次?

后来,经过我慢慢的研究发现,人类心灵的深度和宽度不是能依靠推理和逻辑分析就可以设想的。接下来和朋友还建立了荣格心理学的群,但是这些也是探索荣格的起点。

我看过有很多的心理学的书籍,也包括一些学习荣格的理论的人所学习的书籍,而其中有一些是学习过荣格的理论的心理学家、教授的所写的书,它们对我帮助甚大。

不得不提一下,一个叫大伟的教授,他很多东西都是有关荣格的理论,但是也形成了自己一些东西,我有借着他的理论又发展的一些新的东西,甚至,因为这些训练而达到的成果,后来也学习了很多,终于成为比较成熟的理论。

因为这些原因,有人甚至把我当做神明一般看待,但这只是近几年我立志追求智慧的副作用,我相信只要有人愿意,他也一样可以开发出甚至比我更厉害的心灵素质,但是那对心灵开发的主题徒劳无益,也并非心灵开发的主题。

我相信荣格在世也不会看重这些,我也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会有比我更出色的敏锐的能力,但是他们都知道那不是心灵开发的主题。

相比之下,荣格在这本书所写的内容比他的一些弟子或者学习过他的方法的人所写的内容要复杂和晦涩些,但是我觉得不想像是有关艾瑞克森的书籍那样,读起来容易,但是却每句话都别有深意,所以真正学习到他的方法会比较难。

很多话要像是破译密码一样解析,比如这句:“我的声音,将会变成风的声音,雨的声音,你老师的声音,以及同学和自己的声音。”咋一看并不难理解,但是看看他的一个学生怎么解释的,“这个是超我、本我、和自我吗?”艾瑞克森表示确认,意思是这些对声音分层次的叙述是为了分层次的引导,那位弟子是觉悟很高的学生,也是现在的催眠专家了,如果我亲临现场恐怕听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也是为什么艾瑞克森的方法实用,见效快,但是学成难的原因,有些人甚至称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学会艾瑞克森的催眠,相对而言,这本卡尔•荣格晚年的著作,则是阅读起来感觉晦涩难懂,但我认为却是坦言没有别有深意,也因为它本身就是解析,例如:

……

因此,古人常常将象征比喻为水,一个恰当的例子就是“道”,阴阳“道”中合一。道是“山谷精神”即河水的蜿蜒路线。教会的象征是“教义之水”,相当于炼金术创造奇迹的“圣水”,……

……

再例如解释丢尼修的《论神名》:

……

这个问题告诉我们:什么强调了恶的实在,教父们就要否认什么。……

……

这本书可以帮助理解心理阴影为何物,我以前所知道的心理阴影的概念还是太笼统,本书做了浅显易懂的解释,心理阴影也就是“心理学上的阴影,伴随着道德的自卑感,也被视为善之缺乏。”“阴影是意识的投射,是光线的缺乏,就像是跟在人体后面的影子。”

这本书还是着重介绍、理清它的主题“自我”与“自性”的概念,非常详细的介绍这些原型和象征,可能也是为了方便各种深浅的心理治疗才如此详尽的叙述吧,的确在我了解到梦境的梦象征术语之后,自己开始慢慢会解析自己的梦境,并且发现那些只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和无意义的梦境,也是因为这些象征术语的解析。

我学会辨识一些对我影响巨大的、有意义的梦境象征术语语言之后,开始了很多生命的主动性转点,还有对一些事情的规避,甚至能够在前一天的晚上,主动让第二天形成这样的梦境,让潜意识自主形成第一天问题的答案,如果没有荣格的解析象征语言术语,可能真的无法利用这些强大的心理技巧了来对生活施加影响了。

相关文章

  • 不一样的荣格——荣格晚年《自我与自性》读后感

    文/煅煜 为什么要读荣格? 因为不读荣格,很多心理学精髓就无法知晓,尤其是原著很有必要读一读。 而且他与很多心理学...

  • 荣格的自性化

    荣格认为: 人具有成为一个完整而独特的个体的内在需要,成为真正的自己这一过程就是自性化。 自性化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

  • 自愈与成长(1)

    自愈与成长:荣格的生命故事 少年 凤凰男,学渣恐惧与青葱爱情 >> 自性圆满,则是指一个人有充分的自我接纳能力、自...

  • 中年转化之旅

    根据荣格的观点,中年转化是一趟追寻完整性的炼金之旅。在自我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建立桥梁,剥落人格面具,转向自性的...

  • 剥茧抽丝看心灵

    ——荣格人格心理学中的情结、原型、自性、意象、象征、曼荼罗概念初探 作者...

  • 阅读荣格的顺序

    1.《荣格自传》,《人及其象征》: 理由:荣格晚年作品,写给一般人看的 2.《心理类型》 《分析心理学的实践》 理...

  • 享借posta牛通-荣格听课笔记(上)

    一 荣格的影响 1. MBTI测试--基于荣格的理论 2. 人文主义的荣格--心灵鸡汤 当代人对自我认同最基本的认...

  • 道法术器

    道 老子: 道 易经: 不易 佛陀:觉悟 涅槃 耶稣:上帝 柏拉图:理型 康德:物自体 荣格:自性 ...

  • 自性

    沙盘游戏中,有一个词,叫自性。人终其一生都是为了追求自性的完善。 自性,是统一、组织、秩序的原型,是荣格心理...

  • 自性化:从生到死的英雄之旅

    荣格的自性化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性最深处与“道”相连,所以需要活出来,全然意识到它。自性也就是内在本性,它隐然有超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一样的荣格——荣格晚年《自我与自性》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yl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