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假期读书:《朝花夕拾》人物评析之寿镜吾先生(谢欣妤)

假期读书:《朝花夕拾》人物评析之寿镜吾先生(谢欣妤)

作者: 张老师教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8-05 16:18 被阅读0次
    假期读书:《朝花夕拾》人物评析之寿镜吾先生(谢欣妤)

    张老师语:鲁迅十一岁时到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读书。三味的意思,按寿镜吾先生的儿子寿洙邻后来的解释是:经书之味,史书之味,子书之味。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曾提到在三味书屋中读书的情况。对于其笔下的先生形象,读者是有不同争议的。但对于一篇散文,人物形象的塑造绝不是主体,我们阅读时更应关注的是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体会其在三味书屋独特的童年生活体验,以及今天重温往事时所寄予的想法,这样,先生形象的理解才会更客观。今天,一起随谢欣妤走近寿镜吾先生,看看她的理解评价有无道理。

                      寿镜吾老先生

                            谢欣妤

    有这样一位严格而不严厉的先生,他让鲁迅十分尊敬;有这样一位刻板严肃的先生,从他身上,我们看出了封建私塾里对学生的束缚。那个摇晃着脑袋,念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的就是他——寿镜吾老先生。

    他的课堂,如其他私塾一样,是古板的。早上来了以后背昨天的书,接着上新课,再背。晚上对课以后,检查中午的习字。一天就这样过去了。这种有规律的生活,让作者有些不耐烦。但他还是对先生十分地恭敬,毕竟先生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一次,作者向先生询问类于“怪哉”这种虫的问题,谁料先生却不予回应。我们不能怪先生古板,不给孩子们传授知识,当时的封建社会,先生们都是这样。那时,学生们是不应该问这些稀奇古怪的事的,只应一心读书。受教育环境的影响,长辈们都不愿回答这一类与学习无关的问题。于是乎,先生就又成了旁观者,而非孩子的引导者。

    然而,先生虽然古板,却毫不死板。他对每个学生的要求并不相同。正如书中所说:“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我相信,先生对其他新来的学生,决不会都如此严厉,是作者身上的特有的“笔墨味儿”让先生特别对待他。再如,“大伙儿读书时,每个人读的书都不一样。先生对于我们的束缚只是每人在学习安排上的相同,而没有限制我们读什么书也相同。”我认为,先生的这一点灵活,是从封建压制的巨石下钻出的一株草,看似渺小,却给了作者很大的帮助。想象一下,如果当时先生把作者看作一般人来对待,现在也许就不会有这样一位大作家了。

    再次,先生对学生们其实是很宽容的。那时的私塾并没有课间休息,孩子们学累了,便到后院里去玩一会儿。这个做法,先生是默许了的。暂不说是先有先生和私塾再有的后院,还是先有了后院,后来才有了镜吾先生这位主人。自家的后院允许孩子们去玩儿,这就是先生对孩子们的宽容与理解。读书于儿童而言,是一种枯燥乏味的生活,孩子们是热爱大自然的,他们有探索自然的天性,这些,先生都能理解。说到先生的宽容,还有另一例,“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老师打骂学生可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见,先生所做的实在令人尊敬。

    从文章里,我们能从侧面感受到那时候孩子们的不自由。“先生一读得兴奋了,孩子们就赶紧玩儿。”可见,平日里他们是多么的不自在。私塾给孩子们活动的空间是狭窄的,严重地束缚了他们自由、健康、全面的发展。我们反对封建的、古板的教育方式,却不讨厌寿镜吾老先生。

    寿镜吾老先生的教育影响了鲁迅的一生,他对学生的理解与宽容,他看似古板实则灵活的教学方式,也深深印在了后人的心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假期读书:《朝花夕拾》人物评析之寿镜吾先生(谢欣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bm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