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谁需要哲学》- 你?我?

《谁需要哲学》- 你?我?

作者: 凯茜_866a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20:54 被阅读0次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题目,觉得有点标题党:谁需要哲学?当然是每个人!准确的说,是每一个愿意思考人生的人。翻开目录,却与以往看到的哲学相关的书不太一样,不是集中在人生观、或唯心还是唯物的论述,居然有“通货膨胀”,“教育公平”这样的话题!出于猎奇的心理,开始阅读。大部分文章是安 兰德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

            第一篇是安 兰德在西点军校的演讲,开头用了一个小故事来引出哲学的基本命题,即一个宇航员迫降在一个不知名的星球上,于是不得不问自己三个问题:我在哪儿?我是怎么来的?我该做什么?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来到地球上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还要加上一个问题:我要去哪儿?只不过我们“迫降”在地球上时还不具备可以问出这几个问题的智力,以及周围有几十亿同类的生物,让我们很难有机会向内心反思这些问题。而哲学给了人们一个扪心自问的思考过程:真实vs虚幻,客观vs主观,稳定vs变化,绝对vs相对,独立vs依存,理性vs感性,利他vs利己。作者认为,不光“形而上学”“认识论”是哲学的重要基础,伦理学(人际关系)以及政治学(社会体系中的规则)也都和哲学相关。同样,美学中的抽象概念也是哲学的分支,经济学、社会学也都反应了人们对世界、对社会关系的认识。

            关于存在vs意志,世界是否可以独立与人(或神)的意识之外存在?世界是谁创造和改造的?兰德是坚定的无神论者,所以她认为宇宙中的各种生物、运动、事物是由其自己的特性决定的。但改造世界是人类独有的创造性能力。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兰德对于理性vs感性的看法,她批判了康德的”理性只能认识到世界的表象,而感性或者说意识更能认识世界的根本”。她认为西方文明传承了古希腊的理性传统,而其他很多地区的文化,理性则是神秘主义的卑下女仆。她认为,理性运用了逻辑,而逻辑保证认识不发生冲突。神秘主义是通过非自然或超自然的手段认识世界。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发生瓦解了神秘主义的主导地位,而促进了理性的发展。

            她认为,19世纪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掌握了控制自然的力量,科学技术长足发展,从而物质财富迅速增长,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大发展时期。同时,在这个时代,人类的理性和自由也获得了发展。自由是指免受专制的自由,即政治自由。兰德认为理性和自由互为条件,当一个人是理性的,他便获得了自由,当一个人自由了,他必然是理性的。那个时代还派生出新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义的前提是自由市场、自由贸易。作者认为美国是最自由的国家,所以理所当然是最发达的国家。

            对于利他vs利己(并非与自私完全同义),作者所持的观点是:虽然很多哲学家认为利他是世界存在的必要因素,她认为利他主义的基本前提,是主张自我牺牲、自我克制、自我否定、自我破环。而没有人可以回答“为什么要为了他人利益而活?”。安兰德有一句著名的话:我不要为别人活,我也不要别人为我活!同时,她也认为,资本主义与利他主义是水火不容的,因为资本主义的道德基础是每个人的生存权利,不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也不为自己的利益牺牲他人。

            我想起了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这本书与《国富论》同时代出版,重要性也旗鼓相当。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 弗里德曼说过: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遗憾的是,社会的车轮在《国富论》的指导下推着物质财富滚滚向前,精神财富却远远的被甩到了后面。所以我们今天看到了这巨大鸿沟带来的苦果。但是还有多少人没有觉醒,或者说多少人站在既得利益的角度不愿觉醒。

            关于团(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兰德认为团体主义的存在加深了阶层/种族/民族之间的隔阂。她极力推崇在美国盛行的个人主义,当然前提是法律对于个人权利的捍卫,所以个人不需要依赖团体寻求保护或认同。团体主义及利他主义有其曾经合理存在的时期,即野蛮社会时期,人们需要互相依靠才能生存。兰德认为现在已步入文明社会,如果还持此观念不放就不是生理上/谋生的需求,而是心理-认识论并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

            关于平等主义,作者认为正因为不平等,才能激发有能力的人改变,以及发挥出他的价值。提倡平等主义、人道主义表面上看是帮助了穷人,实际上是毁灭了有能力的人。我想也许这是欧洲主流思想和美国主流思想的差别之一。作者进一步阐述,正是平等主义,造成了通货膨胀。因为政府超发的货币,常常流入“欠缺能力的人”的口袋,用以补贴他们的消费,如对外援助贷款、资助世界银行。从而让“欠缺能力的人”有信心进行贷款,从而引起更多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此处我想到国内超发货币流向房产借贷,其实并不是补贴给了穷人,反而是补贴给了有实力贷款的人群)作者反对对富人征税,及凯恩斯理论-即国家过多干预经济。

            整本书让人明显感到作者对于美国高度的崇尚赞美,和对苏联的反感、犀利批判,如,她说:康德纪念碑、利他主义纪念碑应该建在苏联。“某国”是个独裁国家。她认为国际象棋的规则是脱离实际的,并且说“某国”擅于国际象棋。无论明处打击还是暗处揶揄,我们似乎看到,这典型的冷战时期意识形态的矛和子弹,毫无遮拦的以最快的速度直射过去,意在发挥最大的杀伤力。作者就是一个立场鲜明、快意恩仇的女战士。经查阅安兰德的背景资料,了解到她是出生在俄罗斯的犹太人,在当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时,她全家原先的平静生活都因布尔什维克的崛起而打乱了:父亲生意被充公,全家逃往克里米亚,不久克里米亚也被攻陷。在她21岁有机会去美国探亲时就喜欢上了美国,并留下来定居。

            了解到这段背景后也就对她的亲美恶苏的极端态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当一个人被时代的大潮所淹没,她原本所处的环境/地位被极大程度的改变,这一定会对她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世界应该按什么规则去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之前在阅读过程中对她的很多观点并不认同,觉得有些推断不免显得武断和极端,但是此时却明白不必就观点一一展开辩论,因为我的观点一定也是出于我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处境。每个人也都是。我们如何看这个世界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你意识到了自己对政治、社会、经济问题的某些看法、甚至审美倾向都是内心深处意识形态的反应,就有机会反思自己的人生哲学。

            问题是,什么样的哲学可以引导人类社会向更美好发展?哪些人的的哲学观影响社会主流思想?媒体?精英?作为大众的一份子,如果我们每天只是浑浑噩噩的被生活推着走,眼睛只是盯着外在的各种事物,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那么我们自己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除了开放的心态,我们更应该保持积极活跃的思想,以批判的精神和态度审视“自然存在”的事情。你在一个提倡利己还是利他,提倡竞争还是平等,提倡个人还是团体的氛围?当你觉得不舒服时,可能不是你的错,也不是团体的错,也许是追随的哲学观念不一致。

          哲学不能马上变现为实际的生活成果,但它却决定着我们生活的理念,很多问题的答案很难有很快的确定的结论,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开始思考了,反思了,我们就获得了踏进了哲学大门的第一步能力......是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哲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需要哲学》- 你?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ab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