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萌芽 成长励志散文
流过门前的小二仓(33)

流过门前的小二仓(33)

作者: 大龙二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03:37 被阅读49次

          腊月十八,乐邻老板带着一个伙计,到吴家墩来找吴广发还账。

          这吴家墩今非昔比。墩子东边一座吴家桥,把吴家墩与一仓街连接在一起。吴家桥下一条大河叫一仓河,也是早先潮头"开港"形成,比小二仓宽得多,直通外河入海口。河上,近海捕鱼的渔船可以从海上开进,卸卖渔货,装载桐油、桑木、石灰、粗麻等修船材料以及南北货的船只可以进来,在河码头上装卸货物。河上架着一座木桥,六尺多宽,半边装有扶栏,桥面运粮运草的牛车可以通过。

          一座木桥,把东西一条线上的吴家墩和一仓街联成一体,这吴家墩就沾上了一仓街"城郊"的地利。

          这个一仓街,原先根本没有街道,仅有清廷盐运分司所建的仓库,储盐用的。先头只有两个盐运分司衙役和所雇几个当地伙计看管仓库,后来前来送盐和往外启运的人多了,慢慢地有了配套服务的饭铺、供应茶水的老虎灶和提供住宿的客栈,到了清末,逐渐形成了一条一丈来宽、半里路长的街道。从西头过吴家桥进了一仓街,两边一色的青砖小瓦店铺,中间一条青砖和石板铺就的街面,渔货八鲜行、布庄、茶水炉、澡堂、酒坊、烧饼店、酱油店、纸箔店、豆腐坊、粮行、船作店,一字儿排开去,分列两边,一家接着一家。

          这一仓河上的吴家桥,是吴广发老板的祖父当年出资所修。当地人感念吴家修桥的恩德,顺口就叫这座桥叫做"吴家桥"。几十年风吹雨打,这桥除了换过几块面板,一直十分牢壮巴实,给一仓街西十几个墩子的几千号人上街带来便利。

          吴广发老板住家的三进院落在桥西,他家开的渔货八鲜行靠近桥东码头。这块地点是吴家祖先当年选中的,当时盐运分司临河建盐仓时,一仓街还没个影儿,吴家就紧靠码头收鱼货,后来又就地建起了八鲜行。传到广发老板手上,已经第四代了。

          吴老板祖上就不是等闲之辈。虽说当年也是苏州阊门下来的,听吴家先人说,他们祖上曾有人带兵替吴王张士诚把守胥门。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当年包围平江府十个月之久,城破之时,吴家先人逃走,隐姓埋名,辗转多地才逃到海边。他们家本来不姓吴,取吴姓,是心中留个老家的念想,以地名为姓,不忘故土。

          明嘉靖年间,倭寇屡犯海疆,官府组织这一带盐民抗倭自保,吴家先祖组织人马,肩扛转篙,挟带自制长刀,屡屡参战,曾多次斩杀倭寇。

          乐邻老板先到广发老板家,家人告诉他到渔行去了,他和伙计又跨过吴家桥子来找他。

          渔货行年底特忙。平时收购仓储的鲨鱼干、鲚勾干、墨鱼干、干参、干贝,都要抢在年前出货。他生意做得大,店里不光有上货卸货的伙计,还用了账房,吴老板到店,只是来前后照应照应,年关前会会生意上的伙伴,招呼招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过门前的小二仓(3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mf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