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电脑制图(CGI)艺术家浅井宣通(Nobumichi Asai)和他的团队WOW一直致力于面部投影技术的开发。
上个月的时候,他们在创意视频网站Vimeo上发布了他们与日本女子舞蹈团体AYABAMBI合作的最新面部投影视频INORI(Prayer),他们利用了超高帧数(1000fps)的面部投影,创造出了一个即时幻化的数字妆容光影秀,迅速在互联网世界造成一阵骚动。
这个视频里牵涉到的两个主要技术就是人脸的追踪以及高精度的投影定位,如果你有印象的话,这几年在欧洲,建筑光影秀突然之间火爆起来,各大城市都会在城市的公共建筑上利用精准的投影来呈现出特别的“光影把戏”,而面部投影就是这个技术的一个重要延伸。
公众并不会对面部投影陌生,2016年Lady Gaga在格莱美音乐颁奖典礼上就和浅井宣通合作利用这个技术来向因病去世的David Bowie致敬。Lady Gaga在演唱《Space Oddity》的时候,用面部投影再现了1973年David Bowie在《Aladdin Sane》这张专辑上的闪电妆。
2014年,浅井的团队就发布了这个面部投影的demo视频。
如果你细心的发现的话,就可以看见浅井宣通的技术的局限,他的人脸追踪和面部投影技术并不能支持过于激烈的表演,而且明显可以看见表演者脸上贴上用于定位的辅助标记。浅井宣通和自己的团队一直在努力改进自己的面部投影技术(事实上AYABAMBI的表演中的延迟不到10毫秒)。
从2014年首次在Vimeo上亮相自己的艺术作品,他们在投影的技术上做出了很大的改进。譬如在AYABAMBI的表演中,投影的帧数达到了惊人的1000fps。Fbs,即每秒显示帧数(Frame per Second)。也就是说浅井团队的投影的在一秒钟可以达到一千帧。想像一下,李安导演的近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采用的120帧已经令人惊艳(事实上人眼能够感知的最大帧数在120fps),所以我们才会被AYABAMBI脸上迅速变换的图案震撼。
浅井的人脸捕捉技术运用的是一个名为“Opti Track”的运动捕捉系统。
根据WOW团队自己在官方网站上说明,他们这套1000fps的投影设备是由东京大学石川渡边研究所和日本东京电子零件(Tokyo Electron Device Ltd)共同研发并生产的产品。石川渡边研究所也是一个研究投影技术的研究中心,他们曾经开发了一个动态投影技术,允许投影可以在柔性介质上自动校准图案,而这项动态投影技术使用的投影速度也是1000fps。
未来舞台表演的标配
也是在4月,迪士尼的一个研究团队也推出了一个类似的面部捕捉-投影系统,只是和浅井宣通的技术比起来,他们并没有使用辅助的定位标记。投影可以跟踪演员的动作,将这个概念进一步的推向实际运用中去。依靠红外线捕捉人的面部特征而随之投影相应的妆容。甚至可以随着表演者的表情变化而改变妆容的表情特征。
在目前的电影制作中,人们可以凭借辅助定位点来制作虚拟角色的面部表情表演,例如《霍比特人》三部曲里面恶龙就是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来表演的,另一个例子就是《银河护卫队》里面的小浣熊“火箭”,也是依靠同样的原理,更不要说《阿凡达》了。所以,随着这项技术的日臻完善,未来的舞台剧甚至是电影,演员就无须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化妆,直接利用光影把戏来变脸,亦真亦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