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苦一生,高贵一生
——我读金子美铃《向着明亮那方》
(一)生平简介
金子美铃金子美铃(1903-1930),本名金子照(金子テル),活跃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日本童谣诗人。其出生于日本山口县大津郡仙崎村,她在诗中用儿童最自然的状态来体验、感觉这个世界。
她生前发表过90首诗。3岁时,她的父亲早逝。母亲后来按照当地的习俗改嫁。
23岁那年,金子美铃嫁给了书店的一名店员,并生下一女,但丈夫不仅寻花问柳,还禁止她做诗。由于婚姻的不幸,金子美铃27岁就仓促自杀了。
其作品一度被世人遗忘。直到60年代,儿童文学研究者矢崎节夫在《日本童谣集》里读到金子美铃的一首诗,被深深打动,开始寻找她的作品。
1984年,三卷本《金子美铃童谣全集》问世,共计诗作512首,即刻受到瞩目。中文版金子美铃诗集《向着明亮那方》由新星出版社出版。
金子美铃有着独特的人生阅历和感悟,她用纯真、清新的文字、独特的思考方式来做个性意识的写真,同时她的诗也是自身情感的寄托,她的诗意境优美,感情细腻,想象独特,于清澈透明中渗透着淡淡的寂寞、孤独和忧郁。
(二)金子美铃诗歌的题材
金子美铃诗歌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向着明亮那方》这本诗集中的诗作来看,她的诗歌有描写自然及四季风光的,也有描写孩童的梦想与孩童的内心世界的。
1、描写四季风光及生活的
例:春——星星和蒲公英
蓝蓝的天空深不见底,
就像小石头沉在大海里,
一直等到夜幕降临。
白天的星星
眼睛看不见
看不见它却在那里。
干枯散落的蒲公英,
默默躲在瓦缝里,
一直等到春天来临。
它强健的根,
眼睛看不见。
看不见它却在那里,
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
这首诗中的意向有蓝蓝的天空、小石头、大海、星星、蒲公英……整首诗风格清新明丽,透露出的是对弱小生命的挚爱和关怀。无论是白天的星星还是散落干枯的蒲公英的根,我们都看不到它、想不到它、关注不到它。但诗人那敏感细腻的心灵却关注到了这种小小的事物,关注到他们的存在、静寂、纯净、生命力。
网图侵删夏——牵牛花
蓝牵牛朝着那边开,
白牵牛朝着这边开,
一只蜜蜂飞过两朵花,
一个太阳照着两朵花。
蓝牵牛朝着那边谢,
白牵牛朝着这边谢,
就到这里结束啦,
那好吧,再见啦。
牵牛花,这夏天开放的平凡而可爱的小花儿,也成为金子美铃描写的对象。透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作者细腻的审美观察。平凡的小花儿是不同的,它们的朝向不同,它们的颜色不同,同样的蜜蜂经过的时候,同样的太阳照着它们的时候,它们内心升起的感觉一定也不同。生命就这样寂静,淡然地开放。直到花谢,那好吧,再见了,这句又透露出诗人那种随其自然的宁静的心态。从朝至暮,诗歌静静地诉说着牵牛花的故事,静寂安详贯穿始终,让人想到的是岁月无痕,如梦如幻。
2. 描写孩童梦想的诗。
网图侵删例1:如果我是男孩
如果我是男孩
我要当一个
四海为家的海盗
我要把船涂成海蓝色
挂上天蓝色的帆
不管去到哪里
谁都发现不了我
航行在广阔的大海上
如果遇见强国的船
我就威风凛凛地说:
“潮水啊,涌上来吧!”
例2:梦和真
如果梦是真的,真的却是梦
那该多好啊!
因为梦里什么规矩都没有
那该多好啊!
白天过了是黑夜
我并不是公主。
月亮不能用手摘
百合花里钻不进。
时针只能向右转
人死了不再活过来。
要是真的没有这些规矩,
那该多好啊!
要是时不时才梦见一下这些真事,
那该多好啊!
孩童时代,总是有很多梦想的,细腻的金子美铃用童真的诗句把小孩的梦想写了下来。儿童的心理遇到挫折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便会有些脱离实际,想入非非,会把自己放到想象的世界中,企图以虚构的方式应付挫折,心理获得抚慰或者满足,这种幻想对内心世界有一定的安抚和疗治作用。
3. 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的。
例《小庭院》:
我精心搭的小庭园
谁都不来看一眼
天蓝蓝的
妈妈总是在店里忙这忙那/庙会结束了
妈妈却还是那么忙碌
我听着蝉鸣的声响
一边把小庭园踏平。
微笑的菩萨2. 寂寞的时候
我寂寞的时候
别人不知道
我寂寞的时候
朋友们在笑
我寂寞的时候
妈妈对我好
我寂寞的时候
菩萨也在笑。
金子美铃多首诗歌中表达了自己那寂寞、冷清,无人陪伴的愁绪,无论是童年的金子美铃还是成年的她的生活,都带着淡淡的寂寞和忧伤啊。
二.金子美铃诗歌蕴含的精神
1. 诗歌中透出童真、童趣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会的孩子们啊。
生命是珍贵的、平等的,每个生命都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无论是小小的一片叶子还是夜里的飞虫,无论是乡村的孩子还是都市的孩子,他们都有一颗明亮闪光的心,这代表着自然万物对光明美好的积极追求。
例2:我和小鸟和铃铛
我伸展双臂,
也不能在天空飞翔,
会飞的小鸟却不能像我,
在地上快快地奔跑。
我摇晃身体,
也摇不出好听的声响,
会响的铃铛却不能像我
会唱好多好多的歌。
铃铛、小鸟、还有我,
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为了尝试自己是否能飞翔、能有好听声响而伸展身体和摇晃身体,这是会让成人忍俊不禁的。
诗句里的“也不能……、也摇不出……”流露出淡淡无奈,但这无奈又转折为对自我的再度发现,小鸟、铃铛,都是这个大自然创造的,和“我”是完全平等的,它们各自有着各自独一无二的地方,又同时具有着本质上的完全相同,所谓万物平等,众生一如。
这首诗又体现出金子美铃对生命的尊重,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不禁想起这些天解读的一个绘本故事——《你很特别》。
“上天”创造了世界的一花一叶,这一花一叶都有着自己的神奇,不要在乎自己不拥有的事物,因为那本该是其他生命的特色,静观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现自己拥有着他们无法拥有的美好。
通过诵读“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诗歌中积极向上、万物平等而每个个体又独一无二的精神自然会浸染孩子们的心灵。
2. 诗歌中流露出的寂寞、伤感。
小庭园
我精心搭的小庭园
谁都不来看一眼。
天蓝蓝的,
妈妈总是在店里,
忙这忙那。
庙会结束了
妈妈却还是那么忙碌。
我听着蝉鸣的声响,
一边把小庭园踏平。
诗中透出的是寂寞,深深的寂寞与忧郁。
童年的诗人是孤单的,积木和小玩具陪伴着自己度过,精心搭建了小庭园的诗人,渴望把这份孤独中搭建起的事物与妈妈分享,但妈妈却一直忙碌,直到庙会结束。听着蝉鸣,无奈的诗人踩踏了小庭园,这种深深的忧郁已无法排解。让人不禁感到,把小庭园的踏平,是否也意味着诗人生命的终结?
蚕茧和坟墓
蚕宝宝要到
蚕茧里去,
又小又窄的
蚕茧里去。
但是,蚕宝宝
一定很高兴,
变成蝶儿,
就可以飞啦。
人要到
坟墓里去,
又暗又孤单的
坟墓里去。
然而,好孩子
会长出翅膀,
变成天使,
就可以飞啦。
继续延续上一首诗的忧郁基调,这首诗看似写破茧化蝶,实则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悲哀。蚕到又小又窄的蚕茧里去是可以破茧化蝶的,但人却要到又暗又孤单的坟墓里去,才能长出翅膀、变成天使飞翔。淡淡的语言,透露出的确是深刻的苦楚和无边的忧郁,这首诗,可以视为金子美铃生命的绝唱,令人感觉到生命的寂寥与凄凉。
3. 从另一种事物的视角观察世界,表达一种隐秘的心事。
露珠
谁都不要告诉
好吗?
清晨
庭院角落里,
花儿
悄悄掉眼泪的事。
万一这事
说出去了,
传到
蜜蜂耳朵里,
它会像
做了亏心事一样,
飞回去
还蜂蜜的。
草地、蓝天、花朵、小生灵等自然万物是金子美铃的吟诵对象,这些人们熟视无睹的景物在她眼中会焕发出不一般的光芒,并被她赋予与人心灵相通的内涵。《露珠》这首诗以露珠喻花儿的眼泪,赋予花儿、蜜蜂等以人的生命,而这花儿的眼泪是在为流淌,这寂静的瞬间谁能体味,大概只有同样纯净而敏感的心灵才能察觉到。
夜里凋落的花
晨光里
凋落的花,
麻雀也会
伴它飞舞。
晚风中
凋落的花,
晚钟也会
为它歌唱。
夜里凋落的花
谁来陪它?
夜里凋落的花,
谁来陪它?
表面上是描写夜里凋零的花儿,其实是写自己在短暂的人生,多少个寂寂长夜中,无人陪伴,无人理解。晨光中凋落的花有雀儿的陪伴,晚风中凋落的花有晚钟为它歌唱,这些花虽凋零也不落寞。但那“夜里凋落的花,谁来陪它?夜里凋落的花,谁来陪它?”,这反复的无奈的吟唱,流露出诗人生命中那份凋零和孤单的感觉。
4. 通过诗歌,表达一种相对的快乐与美好,折射出生命总是喜乐参半的。
再看《夜里凋落的花》这首诗
晨光里
凋落的花,
麻雀也会
伴它飞舞。
晚风中
凋落的花,
晚钟也会
为它歌唱。
晨光中的花儿虽然凋落,但有麻雀伴它飞舞,晚风中的花儿虽然凋落,但有晚钟为它歌唱,不难感觉到这种喜乐参半的思想。
再如《我和小鸟和铃铛》这首诗
我伸展双臂,
也不能在天空飞翔,
会飞的小鸟却不能像我,
在地上快快地奔跑。
我摇晃身体,
也摇不出好听的声响,
会响的铃铛却不能像我
会唱好多好多的歌。
铃铛、小鸟、还有我,
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这首诗也透出金子美铃童谣的一大特色——无忧无虑的童稚世界,总归是相对的,凡事都有无须回避的不如人意之处,惟因如此才使得那些简单的美好更珍贵。
小鸟也好铃铛也罢,都是造物主的恩宠,和“我”无二无别,同样重要。
小鸟比我多了会飞的翅膀,我不能像鸟儿一样飞翔,但小鸟也不能像我一样在地上快快跑;摇晃铃铛能发出好听的声响,我摇晃身体却不能发出铃铛一样的声音,但铃铛也不能像我一样唱出好多好多的歌。
造物主赋予万物不同的特质,不同的生命所显现出的能力虽各不相同,但不同的生命却具有相同的平凡与神奇。
金子美铃的生活是清贫的,但她却是真正的心灵贵族。她的诗清新明丽,细腻自然,诗歌唱的是自己对天地、万物的感动之声,她以纯净的心观照世界,慈悲众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