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VR每天写1000字VR
各地政府争建VR产业基地 率先布局还是急躁冒进?

各地政府争建VR产业基地 率先布局还是急躁冒进?

作者: Wit_Display | 来源:发表于2016-03-07 14:34 被阅读37次

两年前,Facebook斥资20亿美元收购了虚拟现实头盔厂商Oculus VR,让VR这股风在市场中吹起, 而且愈刮愈热,成为目前各种科技类展会的新宠儿。近期,这股热风由商界刮到了政界,福建、南昌已经高调宣布成立VR产业基地,号称要站在全球高度打造千亿级VR产业。

虚拟现实头盔

其中,福建在VR方面的动作尤为迅速,已经开始进入逐步落实阶段。据了解,“中国•福建VR产业基地”落户福州新区核心区的数字福建产业园。2万多平方米的VR体验中心也已经建成,很快就可以向公众开放。 “我们在设计三方合作的模式,其中福建省政府出资金,网龙公司出资源,雪炭VR做运营,一起做乌托邦的落地项目。” 雪炭VR 创始人韩冰透露,重庆市渝北区也想复制这种模式。

其实,各地政府对VR产业兴趣浓厚,随时准备上马。除了福建、江西南昌之外,北京中关村、黄果树、成都、合肥、安溪、安顺市西秀区等地政府不是已经成立VR产业基地,就是正在筹建当中,而且这种苗头极有可能蔓延至全国各地。

目前,VR领域已经成为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热潮,引起各地政府的关注也实属正常。当

Facebook收购Oculus VR时,Facebook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对VR寄予厚望,并称之为“下一代主要计算和通信平台”。如果这次VR能够按照马克•扎克伯格的思路推进的话,确实是百年难遇的一大趋势,政府推动VR产业发展无可厚非。

但实际上,国内少有企业掌握VR的核心技术,人们对其认知相当薄弱,VR前景仍然堪忧。毕竟,VR也曾火过,最近的一次是在2007~2008年的工业领域,当时虚拟现实技术倍受追捧,但最终还是难免昙花一现的命运。甚至最近连马克•扎克伯格对虚拟现实的普及表现出信心不足。他最近说:“老实说,我不清楚虚拟现实技术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大规模普及,可能是5年,也可能是10年,甚至是15或20年,我认为至少需要10年。”事实上,人们对虚拟现实的高度热情掩盖了对虚拟现实的深层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冷静对待,让VR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中去验证,避免一哄而上,盲目参与,成为企业自我包装的概念,成为政府完成政绩的手段。

VR成为上市企业自我装潢的概念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去年,A股上市公司已将VR作为投资的重要方向。上证报曾据公告及投资者互动等公开渠道统计,2015年以来已有超过30家企业有意或已涉足VR业务。从去年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整个VR板块的涨幅已接近五成。其中,去年暴风科技凭借VR概念在124天实现55个涨停板,登顶最牛A股,可见VR概念在股市中的威力。记者曾写过《能融资更能上市 VR虚拟技术的现实效应》,虚拟现实市场虽然还未成熟,但是虚拟现实概念的现实效应不容小觑。

所以VR产业基地对当地上市企业无形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福建VR产业基地中,网龙公司起着主心骨的作用,其旗下华渔教育公司也已经开始尝试教育与VR的结合。网龙公司CEO刘路远在VR产业基地发布会上表示,网龙公司会将VR技术融入到教育当中,提供低成本的教学方案。这些火热的VR概念有利于网龙公司升级泥潭深陷的教育业务线。同样,江西也有与VR密切相关的企业,譬如联创光电、汉麻产业等,VR概念对江西本地企业起着包装作用。

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对VR概念过于热情地追捧,不免有急于追求政绩的表现。在“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鼓吹VR概念,既有利于“互联网+”概念的落地,推动供给侧的改革,又有利于迎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促进VR领域的创业,可谓一举两得。但是地方政府如果一哄而上,不顾自身的发展条件,反而是一种资源浪费,甚至和前几年的汽车产业一样,只会比拼地方招商引资的底线,而不是汽车产业发展的环境,最终既浪费资源,也不利于行业发展。

总之,VR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目前各地政府对VR概念的鼓吹大于实际行动的落实,出现了冒进的苗头,不免让人产生这样的怀疑:借VR概念,政府追名,企业求利。所以,各地政府要根据自身条件有重点进行布局,防止盲目跟风,炒作概念,避免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各地政府争建VR产业基地 率先布局还是急躁冒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na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