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由】
娃又做了一份意面,对自己的手艺相当满意,一边吃一边跟我聊起来——娃:妈妈,我都不知道长大以后要当啥了,这个也想当,那个也想当…
我:哦,说来听听呢。
娃:我又想当天文学家,又想当厨师。
(天文学家是她说过的第一个以后想从事的职业,厨师嘛,倒是第一次提起,估计是被自己做的好吃的意面激励到了,哈哈)
我:哦,确实挺让人纠结的。
娃:是啊。
我:嗯,那怎么办呢?
娃(想了一下):不知道。
我:说不定你可以当一个厨艺很好的天文学家,或者,当一个爱好天文学的厨师呀。
【思考与总结】
这几年有个词很流行——“斜杠青年”,指拥有多重职业或者说多重身份的个体,比如:XXX,演员/作家/摄影师。 其实“斜杠青年”的产生并非新鲜事,而是古今中外皆已有之,比如中国北宋的苏东坡,就是集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甚至“治水名人”于一身的大“斜杠”,而西方艺术史上大名鼎鼎的达·芬奇,也不仅仅是一名画家,而是涉猎物理、数学、天文、地质、水利、医学、建筑、军事等诸多领域的通才。
这几年还有一个词也很热门——“跨界”。 在商业领域,跨界是由两个不同行业的品牌联合推出某款产品,以实现1+1>2的营销效果;就个体来说,跨界则是本来在某个行业从事某项职业的人同时也在另一个行业,或者换到另一个行业从事另一项职业,比如常见的演员兼做歌手(或者反过来,歌手兼做演员),又比如生意人弃商从政。 就个体的角度,“跨界玩家”同“斜杠青年”的意思类似。
既然孩子谈到了职业选择,我也想了想这个问题。 我是鼓励她做“斜杠青年”和“跨界玩家”的,就算不是拥有多个职业身份,拥有几种兴趣爱好也行;就算不是拥有几种兴趣爱好,多掌握几门技能也行。 这是因为——
第一,从现实的角度考量,“斜杠”和“跨界”完全可以成为竞争优势。 比如我曾经的一个学生,法律专业出身,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保险公司里干营销和培训。 因为长期钻研如何运用法律知识指导营销,后来成了金融行业里各大公司争相邀请的金牌讲师。 他的自我评价是,“保险行业里最懂法律的人,法律行业里最懂保险的人”。 的确在这两个行业里,目前都罕有能与之匹敌的人;
第二,尝试不同的行业,或者主业之余发展副业,好处不用多说,很多人都正在践行。 而工作之余培养一点兴趣爱好,则可以调剂状态、滋养身心。 胡适早就说过:“你就做六个钟头抹桌子的工作也不会感觉烦闷了,因为你知道,抹了六个钟头的桌子之后,你可以回家做你的化学研究,或画完你的大幅山水,或写你的小说戏曲,或继续你的历史考据,或做你的社会改革事业。 你有了这种称心如意的活动,生活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会烦闷了”。
正好这两天还听到一个新词汇,叫做quiet quitting,国内译为“精神离职”。 一言以蔽之,就是消极怠工(戏谑的说法是“我司雇我在,人在心不在”)。 学者的解释是,这是当代职场人对“无意义工作”的消极抵抗。 而究其原因,是现代社会的部分劳动分工已变得过于细致。 进一步解释,就是当一个人只能负责整个业务链条上的一小段时,无论做得好坏,都对最终的结果没有明显影响,这就让工作对个体来说丧失了意义感。 对应的,彼得·德鲁克早就指出,工作必须拥有最低程度的完整性,个体才能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否则工作就成了强制劳动。
所以,如果说我对孩子未来的职业还有什么期望的话,那就是她能够从事一份 “有意义”的工作。 也就是说,能够建立起一个哪怕最小的独立闭环并为此负责,这样她就能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