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屈原与渔父的抉择(26)
今天我们学了《高骚。楚辞》主要讲屈原和渔父的思想 ,一眼是儒家的,一个是道家,儒家不愿跟官朝同流合污,而道家是自由白在税离世俗。这两个选择就决定命运。
在《离骚·楚辞》中渔父是道家,而屈原是儒家,屈原忧国忧民,不和官人一起混,他要当最真实的人不阿谀奉承,所以别人看他不顺眼就把他给流放。渔父是
道家的,他劝屈原说:“你要适应官场,现在已经是这样了,你一个人也改变不
了 ,还不如自己逍遥去呢。”
我感觉这俩个说的都对,只是自已有自己的观点说法,我挺喜欢道家的生活,每天自己自由自在,有时候钓鱼,有时候下棋,有时候读书 ,多美啊。不用为权力而自相残杀,不用因为金钱而贪污社会。而儒家每天忧国忧民想当官,当官是必须拍马屁的,而儒家又不肯拍马屁,上级就会生气狠狠告你一状,那你的小命就没了,所以儒家当官很危险。
道家著名人物有,老子、列子、庄子、关伊子、 张道陵等。儒家的著名人物,孔子、孟子、荀子、杜甫,苏轼等等, 两种思想没有对于错。
但最后不管选哪一种思想和道路,你都要成为最明亮的那个人!(434字)
年时的曹操(27)
小时的曹操是一个的混混,他的出身是寒族,他是宦官的养子,很多人都看不
起他,小时候一直在混。
有一次曹操袁绍有人家的新娘,曹操叫道:有偷儿贼,这时曹操机智,先喊就不会怀疑他。他又要去劫新娘,而袁绍已经跑了,袁经掉进枳棘丛里 ,爬不上来 曹操又指着袁绍说:“偷儿贼在此” 这时袁绍一跃而起逃走了 。这是曹操的智慧。 但为什么又要指曹操说偷儿在此呢?因为,一说袁绍就急了,平常做不到的事现在可以做到了狗急跳墙。曹操也不是出卖战友,而是帮他。
他们俩出去不是真正的偷新娘, 而是只是表现一个游侠精神,只是好玩。
少时曹探是一个足智多谋,聪明的人。而相比这下袁绍就差了,他和一般人比很聪明很机智,而和曹操比那差的远了。
袁绍他家里四代人都住在三公是皇帝那边很重要的几个人。袁绍出身豪族,曹操是寒族,因为曹操他家也是当官的只不过官不大。还有一个等级是“布衣”就是老百姓。
那时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个人要有才有德。曹操从小是很喜欢读兵书的也读诗经,没看《观苍海》就有一些诗经的味道。我最不喜欢是“宁可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也不能负我。”(448字)
一个雄心壮志的曹操(28)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车汉末年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者。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老百姓四处留浪,曹操以皇帝的名义征讨四方,他把老巢在建在了汗县(今许昌)。
曹操精通兵法,善书歌,抒发自己的远大政治报负。他特别会用人,不管你是投降他,还是投奔他,只要你有才华他都为以重任,曹操是最喜欢人才的。他有一知谋士叫作郭嘉他特别有才华,投奔曹操,曹操很欣堂他,让他作自己的谋士。说明一下郭嘉的老家在(今许昌禹州市)这正好也是我的老家,我也挺自豪的。
但是曹操也有多疑,在《草船借箭》里,曹操因为多疑不敢出兵吃了个大亏。
接下来我们说说曹操的性格:1、猜忌,他的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2、奸作3、温情4、狠毒,如果你要认为曹操有多温柔,那你就错。曹操是很狠毒的,可以说是翻脸不认人。4、宽容,放了很多对不起他的人。5、报复心强,但凡得罪曹操的人,几乎没有不报复的。
曹操的一生东打西打,真是一个猛将他打仗是用脑子的,不折兵败将,也不杀敌1000自损800。他和别的大将一样,喜欢夜袭等,别人还没有穿好衣服就已经崩溃了。不死一兵一足一将。
看!这就是伟大的曹操,他用他的实力证明了他的战斗力和不放弃的拼搏精神,成为三国的主角,给我们见证了这一段天下大乱,讨伐四方的壮观历史!(548字)
一个多疑的曹操(29)
曹操从小和袁绍就是少年游侠,他在长大之后成了一代伟人,一代君王,那君王肯定要先保护好自己的安全。曹操是怎么样保护自己的安全呢?我来和你说说吧;
原文:魏武常言:”人欲危己,己辄心动.”因语所亲小人曰:”奴怀刃密来我侧,我必说‘心动’,执奴使行刑.奴但勿言其使,无他,当厚相报.”执者信焉,不以为惧,遂斩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为其实,谋逆者挫气矣.
这一段的意思:曹操说,人如果要杀他,他的心就会动,能感觉到别人会杀他,他告诉一名随从“你等会儿拿一把刀到我身边,然后我会心动,我让士兵惩罚你,完了我会重赏你,然后那个随从信了,也不再恐惧了。随从做了这件事,结果被曹操斩首。那些大臣都相信了,以为曹操真的会有这个奇异功能,想杀曹操的人也不敢莎操作的人都不敢再情动妄为。
我感觉曹操的手段太毒了,就算你要保护你自己的安全,你也不可以杀人,你可以用别的办法来保护自己,我觉得曹操太狠毒了太残忍了,我不喜欢。
原文:“魏武常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斫便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深慎此。’后阳眠,所幸一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自尔每眠,左右莫敢近者。”
意思是:曹操说,我睡觉的时候谁都不能靠近我,如果谁靠近我就杀了他。杀了他我自己都不知道。有一天晚上,曹操假装睡觉,有一个身边的人来给他盖被子,曹操一下子就把他给杀了。别人都不敢再靠近他了。
这都是因为保护自己,他这样做太残忍了。他不相信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不把人当人,随意就杀害别人,还为自己开脱,说不是故意的,险恶的一个曹操。
有一个成语望梅止渴,意思是有一天,曹操带着他的军队行迹在没有水的道路上,士兵很渴,曹操心生一计,说大家去前面有梅树林,果子很多很大酸甜可口,可以解渴。士兵听了一个个都流出了口水,提劲向前跑,最后找到的水源。
这也是我很欣赏曹操的地方。他很有智慧,用联想的方法,鼓励士兵有目标有行动。他比袁绍要强得多了,袁绍如果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肯定只会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因为他骄傲自大,看不起那些士兵,不站在他们的角度解决问题。
曹操,他很智慧很聪明,但就是多疑。他的生命准则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曹操缺少德行,缺少仁心,不会关爱他人。thank you everyone(2020年5月8日 906字)
三国之前各个朝代的纷争(30)
中国历代各朝代基本都有一个统一的特点,就是混乱。今天我们谈谈东汉之前各个朝代他们兴盛衰亡的原因。
中国的历史是从尧舜禹开始的,第一个朝代就是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尧舜禹时代采用的是禅让制,就是把皇位传给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有才华有德行的人。皇帝所看重的有才华,尧把位置传给了一个名叫舜的人。他很有能力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他去世后,也是禅让把皇位传给了禹这个人,禹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因为这个人治国洪水三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那禅让制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可能选泽人才的范围很大,让有才能的人担当重任,对国家都有好处,那禅让的坏处是什么?有可能你一走眼选了个暴君,屠杀百姓民不聊生,你的国家就要惨了。大家都对他不服气矛盾就会产生。
禹建立夏,取消了禅让制,后来传位给儿子启。当时商是夏朝的一个部落,后来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商汤就成了商的第一个国君,又过了段时间商国迁都至殷,所以商又称为殷商,再后来周部落灭商,建立周王朝。
那世袭制有什么坏处呢?第一。可能你的儿子是个败家子儿,把国家玩得一团糟。那世袭制有什么好处呢?世袭制的好处是减少内部矛盾,因为是血缘治国,继承人只有那么几个。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位,继承人只有一个,减少矛盾,皇帝也不用再折腾了。
我感觉世袭制要比禅让制要好一些,因为那么多人里面选出真正的人才是很难的,还不如直接让儿子呢,这样从小就立太子,教育就按照未来皇帝的需要培养。所以很多朝代都用的是世袭制,但有个致命的弱点,有的太子来抢皇位。
商纣王就是个败家子儿,特别残暴,他让人们民不聊生,家破人亡,百姓们都对他恨之入骨。
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在牧野大战中打败商军,进而灭亡商朝,建立统一的周王朝,大大的开拓了西周的疆域。但是周国是个非常小的国,一下子统治这么大的国家就很难,于是采用分封制。分封诸侯,受封的主要为同姓子弟,不过也有异姓功臣。利用册封,周天子把土地以及居民分赐给受封的诸侯,叫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内建立诸侯国。周幽王喜欢美女褒姒,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周王室把都城从西安迁洛邑(今洛阳)历史上成为东周。后来诸侯国越来越强大,周国王越来越弱小,诸侯国就起来造反。春秋战国正式拉开帷幕,春秋战国是个七个国家,有韩赵魏楚燕齐琴,他们每天都是你打我,我打你,可以把春秋战国看作一个教室,周公是班主任,学生就是七个国家,他们都想当班长。一开始他们还都周王的,后来老师在和不在一个样,他每天都收小弟给几个厉害的同学都开始干仗了,厉害的同学分别有其位处等,最后秦国统一了天下,如果你说秦国灭六国的顺序记不住的话,我告诉你,喊赵薇去演齐秦,哈哈,好记吧。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就是秦始皇嬴政,皇帝制度就是他定的。在秦统一之前,每个国的制度、货币、字体、度量衡等等都不一样,他统一了六国,规范了各项制度、货币、字体、度量衡等等。秦是第一个封建王朝国家,秦始皇的这个功绩很大。他采用了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郡县制与分封制比较,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那秦国为什么能统治七国呢?因为他用的是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就是用严峻的制度。赏罚分明,很残忍,百家争鸣主要代表是:儒家、道家、墨家。儒家就是有大爱,仁爱,强调人的德行,道家就是无为而治,就是自由自在不干涉朝政。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儒家的主要人物是孔子,墨家的主要人物是墨子,法家主要任务是韩非子。
那为什么强大的秦国会在短短15年里灭亡了呢?因为秦嬴政太残暴,焚书坑儒,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大泽起义,然后是刘邦VS项羽楚汉争霸,最后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大汉刘邦独尊儒术,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建大学,设置博士。但到了后期东汉末年,皇帝昏庸无能或年幼,宦官、士大夫、外戚开始乱政,宦官和外戚轮流专政,出现了两次党锢之祸,结果宦官胜利,清流士大夫大量被杀。出现了黄巾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董卓反叛,天下大乱,吕布杀死董卓,,曹操平定北方,吴蜀占据南方,最终导致三国鼎立,群雄并起。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且听下回分解。2020年5月9日(1782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