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婴儿呱呱坠地起,母亲便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孩子对母亲有着严重的依赖感,儿童的性格模式是在其父母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的,因此母亲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母亲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母亲如何让孩子学会与其他人合作,这些都需要母亲的言传身教。母亲既要让孩子信赖自己,又要让孩子拥有信任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有的母亲对孩子的控制比较严厉。她可能对孩子说:“你一定要/不要”,“妈比你走过的路多,听妈的没错”,这样的母亲过多的去干预孩子的生活,希望孩子按照自己期望的行为模式来生活。孩子认为有问题就找妈妈,因此孩子会失去独自做主的机会,对妈妈有很强的依赖。
有的母亲对孩子比较溺爱,母亲给孩子“正确的爱太少”。每次孩子一犯错,还没开始管教,自己的心反而软了起来。母亲需建立一个正确的规则,让孩子去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严厉型和溺爱型的母亲,她们在对孩子教养方式上,相对是比较失败的。或许是在她们童年的时候,没有人教育她们如何为人母,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或许她们在婚姻中非常不开心。
有一些心理研究表明:母亲对孩子的保护欲是最强烈的。作为母亲,母亲有一种很强的优越感,母亲像上帝一样从一无所有创造出了活着的生命,孩子和母亲似乎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
当孩子与母亲建立好亲密关系后,母亲需要引导孩子,并把这种关系扩展出去,比如孩子与父亲的亲密关系,孩子与其他人的亲密关系,这样孩子才不会被宠坏,才会有独立的人格。
有很多问题少年都曾经被宠溺过,他们不希望被束缚,希望随时获得来自母亲的关心。被宠坏的孩子一般都不喜欢独处,尤其是处于黑暗的环境。他们不是害怕黑暗,而是以此为方式来求得母亲的关心。比如:有一个孩子被宠坏了,他在黑暗的环境中不停地哭闹。有一天,母亲被他的哭声吸引过来,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因为太黑了。然而,母亲似乎明白了他的意图,于是问道:“难道我来了这里就亮起来了吗?” 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黑暗,而是他害怕在黑暗中与母亲分开。
在母亲教育孩子上,我们会因为母亲的教育不当而产生一些错误想法。比如: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由老师来引导,不要让母亲继续照看孩子。其实细想一下,假如我们想要找到一个代理母亲,就要找到一个有能力扮演母亲角色的人,这样的人一定要非常喜欢和孩子相处。不管怎样,母亲一定是比幼儿园老师更加喜欢孩子的。
书中还提到继母的角色是非常难扮演的,因为前妻的孩子会对她们产生逆反心理。继母的出现,让孩子感觉父亲对自己的关爱被另一个人分享了。对此情况,继母需对孩子宽容,与孩子有争论时,需选择示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