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水。春晴风暖。
在疫中禁足,还是一样做事,却总觉进展缓慢,仿佛在一种粘滞的胶体中行进,许多因疫情而起的不便和细枝末节要处理,要注意,将时间切割零碎。
午后起来看一部印度电影《伯德里纳特的新娘》,主要是因为喜欢印度歌舞。剧中男主伯德里的富商父亲,为了逼他的哥哥娶自己选定的姑娘,就心脏病发作,他哥哥只好就范。在伯德里看来,只要事情不按照父亲的意愿发展,父亲就会瞬间心脏病发作。后来他找到自己喜欢的姑娘韦提希,并千方百计得到父亲同意,两个父亲见面时,讨论的居然是谁的氧气瓶颜色好看。印度父亲为了装心脏病发作吓唬儿女就范而背着氧气瓶,大概也是一种特殊文化。
韦提希是个聪明漂亮的姑娘,她一直有当空姐的梦想,父母却急于让她结婚。后来她从婚礼上逃跑到新加坡当了空姐。一个女孩子聪明果断有主见,这个世界总会对她优待一些。
看了一半,想起我的节气抄录计划,赶紧按了暂停键,先趁天亮下楼跑步。越在非常阶段,越要按部就班过平常日子,别等疫情过去,懒散成一只软壳螃蟹那就麻烦了。
连日阳光明媚,气温上升,特意换了春款卫衣,沐浴在春风里,想起早年填的一首长词,如今只记得两句,一句是:初试春衫柳丝黄,最后一句是:枉费泪千行。
那柳丝黄的春衫早不知哪里去了,我也早已不再是那个空向诗笺费泪行的少女。
在西方,父母倾向将子女看作独立自主的个体,在东方文化背景中,父母权威却一直象沉重的大山压迫在儿女身上,你禁不住他们寻死觅活,装死装病的胁迫,就象剧中伯德里和韦提希的父亲,只要他们不听话,他们父亲的心脏病就发作。在中国,扮演这种角色的以母亲居多,真是一种腐朽到烂的传统。
回来匆匆抄录了一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选了粉绿的纸,有春天的味道。一首从小就背熟的诗,却喜欢到如今。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如果你只读韩愈的文章,那些《原道》、《原毁》、《师说》什么的,你断然无法想象他会写出这样的诗句,读他的诗你才知道,韩愈老夫子内心是有很多旖旎风光的,内心贫乏荒芜的人说话都无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