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产品运营中的五个错误常识

产品运营中的五个错误常识

作者: 早上7点 | 来源:发表于2018-04-27 12:14 被阅读0次

    一个互联网的外行人跟一个从业多年的内行人相比有什么区别呢?前者的观

    点来自于个人对于互联网产品的观察,从网络上看到的互联网文章和书本知

    识。而后者的除了理论知识外,还来自于自己的亲身实践。

    打仗毕竟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很多时候,理论跟实践不是一回事。我最近在产品 

    运营中对于这个道理深有感触。其实甭说是行外人,行内人也一样,有些你之前

    一直自以为是的事情,等到真正做过后才发现原来并不是那样,也会犯一些常识

    性的错误。

    “流量是越来越值钱了”,“我们一定要努力吸引更多的流量”,行业内的人经

    常会把类似的话挂在嘴边。

    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网民越来越多,带宽速度越来越高,上网资费越来越便

    宜,但是互联网产品要流量却更难了。网民的上网时间大部分被几家大的巨头收

    割了。

    对于一些小公司,特别是创业公司来说流量变得特别宝贵。好在流量不是只有花

    钱购买这一种方式,还有一些其它获取流量的方式,如跟大平台合作,平台提供

    流量,自己提供服务或资源。微信为摩拜、京东提供入口都属于这种方式。

    所谓的合作,肯定是双方都要获利的。有的是为了扶持自己的干儿子,有的是为

    了赚钱,收入分成。

    我一朋友所在的公司,他们跟一个大的厂商合作,厂商负责提供流量,给他们导

    用户,他们公司负责商品售卖和产品运营。看似一件双剑合璧的事情,最终却以

    失败告终。

    虽然厂商给的流量不错,但是他们的商品销售却不是很好,收入没有达到预期。

    而且当初设定的分成比例厂商占大头,即使收入翻倍,分到他们手里的钱也没多

    少。加上当初签订的合同所限,他们又不能扩充产品品类。一年算下来,项目赚

    的钱,还不够公司的人力成本。不得已,最终双方共同协商在合同未到期之前终

    止了合作。

    流量多就真的好吗?其实是好的,但是别人的流量不可能白给你,如果你用了过

    高的代价去换取了流量,那可能就不值得了。而且要看看对方的流量与自己的受

    众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即使把用户拉过来了流失也会很严重。

    当一个热门事件爆出后,媒体们都会争相报道。一时间,打开各大新闻APP你会

    发现,他们的头条内容都是一样的。

    跟随热点也是一种常见的运营手段,可蹭热点并不一定有用。

    跟随热点也要分是沾什么光,有的是借此提高品牌知名度,有的是想提高产品的

    下载量,有的是想提高产品销量。

    如果是内容产品的话,跟随热点的确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即使不会给品牌增加多

    大影响力,不会给产品新增多少用户,至少会提高内容的阅读量。

    但如果是电商转化那就另当别论了。我们当时借助一个社会热点推广了某个产

    品,虽然点击量不错,但是销量并不好,一天只卖了一单。当时我们也有监测那

    个事的热度,热度虽然不低,但在花钱这事上,用户的消费还是相对理智的。当

    然也很有可能跟我们的产品质量有关。

    有过运营经验的人,会很熟悉运营的各种手段,但是在什么时间采取什么样的运

    营方式还是有讲究的。

    举个例子,老板给运营部门设定的KPI是提高收入,然后运营的同学搞了一个打

    折促销的活动,把一些热门商品打一折销售。活动效果很好,订单量提升了很

    多,但是由于客单价太低,所以整体的收入下降的特别厉害。虽然订单量数据不

    错,但并没有完成KPI,老板依然要追责。

    不同的运营手段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如果是产品上线伊始,为了拉用户,培养

    用户习惯可以使用一些打折促销手段。但如果目的不是这样的话,搞促销显然就

    不合适了。

    价格一直都是让用户最敏感的,也最有吸引力,只要你的活动不含猫腻,拿出来

    的产品不是太小众,打折促销的效果应该都会挺不错。只是要考虑一下这种自掏

    腰包、自己牺牲收益的推广方式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除了跟随热点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借助明星效应,例如请明星代言,

    发布会找明星站台。有时候在工作中跟同事聊起某个竞品的成功时,也会归功于

    是明星代言。

    其实很多公司是请不起明星的,成本太高。我们也不要唯明星论,把范围扩大一

    下,不局限于娱乐圈的明星,还包括各个行业的成功人士,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大

    咖。

    不同行业的大咖知名度不同,有的行业受众比较窄,即使把这个领域中的大咖搬

    出来也很少有人知道。

    我们就遇到过这种尴尬,曾经跟某个领域的大咖合作。虽然那位老师在专业领域

    内的造诣不错,但由于那个领域的受众不多,知道那个老师的人也少,结果我们

    推出的产品也被市场冷落了。

    大咖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但是最关键的还是产品本身的质量。如果商品质量

    不行,需求又不强的话,即使有大咖助力效果也不一定好。

    两家公司合作,互相为对方的产品做推广,需要给对方一些好的位置,这时候你

    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轮播图了。

    这个位置最好,而且显示的是图片,更明显,肯定用户点击的最多。第一张不

    行,给第二张,第二张不行的话,第三张也可以,双方之间还可能讨价还价。

    如果是外行人看一个APP中哪个位置的点击量最高,他可能也会说是轮播图。但

    事实并非如此。

    其实最开始当我了解到轮播图的点击量的时候也挺意外的,但是经历过几个产品

    发现都如此后也就认可了。即便如此,很多运营人员依然会要求有轮播图功能,

    而且多多益善,因为这便于他们去吸引一些大咖或公司来平台入驻,对于大咖来

    说给轮播图做推广是个很大的吸引力。

    好的位置依然有用,但只是作用不同了,不再只是作为产品功能和内容的强入

    口,也以广告位的形式存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产品运营中的五个错误常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eb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