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本家亲戚原本在实验中学当校长,先生先是打电话问了那个本家侄子,因为还没有发生这事儿之前,侄子就说孩子上学的事包在他身上。
不巧的是本家侄子这会儿刚刚喝了酒,话都有些不利索了,但答应明天给问问。
先生接着又打电话问了孩子的二姑夫,孩子二姑夫的姑父在新城中学当副校长。反馈结果是孩子二姑夫的姑父没法办事儿,太过老实,很少与人结交,和谁也说不上话。
听先生这么一说,心里特别烦躁,就打算出去走走,正好遇见那个本家侄子从公司回来。
侄子和我赶紧解释说,今年刚刚调整领导班子,各个校长大调,他还不好意思问问他姑父现在还在不在职。要我打听一下我同学看看。
于是我赶紧打电话给同学,尽管同学还在午休,还是很快给了回复。本家侄子的姑父今年已经到了年龄,从岗位上退下来了。
我跟侄子转述完同学的话,侄子就说他姑父五十好几的人了,想想就是该退了。“他虽然退居二线,可他原本的社会关系还在啊!”我有些不死心。
侄子到底是社会经验丰富,他说“你就没听过‘人走茶凉’这句话?不在岗了,说话肯定不顶事儿了啊!”说的我有些心塞。
打电话告诉先生,先生也没有招了。我说“要不问问军看看?”
先生只好又打电话问军。军也是我们本家的里的一个侄子,在县委上班。
一会儿功夫先生又打回电话“人家军给问了,今年这个事儿不好办,非得找教育局长不行。他说再给问问看看。”
这个“再问问”让我没了底气。思来想去还是做两手打算吧!
我本就在乡镇的小学任教,我们镇上是有个中学的,当时给孩子择校时听说这个中学管理有些混乱,就没打算让孩子过去就读。但现在出现这种情况,让我有些无可奈何。如果县城里的学校不予录取,我们孩子必须回乡镇就学啊。
我和对桌的同事都在原中学待过,但我为了孩子回到了小学。当时还想,孩子上中学的时候,我再跟过去照顾她。因为一门心思想让孩子去城里上学,以前的想法就放下了。现在我得问问对桌的想法。
打过电话去,那边有些嘈杂,同事说,他在超市。说起孩子上学问题,他说真不知道今年怎么这么奇葩。要在以前有购房合同那是巴巴的啊!
“你觉得我们镇中学怎么样啊?”我回到了主题。
“你看看哈,你就在镇上工作,从照顾孩子来看,孩子还是在我们这边上学比较好。你家陶陶比较内向,又不随你,需要好好引导的。再说今年学校刚刚换了新的校长,我和他打过交道,特别认真的一个人,又是市教学能手,差不了的。……”
问题是,这事儿需要得到孩子的认同啊!
吃过晚饭,我和孩子说,现在上学的事情有些变化。不过,我给你说说去几个地方上学的利弊。
“看看我们学校的同学就知道多数优秀的同学都去了城里学校,留下来的没几个是前几名的孩子。所以,镇中学里的老师会把以前小学里学习一般化的孩子当成宝贝来教育,因为想要取得好成绩是所有老师的期望,他们在学生身上却没得选择,只能接受。
到城里学校的孩子差不多都比较优秀,那些稍微差一点点的同学都有可能被忽略。不是老师做不到一碗水端平,是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孩子多,老师也是没办法顾及。
如果你到了镇中学,可能就是那个被重视的孩子,但到了城里学校就有可能被忽略。你说,你愿意到哪儿上学呢?”
“任何一个选择都会有利有弊,就看你想要的是什么了!”
孩子说“那我还是到镇中学上学吧!”
我又舒了一口气。
在择校问题上,我不是没有主张,但总得考虑照顾孩子的想法。很多孩子都急吼吼地往城里冲,正因怕自己孩子心理上有什么负担,才决定也让孩子去城里学校的,现在孩子思想做通了,无论去哪里上学都能坦然面对了,我也就放下了。
随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先生,一并做了几个学校的利弊分析。先生说军既然想给问问,那就明天看结果吧!
我觉得无论什么样的结果,只要孩子心理上接受了,去哪都是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