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吴家姊妹

吴家姊妹

作者: 闲云飘飘 | 来源:发表于2017-11-02 17:53 被阅读1718次
吴家姊妹

黄堡黑池塬赵刘张吴四大姓 。吳家到吳忠玉这代已有族兄弟九人,吴忠玉排行老六,娶了黄堡街道商贾人家吕氏为妻。生养了八个儿女。

八儿女

五个女儿中老大嫁到了屽村南凹和姓人家,老二嫁到罗寨付家,老三嫁到屽村石家,老四嫁给吊庄李家,老五嫁给五星小河村张家。

五个家庭

大姐

大姐一家人

大姐自小面容娇好,亭亭玉立。十五岁便嫁到家道殷实的和家,和家是大户,说好婚后不上锅台不干田里活,可一到家什么活都干。那时的婆婆不是现在,真是家里的太上皇。大姐严守三从四德,三歺茶饭,针线手工样样得做。丈夫属于狠透铁的性格,苦好力圆,干活不要命。人也灵醒,厚道,当了多年生产队队长,也干过煤矿矿长。人缘极好,说话有份量,老年在村中说话也是落地有声。

大姐共有七个儿女,大儿便是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著名作家和谷(小名都蛮),其妻画家,供职于陕西美朮馆。儿子于美国纽约就业,女儿中央美院在读。二儿叫都学,长相有点憨,但人家是高中毕业,同笔者是同学。务农,争气好强,万事不求人。女儿在河南工作,儿子(和小军)在市电视台上班。三儿三蛮可谓是农村中的强人,当过队长,矿长,办过石碴厂,曾拥有两台推土机,一台铲车,近几年拥有十几亩绿化树苗。其女儿也是强人,辞去铜川报社的工作,到陕北随丈夫创业去了,大儿在西安国营企业,小儿现搞了一辆车专跑快递。

四个女儿分别嫁到孙家坳,十里铺,屽村,黑池塬。老大一儿两女,大女做翻译,二女导游,儿子就职上海。老二一儿一女,女儿交大硕士,现在空军医学院搞科研。老三一儿(孙阳),现在铜川电视台工作。老四一儿,在西安做企业管理 。

大姐虽七个儿女,但由于老两口一生勤奋努力,家中始终没有出现缺吃少穿的光景。可想而知,大姐老两口的一生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大姐今年八十二岁,耄耋之年,身体仍然硬朗,成天拄个拐棍到坡下的帽子山摘花椒,釆金针菇。儿女们都说扔掉不管了,但大姐念其是老两口开荒多年经营起来的椒园,丢掉于情于理都舍不得。不管儿女们唠叨,老人一如即往,照例要去她的椒园。

二姐

二姐家儿女媳妇们

二姐在姊妹中个头最低,但脑子最灵活,会说话,很幽默,常和儿女媳妇孙子们开玩笑,性格开朗的她其实饱受缺衣少穿的苦楚。她也养育了七个儿女,也是三男四女。但因家底薄,老付又不是肯出蛮力的人,故年青时家里可谓一贫如洗。虽然大儿芳贤高中毕业后也搭帮去陈炉镇买瓷碗拉到富平,三原一带換粮食,大队煤矿当过会计。怎奈那个年代无论怎样干总是脱不了个“贫”字。到二儿子有贤在北京结婚,家里寄去了一百元算是完婚。直到九十年代,这家的日子才有了起色,从此,日子如人常说: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比一年红火 。这十来年家里过年前后天天设宴,亲朋乡邻来者不拒。热闹气氛村中无二。

三十年前子以父贵,三十年后母以子荣。二姐家熬出来了,二儿子在北京原兵器工业部,三儿子在西安一研究所,二女儿在西安一医院。大儿,大女,三女,小女虽然都是农民,但都生活无忧。

二姐过去日子紧,多年来礼当拿不出手,但宽裕后出手大方,不似一些过惯苦日子细密惯了养成小家小气的人。儿子回来三六九摆筵请客,也没见母亲说个不字。

大儿的两个儿子都成了家,一在铝厂,一在西安。

二儿一个儿子,现在美国,

三儿一女,尚幼。

四个女儿中老大一儿两女,儿在成都,两个女儿在西安;

老二一个儿子,正在读研。

老三一儿一女,都在西安 。

老四一儿,在西安。

三姐

三姐一家人

三姐个头最高,也最漂亮,似乎继承了父亲的容貌,石清水是屽村美男子,人高马大,皮肤雪白,性情开朗多趣,说话有点结巴,越结巴越爱说话,算是个活宝。不幸的是,八零年在村办煤矿下井出事故丢了命。后来三姐续了陕北石匠老杜,此人没大本事,现在成天推个小车往返于川口卖自产的菜和水果。似乎老杜的文化水平不低,他在研究易经,说起来也头头是道,直把我这半个文人听得一头雾水。老石留下两儿一女。大儿子拴狗天生费事,小时抽烟,点麦秸集,骑邻家的自行车满村飞……长大成人大家都说他可以演《上海难》的许文强。现在年近五十仍是风度不减,成年干活晒不黑,仍然是奶油小生模样。父亲的一切优势在他这里得到了延伸。拴狗命苦,四岁的儿子跌入院中的水窖。一个女儿,也己成家,现在都好。

老二拴民人老实,现给别人开大车,在川口租了一间房,一家人搬入,女儿在饭馆打工,儿子在川口小学上学,一家人其乐融融。

女儿小芳,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漂亮”,嫁给了工人,自己在郊区政府上班,一儿两女,生活美满。

四姐

四姐两儿两女,大儿一家人在北京,两个女儿在西安。老李是个能人,前多年当过村队、煤矿会计,日子一直过得不错。儿子给老人在西安买了房,让老两口去住。怎奈农村干了一辈子,故土难离,俩人同小儿子仍住在村中自家院中,老李一个面包车自己上街,给人帮忙,红白喜事一概支应,还有地里的农活,倒也忙得充实。最近,儿子又给家里买了两台麻将机,母亲没事支应止心慌,同时也贴补些家用,挺好!

小妹

吴家姊妹

小妹七五年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后在北关雷家沟上“共大”学医。恢复高考考进铜川师范,毕业后先后在北关前齐中学,黄堡屽村中学,王益王家河中学任教,今已退休。丈夫是师范同级同学,也就是笔者本人。工薪阶层平淡无奇,庸碌一生。

我们这些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人响应国策,执行一胎化,故仅有一个女儿,现在北京。

比较起来,五姊妹家境稍差些的是三姐家,虽然儿女们孝顺,但老两口一年还要在地里寻钱。四姐两口虽然也务农,但北京那位看似长不大的儿子厉害,北京两套房,西安还给父母一套,况且老李是现代人,手机,汽车玩得溜转,和三姐家自然不一样。大姐、二姐日子那叫个红火,然而又有不同,二姐家彻底翻身是在二零零零年以后。而大姐家是一如即往,锦上添花。

再如,似乎大姐家文墨气息浓厚,可能是继承和家耕读传家的传统,自打民国和文瑄先生编撰《同官县志》开始,到这一代的和谷、和麦婷,再到下一辈的和小军,和翠,以及孙扬,都能写出锦绣文章。二姐家辛芳,海贤爱文,间或有文章面世,其他几家似无书香之气。

再如,和家人相对独立,付家人比较抱团,石家人吃苦精神在,李家人矜持,小妹家揽亲。

说到幸福感,应该是二姐,三姐最幸福(幸福不仅仅与钱有关)。

说到健康,要数大姐,二姐,三姐了。

吴家姊妹

前几日,吊庄大侄女家过事,姊妹五人坐在四姐的炕头上,唱起了老父亲的秧歌曲。父亲年轻时是秧歌队的伞把子(领头人),有唱不完的秧歌。老人九六年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要说的话太多,全当说完了。吴老先生两口养育的这五个女儿都好,都在小康路上前行,甚至成为某一行的佼佼者,这当属吴家人的骄傲!

父亲吴忠玉

相关文章

  • 吴家姊妹

    黄堡黑池塬赵刘张吴四大姓 。吳家到吳忠玉这代已有族兄弟九人,吴忠玉排行老六,娶了黄堡街道商贾人家吕氏为妻。生养了八...

  • 姊妹一家

    村里有个叫全志的男人,四十年前和邻居的女人搞在一起,两家一墙之隔,邻居的男人又不管女人,为了方便私会,全志把隔开两...

  • 山东宁阳·一个“两山轮战”老兵的记忆:醉里南疆战旗红

    正月初三晚上,我们表兄弟姊妹十余人来到吴家东和村小姨家,给小姨和姨夫拜年,姨夫一如既往地盛情相待。一家人酒酣耳热之...

  • 暗示成龙还有很多私生子女?吴绮莉爆女儿有很多兄弟姊妹后删文

    暗示成龙还有很多私生子女?吴绮莉发文称“女儿有很多兄弟姊妹” #吴绮莉爆女儿有很多兄弟姊妹# 据港媒报道,艺人吴绮...

  • 团年

    从今天小年开始就开启了团年模式,每天都得团年啊!我的父亲四姊妹,我的母亲四姊妹,而我的老公也是四姊妹,我们一家一家...

  • 杨家九姊妹(5)

    张寡妇的事渐渐平息下来。大家的注意力,又开始转移到了村支书的大儿子——好胜的婚事上。 媒婆给好胜的对象名叫董玉兰。...

  • 姊妹、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

  • 人与人是如此的不同

    不知道你有没有体会到姊妹们多的家庭。我们家庭就属于典型的多姊妹状态,他们家姊妹五个,我们家也姊妹五个,...

  • 谁移动了姊妹桥

    吴贤碧 是谁把你从那青山绿水淙淙小河上那座清代仿古的姊妹廊桥搬来安州区新县城?每当我散步到滨河之地的姊妹桥都要抚摸...

  • 流过门前的小二仓(33)

    腊月十八,乐邻老板带着一个伙计,到吴家墩来找吴广发还账。 这吴家墩今非昔比。墩子东边一座吴家桥,把吴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家姊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fa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