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特训班作业
【王兴国营养特训班】第5期第11课1组隋海澜

【王兴国营养特训班】第5期第11课1组隋海澜

作者: 注册营养师_隋海澜 | 来源:发表于2017-12-21 14:05 被阅读0次

    第11课 细胞分化与干细胞/消化吸收

    一、细胞分化与干细胞

    1. 细胞分化

    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差异实质上是蛋白质不同所致。不仅发生在胚胎发育中,而是一生都在进行,以补充衰老和死亡的细胞。

     同细胞,分化潜能不同

    受精卵能够分化出各种细胞,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所以把受精卵的分化潜能称为全能性。随着分化发育的过程,细胞逐渐丧失分化潜能。从全能性到多能性,再到单能性,最后失去分化潜能称为成熟定型的细胞。

     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分化功能)

    干细胞:数量保持恒定,分裂后,其中一个不动,另外一个进行分裂+分化,变成了骨骼细胞、肌肉细胞等等。人一生中,皮肤,小肠和血液等组织需不断更新,由干细胞完成。分多能干细胞、单能干细胞。

    特点

    自我更新能力,能无限制的分裂和增殖,并保持自身数目和位置恒定。

    终生抑制,保持未分化或低分化,在特定条件下能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

    有两种分裂方式,一种形成两个相同的干细胞,另一种形成一个干细胞和一个祖细胞。

    干细胞在不同组织中,不是普通细胞的样子。

    干细胞在哪?

    胚胎【全能干细胞(受精卵或早期),三胚层多能干细胞(囊胚期)和单胚层多能干细胞(胚囊期之后),单能干细胞】

    胎儿【单胚层多能干细胞(胚囊期之后),单能干细胞】

    成体各种组织器官【单能干细胞】

    成体单能干细胞在一定条件诱导下,可以横向转化为其它组织的功能细胞,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或分化的能力。

    功能:

    是细胞替代治疗和基因治疗的载体。

    提供无免疫排斥的细胞移植材料,治疗任何丧失正常细胞的疾病。

    能自我复制更新,能把治疗基因带入体内,实现基因治疗。

    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与治疗白血病,脐带血治疗白血病;间充质干细胞:外周血治疗脑血栓,美容(填充)

    2. 细胞衰老

    高等动物的细胞都有最大分裂次数,细胞分裂一旦达到次数就要死亡。

    干细胞在整个一生都保持分裂能力,直到达到最高分裂次数便衰老死亡。

    3.细胞凋亡(程序死亡=凋亡)

    是生命的基本现象,维持体内细胞数量动态平衡的基本措施,在胚胎发育阶段通过凋亡清除多余和已完成使命的细胞,保证了胚胎的正常发育,成年阶段通过细胞凋亡清除衰老和病变的细胞,保证机体健康。

    疯牛病:病毒引起神经细胞凋亡

    4. 癌

    肿瘤细胞,细胞在致瘤因素作用下,基因发生率改变,失去对其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几乎无限增殖)。把具有转移能力的肿瘤称为恶性肿瘤。

    肉瘤:指源于骨、脂肪、结缔组织和肌组织的癌。

    淋巴瘤和白血病:由淋巴和血液产生的癌。

    基本特征

    细胞生长与分裂失去控制,能够无限增殖

    具有浸润性和扩散性

    形态结构发生率很大变化

    细胞膜表面夜发生率变化

    染色体异常

    细胞骨架发生变化

    肿瘤发生包括:始发突变、潜伏、促癌和演进。

    结肠息肉——10-15年变成结肠癌

     肿瘤形成外因:与80%外界致癌物质接触而引起,

    启动剂:指某些化学、物理或生物引起,可以直接改变细胞遗传物质DNA的成分或结构,一般一次接触即可完成,启动剂引起的细胞改变一般是不可逆的。

    促癌剂:本身不又发肿瘤,只有在启动剂作用后再促癌剂引起。

    完全致癌物:某些致癌物作用很强,具有启动和促进作用,单独作用即可致癌,如多环芳烃(烤肉等)、芳香胺、亚硝胺、紫外线、放射线等。

    二、消化和吸收

    1. 消化系统构造,略

    2. 食物在人体中的时间

    消化管:口腔(15-20S)

    咽、食管(1-15S)

    胃(4-6小时)

    小肠(3-8小时)

    大肠(12-24小时)

    共:19-36小时

    3. 记住消化道的几个特殊部位

     气管与食管:吞咽食物时,会厌将气管盖住,食物进食管,会厌有问题,吞咽性肺炎

    肝胆十二指肠

     胆汁、胰液——十二指肠乳头一个开口,十二指肠乳头很重要。急性胰腺炎

     盲肠:使大肠物质不能回到小肠中。

    4. 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总量6—8升

    1. 稀释食物,有利营养物质吸收

    2. 为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ph环境

    3. 分解食物中的大分子等

    唾液

    分泌1-1.5L,无色无味,pH6.6-7.1,水占99%

    组成:有机物(黏蛋白、淀粉酶(分解于5%淀粉小为麦芽糖)、免疫球蛋白、溶菌酶等)

    唾液中a-淀粉酶进入胃种,需要1小时与胃酸充分混合,混合后酶失去活性,在此之前估计有30-40%淀粉已经被分解为麦芽糖。

    (胰液种的a-淀粉酶活性更强,食糜进入十二指肠15-30分钟后,几乎所有淀粉都被水解)

    唾液分泌的调节

    咀嚼和吞咽

    食管下括约肌:食管下端近贲门处有一段3-5厘米高压区,比胃内高10mmHg,起类似生理性 括约肌作用。(胃里东西出不来)

    食管失迟缓症:食物不能顺利进入胃,吞咽困难(食管困难、疼痛、反流等)

    妊娠、饮酒吸烟易引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兴国营养特训班】第5期第11课1组隋海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ca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