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久了,人常常会陷入一团迷雾中。面对内心的脆弱,外界的诱惑,能力的不足等等,不知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于是也常常会在这种焦虑与迷茫中产生逃避现实的想法,甚至做出逃避初衷的行动。
儒家经典《大学》里有这样一句话“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个人之所以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一定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并在到达的途中想出很多办法,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所以当面对迷雾不清时,我们应该安静下来,用问题来盘点下自己,正真想要什么?
当迷盲时怎么办?
把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一一写下来,再来分析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会发现很多问题通过一个点就可以全部解决。
面对这些问题,列出可以解决的方案
当我们把所有问题列出来后,才会发现其实问题并没有自己想想的那么难,那么可怕。迷茫,只是自己很久都未回看当初走过的路。当回头看时,每一步都有事先设好的路径,并清晰看到可选择的最优方案。
过程中多回顾总结
厘清了方向,坚定自己的目标,选择了行动的方案,再从走出去的每一步中不忘回看留下的痕迹,及时总结,纠偏。这样的过程慢慢会让自己前行的路越来越清晰,不至于途中迷路,丢失自己。
迷茫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在迷茫中选择了逃避的路。所以每当我们遇到迷茫时,就请静下来想想自己的初衷是什么。厘清初衷,就有了前行的力量,并能虑而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