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传统文化爱好者
六尺巷中的处世哲学

六尺巷中的处世哲学

作者: 祝渊阁 | 来源:发表于2020-03-12 11:04 被阅读0次

今有物管、社区解决邻里关系,古有县衙、按察使处理人际纠纷。古往今来,邻里关系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有相处甚好的:远亲不如近邻,互相串门、礼品相赠。有泛泛之交的:点头微笑致意便足矣,节外生枝、惹是生非乃奇闻。却也有相反相恶的:盛气凌人、指桑骂槐、泼妇卖街,极尽污言秽语。

其实,邻里关系的本质,在于双方当事人处理矛盾的态度。分有三重境界:得理不让人,鱼死网破;各退一步,海阔天空;与世无争,闲然自得。每一重境界的修炼,都能反映你的心境与处事准则。境界越高,从心所欲不逾矩便更容易,生活也能更轻盈自在。

六尺巷的典故便是由邻里矛盾所引发。清朝宰相张英的老家人与吴家毗邻而居,平日交好。富裕起来后都想着修建房屋,整理门面,调素琴、阅金经。但因为双方的地皮分配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人向来追求并畏惧权势,张家人想着让位极人臣的张英去知会一下当地府衙,把这件事处理得滴水不漏,满足自己的利益。但张英却“辜负”了张家人的厚望,还赋诗一首劝诫心浮气躁的家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诚然,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他的气度常人难及,身居高位却不傲,官场混浊独不染。对于“情意满载”的千里家书做出了符合道德却不近人情的决断。这首诗让以宰相家人自居的张家人羞愧难当,他们主动退墙三尺,以示歉意,而吴家人见状也自惭形秽,跟着将墙退后三尺。如此,两家院墙间就有了六尺宽的巷道。这六尺巷道,双方失去的是可控的田亩,赢得的却是难控的人心与赞誉。

其中奥义,当此“包容”为重。得理不让人、鱼死网破,不过是一方得意、一方失意,双方的邻里真情却也是灰飞烟灭不复在;各退一步、海阔天空,真诚待人,不计前嫌邻里关系仍可延续;与世无争,闲然自得,更是难以企及的境界,“一个巴掌拍不响”,不参与是是非非,不过分执着于物质层面,双方又怎会有嫌隙?

由此可见,包容既是处理生活的奥义,也是一门处世的学问与智慧。包容家庭,可避免兄弟阋墙;包容邻里,可平稳度日;包容社会,可心态平和。海纳百川,有容纳大,我们早已熟稔于心。因为包容,滴水汇聚成汪洋,枝丫聚集成森林,人民缔造出国家。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六尺巷即是力证:包容是真正的仁人志士共同拥护并保持的品格。

相关文章

  • 六尺巷中的处世哲学

    今有物管、社区解决邻里关系,古有县衙、按察使处理人际纠纷。古往今来,邻里关系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有相处甚好的...

  • 水浒中的处世哲学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以前一直觉得,水浒是一众糙汉子的群戏,不如其他三大名著上的了台面。 后来读了《水平:读水浒...

  • 巷中

    巷中闻犬吠,樟柏映人黄。 街古生哀叹,花馨惹嗅长。 白衣横挂杆,黑瓦暖遮阳。 浣妇春深泣,难得淳朴郎。

  • 故巷(中)

    上小学了便是每日独自背着书包奔跑穿行于坊巷之间。幼年时那宽大深远的青石路似乎变得窄小拥挤了。每每路过冰心故居,穿过...

  • 巷中童年

    两点钟的炎夏 我穿过那条多年不走的小巷 又长又窄又凉快 弯弯是条折线 走着它啊 我想起过去的事 长长的巷啊 童年的...

  • 巷中时光

    《巷中时光》 作者:晨之旅 风追逐窄巷, 甩开青春一长段, 为躲避夕阳, 沿途挥洒轻狂。 雨独唱向晚, 冬的手掌抵...

  • 巷中父爱

    初春的合肥,早晚温差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带着大学的闲适,喜欢外出走走看看。一路的人潮翻拥,让我拖着身子到处寻找能供...

  • 巷中雀

    今天回家的时间,无意间发现一只在巷子里蹦跶的麻雀 在清冷的巷子里,找到一点点生气真是不容易,一只不愿与人说我住在这...

  • 巷中时光

    风追逐窄巷, 甩开青春一长段, 为躲避夕阳, 沿途挥洒轻狂。 雨独唱向晚, 春的手掌抵不住, 钟的膨胀, 行人的步...

  • 巷中春景

    五一假期,摄于老门东小巷中的春景。 满墙碧绿中,张灯结彩。 墙角的蔷薇。 老屋一角。 隐于花丛中的客栈。 草色入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尺巷中的处世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vy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