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微信上问我:
十万块钱投资什么好?
当时我就懵了,
我从来不是个善于理财的人,
严格点说,我就不会理财。
从没买过什么理财产品,
也没关注过什么投资金融。
我只会老老实实上班,
挣那点死工资。
所以我一直是个穷逼。
朋友不是不知道我的状况,
但怎么还会问我这种问题呢?
当然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我的兴趣,
既然自己没有答案,
不如去网络上搜搜灵感。
果然,网络上还真不少人问类似的问题,
甚至还有不少指导贴,
虽然一看就是广告营销文。
但是如果有好项目,
被广告一下也挺好。
结果在翻阅了不少信息之后,
各种答案只会让人越来越沮丧。
例如:10万太少,什么都做不了;
买房;买书;炒股;买保险;
报个学习班学个技术;给孩子存着……
乍一看都是不错的建议,
但一旦对比自身,
就发现都离自己的想象差了一截。
因为能问出这种问题的人,
考虑的绝不是什么长线和未知结果,
而是现在、短期内,
确定的、一定的快速的收益。
这,在合法范围内,太难了。
或者说,我跳不出穷人思维,
我想不出符合她预期的投资项目。
所以如果是我,
可能现在不会去考虑这十万块能干啥。
毕竟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
不管是机会还是灾祸,
它们都可能主动来找你,
如果当他们来的时候,
我接不住,可能会更糟。
所以,如果暂时没方向,
就把他放在那里,也挺好。
1
其实在此之前,
她也问过类似的问题。
“除了上班我还能做什么?”
“有没有什么办法赚点外快?”
……
我在她的身上,
看到的是无尽的焦虑和忧愁。
虽然人人都觉得钱不够用,
但她好像尤其不够用;
虽然人人都尝着生活这样那样的苦,
但她尝到的好像特别苦。
任何不好的,在她身上似乎都会被放大。
而在这其中,
最难过、最痛苦的还是她自己。
当一个人习惯性放大自身痛苦,
一般是很难好好生活的。
虽然负面情绪有一定的正面效应,
但放大的负面情绪,
产生的负面效应往往会压倒正面效应。
因为太多情绪集中在放大痛苦和抱怨上,
留给阳光乐观豁达的空间,就很少了。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
曾提出过一个情绪ABC理论:
假设A是引发你不良情绪的事件,
B你的信念或者说对这个事件的看法,
C是结果即你所产生的不良情绪。
通常情况下当我们不喜欢的C出现时,
我们就会跑去找A的麻烦,
于是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抱怨A,
期待A有所改变,
然后引发C的改变。
可是事实上,
B才是我们唯一掌控和改变的因素。
也就是说,
最应该调整的,其实是自己的想法,
大概类似于常说的心态调整吧。
2
人届中年,
再回头去后悔年轻时候的散漫已毫无意义,
但现下抓耳挠腮的焦虑也无济于事。
因为,急了也没用。
和很多人一样,
朋友之所以这么焦虑,
是把生活的不幸,
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经济问题。
没错,在现在这个社会,
钱是最能给人安全感的东西。
因为对太多女人来说,
老公指望不上,
孩子张嘴只会叫妈妈。
白天在职场上拼搏厮杀,
晚上回了家做饭带娃。
根本没有额外的精力和时间做其他的事,
梦想一夜暴富是最简单省事的自我安慰法。
常常听到有人说:
人最该投资的是自己。
话没错,可有些投资,
不仅要钱,还要时间。
钱还是小事,时间精力简直就是要命。
因此在我狭隘的认知里:
如果你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腾出时间精力来开创你的事业,
那么在自己当下手头上的事儿中寻找成长性,
就是最经济快捷的提升方式。
最简单的操作方法,
就是好好上班,
谋求升职加薪、
掌握你所在领域的精深技术,
或者借助所在平台编织自己的人脉关系网。
总之,都比你这山望着那山高,
每天花大把时间来想自己能做点什么要强。
当年龄的优势不在,
唯一能和后来者相抗衡的,
就是你的经验、阅历和社会资源,
如果连这些都没有,
那就得更加低调、安分、踏实做事了,
至少,还有个态度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