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鲍鹏山教授《论语导读》
卫灵公第十五(15.21—15.31)
原文:
15.2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25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15.26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15.2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5.2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5.3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5.3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分享:
15.23,15.24,15.25孔子讲言之价值。言有其独立价值。言论固然不能反映人的品性,但好的言论则有助于我们的道德培养。
昨天上午从值班的JD回到伊川已经中午,和爱人在街上简单吃了一碗烩面回家休息了一会儿,中午2:30就和县局的二级心理咨询师、河南警察学院聘任教官武义霞到伊河学校给孩子们上心理团辅课。县局在这个学校专门设立了武义霞心理工作室,我之前跟她说过,她去给学生们讲课时跟我说一声,我想去学习学习,提高自己。
一个半小时,她分了三部分来开展活动。
第一,破冰活动:“教官说”以锻炼学生们的专注力。一番活动之后,对“犯规”学生有一个单独表现自己的机会,她专门准备了好了“惩罚”内容并打印成硬纸条,让“犯规”的学生们每人抽取一张,按照上面的内容来表演。其中一张是“用一分钟夸别人”。
下午两场活动有两个学生抽到了这张纸条,一个孩子只说了两三个词之后就是嗯啊,另一个学生滔滔不绝几乎用满一分钟在夸自己的一个同学。
武教官通过这个活动,给学生们传达的就是要说好听的话,说正向积极的话,说赞美别人的话,这样可以让别人自信。先夸你要夸的这个人外在的可以看得见的方面去夸,如你个子很高,皮肤很白,头发乌黑发亮,你穿的衣服很得体,鞋子很漂亮或者很酷,牙齿美白,浓眉大眼、高鼻梁等等;然后再夸内在的,如你很乐于助人,你很善良,你热爱劳动,你很孝顺等等。心理学讲,自信来自他信。什么是他信呢?他信就是来自自己以外的人对自己的信任。换句话说就是别人说你很善良、很上进、很积极、好帮助人等等,那么那就会认为我就是这样的人,然后就更加自信。
第二,成长五部曲:蛋~小鸡~鸟~凤凰~人。让学生们用身体的动作代表人成长的五个阶段:蹲在地上手抱头(蛋)、半蹲夹住大臂伸扇小臂(小鸡)、直立伸扇手臂(鸟)、单腿立地向上伸出一只手臂(猴—凤凰)、正常直立(人)。让学生们通过石头剪刀布来进化,赢的学生向前进化成小鸡,做小鸡的动作,以此类推;输的后退一步。同阶段的学生进行PK,直到进化成人之后到另一边。
武教官给学生们讲,人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该该干的事儿。
这个活动,我看到了学生们的诚实,有的到最后仍然是蹲状(蛋),而没有冒充成“人”。
第三个活动,不倒森林。
看别人做的时候,认为谁笨,太low了,埋怨,当自己做的时候,也会像同学一样。
拉拉队是鼓劲的,说正向的,积极的话。
这个活动,有两个女孩儿一直没有参与。
在分享环节,武教官先让她们俩分享,一个说不想参加,另一个说着不想参加,还把脸扭向一边,不屑一顾的神态。其他同学分享说很好玩、需要团队协作等等。
我通过观察这两个女儿,我在想她们在家里会是哈样的呢?对父母说话也会是憋着眼,满不在乎吗?她的父母有没有教她怎么与人交流、相处,怎么尊重他人。
那我们呢?我们有没有教我们的孩子怎么说话,怎么与人相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