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光
《师说观人术》
教育,不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择业七择偶,八交贵人九养生那么玄虚,教育就是生命觉醒的唯一之路。
看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出炉 ,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让人百感交集。
因为,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
中国教育,始终以科学之方法、进取之精神、乐观之态度铺排、施教,并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赋予了崭新的内涵。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明确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服务人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教、坚持统筹推进。
教育,是人一生的索求。好象活到老,要学到老。我们感觉老跟不上时代,也是是好事。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尊重天性,点燃智慧,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有时,孩子教育了我们。我们总是俯视孩子,如果我们能蹲下就能亲近到孩子童眞的心声。
教育,也许是认同。我们不否认认同感,对孩子的支持的力量,只是不要把认同的教育替代了认知的教育。
我们生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这里有我们交往的秩序,有活动的规则,这些是需要家长告诉孩子的,这是认知教育。
教育,有时是居高临下式的,听者未必认同你在台上的言论。就象一个女儿不停地秀恩爱,秀幸福、秀得意,其朋友圈必删去她。
教育,关键是学以致用。
中国古代教育是指中国历史上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构、教育家等。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看,人类创造的文化,即经验、知识和技能等,是依靠广义上的教育手段来传承和扩播的。所以,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说文解字》释“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教诲培育的意思。
教育,就离不开音,南音也称之为“弦管”,其中福建有名的即为“泉州南音”,它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它在音乐史上有“活化石”之称。
南音的形成是由于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音乐文化与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的当地民间音乐的融合,从而创作出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南音。
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代以前传统的古老的民族唱法,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它起源于前秦时期,兴起于唐,形成于宋,是全中国最古朴的乐种之一。
南音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它的内容较为丰富、完整。所需的乐器有洞箫、南琵琶、三弦、二弦以及怕板1I的坐奏。南曲曲调优美、节奏徐缓,演唱时颇具有韵味。
南音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及浓厚的中原古乐遗风,具有曲调优美、易学易懂的特点,因而很受欢迎。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盛行,南音也随之传播。
福建泉州音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是一种自娱自乐的生活方式,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对民族认同感的增进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唐宋元明清的许多诗行,多以南音为妙。往事越千年,并没走远!
仅以清代为例——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满汉民族矛盾和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以及中西两大世界对抗和交流构成清代教育的社会基础。清朝作为满族政权,他们要在汉族人口居多、汉族文化根基深厚的中原地区维持统治,只有选择尊孔崇儒的意识形态来进行统治。所以,清代统治者一方面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康熙皇帝还御书“万世师表”悬于孔庙大成殿;另一方面,清统治者再度使理学成为支配人们思想行为的最高权威。清代统治者在文教政策上,全面模仿明朝统治者。
入关定都北京后,就确立了“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的文教政策。清代的统治者一方面广泛兴设学校,积极发展文教事业,另一方面又仿照明代的做法,制定各种严厉的学规,加强对各级学校的管理和控制。譬如顺治九年(1652年)颁布于直省濡学明伦堂的(卧碑文)中就这样规定:“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捉调官治罪。”(《清朝文献通考·学校考七》)。
清代学校教育制度基本承袭明代旧制。由于清代更加重视科举,致使清代学校较之明代更加衰退,有些学校形同虚设。譬如在科举制度影响下,清代地方学校的教学只剩考课,实际上成了科举的预备场所。清代科举沿袭明代旧制,建立起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成为吸收知识分子人士参政的主要途径。所不同的是,除常科外又设特科,如山林隐逸、博学鸿词等.以网罗不愿应试的学者;还有翻译科,鼓励满人翻译汉文,充分体现了清朝统治者企图在民族压迫的前提下拉拢汉人学者,缓和民族矛盾的良苦用心。
1951年《武训传》遭受大批判以前,中国不同社会阶段的历届政权,对武训和武训精神的态度都是一致的。无论是在清王朝时期,还是民国时期,甚至在汪伪政权控制的敌占区里,武训都是正面的、被赞扬的、受崇敬的形象。
武训办义学不仅在国内有很高声誉,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他被收入《世界教育辞典》中,因为他没有文化,故称他为“无声教育家”“平民教育家”。
而现在若想找一桌满汉全席,就是在香港也能吃的到;而现在想找一册满汉文对照书刊就难上难。满化汉,许多满族后裔文革时期被迫改成汉族,但他们骨子里仍是满族的气概。
教育,教育只是一个过程,一个让生命慢慢成长、自由绽放的过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
普及教育更不是助人成功,而是为了提高人类的基本素质。教育能滋润人一辈子的东西,不是专业知识与技能,而是教育留给人的精神滋养。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里,到处都能获得知识,只要一个人有兴趣、有能力识别判断知识的真伪,他就离成功不远了。
教育,贵在根据孩子的天资,培育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填鸭式的“教”。
教育不能过于最求“有用”。太过追求“有用”而为之的教育往往会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让孩子做的那些个“有用”的事情,不见得以后就对孩子就有用,今天不考试的“无意无用”的东西,或许会在日后大有用处。
教育不在于“教”,而在于“育”,在于帮助孩子点燃心灯,擦亮眼睛。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情有可原,但不能过了头。如果教育只有“教”,没有“育”,那就不成其为“教育”了。
正如我女儿萌萌说: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自己的孩子,教育不好就会自食恶果,这个世间最难的路,我一下选了俩,跪着也要走完啊,哈哈!
您看,教育问题,我总以为——自助者天助!
教育如在心里种花养蘭,人生才不会荒芜!
欲望和下雪一样,积的越多,路就越少。
教育,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最强壮的地方。
教育,往往以中英文来划分;
教育,往往又以高低分区分;
教育,往往常以德盖教压分;
真正的教育体量,应该学以致用。揠苗助长的所谓灌输,终回流成一代没有童年的五体不勤、食古不化的书虫蝌蚪。
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如果全方位做到
更加注重以德为先,
更加注重全面发展,
更加注重面向人人,
更加注重终身学习,
更加注重因材施教,
更加注重知行合一,
更加注重融合发展,
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还需有许多路要走,因为,教育不能再矫枉过正嘞。太虚的形容词往往不能在国家教育体量上做出适合中国教育的顶层设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