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识点 - 草稿 - 草稿

知识点 - 草稿 - 草稿

作者: 一路春光一路歌 | 来源:发表于2019-10-07 14:49 被阅读0次

    实用类文本阅读:

    注意阅读材料的新形式:非连续性文本,就是拼接式材料,尤其是文字、图表拼接的混合式文本。

    ●意象题①什么意象--两字词概括意象②意象内涵和作用--分析意象蕴含和表现的情感。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答: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意象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请任选能表现思乡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思乡心切。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画面(景物)题:①怎样的画面--分析画面内容+画面特点②画面怎样描写的---修辞手法和写景角度(视听嗅结合、远近高低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凄凉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本联是如何写景的?答案: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②比拟,如“柳拂”。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 香湿”。“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军城早秋》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人物题:①描写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特点+身份 ②怎样描写人物的---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与侧面描写(对比、衬托、烘托)③塑造人物作用--表现作者情感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宇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意境题:意境内容+意境特点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日出东南,铁衣生寒,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景情之间关系:①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②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4)【答案】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予在景物中)。

    赏析句子:句意、手法(包括结构技巧)、内容、情感、炼字。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抒情手法:“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用何种表现手法抒情的?(4分)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先写眼前的春天景象,再想象李白江东日暮之景,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浓浓思念之情。“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这首诗首联抒情有什么特点?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叙事抒情

    切中题旨,铺垫出一种雄壮气象和唐朝盛世相适应,为歌颂盛世明主蓄势。反用任公子典故。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这是一首干谒诗。所谓“干谒诗”,就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首联说自己虽然身份低微,但是心怀道义。此次来拜谒不是因为你是权贵,而是因为你也是心怀道义之人。颔联说明自己的来意。说得很委婉、隐晦。明面上说自己此次来不是跑官求官的,只希望你能读读我的书卷,和你一起谈谈为文著书方面的事情。意思是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考取进士功名,而不是通过其他途径。但是听的人自然心知肚明。作者巧妙、隐晦了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虽然有点虚伪,但没有阿谀奉承的谄媚之态,保持了人格尊严。颈联“雁夜”即“秋夜”之意,大雁指代季节。诗人用雨中垂钓的钓鱼翁、夜里风中飞翔的鸿雁,形象生动的表现了诗人孤高、鸿鹄之志的人物形象,是情感情怀的形象化表达;结构上也缓和了前面直陈式的叙述,使诗歌变得婉转从容。此句一改前两句的明快节奏,从叙述议论变为景物描写,借景抒情,别具一格。如果不能做官,不如摆脱名缰利锁,不如退隐归去。表明了作者真实复杂的心态:既想得到别人的提携,又要维持维护自身孤傲耿介的处世做人态度。在干谒诗中出现如此消极情绪,似乎很不正常。但仔细体味,这种“归隐”“退隐”之思,是一种很高的格调,表现了作者高傲的心态,有一种立身刚直、不卑不亢、高洁耿介的品格。在表达效果上由直白转为含蓄。在意境上由实转虚。通过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向往高洁又有远达志向的情怀。尾联是说大丈夫是凭自己的才华受恩,意指自己是有才华才学之士。“平生不受等闲思”,是说自己不接受等闲之辈的可怜施舍,给人高傲之感,同时也吹捧了拜谒对象。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榆河①晓发  谢  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注释】①檎河:在令北京之北,地形险要,为明朝京城的北方锁钥。②弃繻者:《汉书·终军传》载,“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 繻,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1、首联和标题有何关系?照应标题、点明标题。“朝晖” ,照应标题中的“晓”字,此外,远远看到居庸关,是榆河清晨出发时所见,也照应标题。2、颔联如何写景的?分析本句景物描写作用。写景远近结合,层次分明。上句描写云从天边升起,为远景;下句写大草原上万马奔腾如同刮风,为近景。居庸关风起云涌的景象象征着边境变幻不定的战争风云,暗含了诗人对边患的隐忧。3、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情感?“征尘”借代战争,战争自古以来无止无休,表达对边境和平安宁的向往之情。4、尾联运用终军典故用意是什么?诗人以终军和自己对比,表明自己长年漂泊双鬓已斑而未能像终军一样建功立业的惭愧之情。(正用反用典故---不是以终军自比)5、诗歌的颔联历来受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①写景远近结合,层次分明:上句描写云从天边升起,为远景;下句写大草原上万马奔腾如同刮风,为近景。②善于炼字: “出”、“生”二字运用生动传神,使整个画面充满动感。③描绘出居庸关一带辽远空阔的地形,气势雄浑,格调高远。④“云出”、  “风生”象征着边境变幻不定的战争风云,暗含了诗人对边患的隐忧。炼句题:形象、技巧、语言、情感,注意(技巧包括结构技巧)。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漕水向东远远流去,黄昏时送别朋友愁情满怀。(不忍分别)久久逗留在这野外的寺院,走出寺院夕阳已经照着孤山的光照面发生改变(指时间推移过去很久)。向前望数千里没有蒲草和稗草,夕阳照在舟楫上,只见水面清澈,微波荡漾。举酒道别,树林之上月亮已经升起。解衣入睡,沙滩上水鸟鸣叫。今夜我宿在清净的佛门胜地,梦中和你在金陵城相见。想起此次别离我就叹息不已,想着你一路远行,漂泊于悠悠江海之中。1、题目可以看出本诗题材属于 _______诗歌。2、  “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体现出诗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1). 久留(逗留) ,屈原在《离骚》中“岁月忽其不淹兮”的“淹”字,该句中的“淹”为停留、停滞之意 。  (2). 依依不舍    3、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但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而下。柳永《雨霖铃》下阕,举笔便点明离别的冷落、凄清,接着便以“清秋”作第一重渲染,再用“杨柳岸晓风残月”作第二重渲染,其冷落、凄清之气氛便具体可感了。此诗就是先点出离情,再以景染之,结尾再次点明别离之情。《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啊!1、  从体裁说,这是一首几言诗?是律诗还是绝句? 七言诗、律诗 2、 简要分析“抱”字的妙处。运用了拟人手法,写一条弯曲江水绕村而过,生动形象的描写出江村秀丽的风景,表现出诗人对山村景色的喜爱。  3、江村景物有何特点?幽静。    4、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试分析。诗眼是“幽”字。整首诗围绕“幽”字来写,前两联写江村景物之幽,后两联写生活之幽,心境之幽。江村环境清幽,生活悠闲,借此流露出诗人心境的闲适恬淡、惬意满足。5、 颈联是如何描写老妻和稚子形象的?刻画两个形象有何作用?运用了动作和细节描写。通过描写自得其乐的老妻和稚子形象,借此表现江村生活的悠闲自得,从而表现诗人对江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6、 尾联两句,有人认为是幸词,但其中又有苦情。你是如何理解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诗人漂泊异地,幸好有友人资助才有了暂时安稳闲适的生活,因此是幸词。但靠友人资助才过上安稳生活,自己却无能为力,不免有些伤悲。况且如果友人停止了资助,自己生活又会陷入困顿之中,隐隐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因此其中又有苦情。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①,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①迮:狭窄。1、首句写出诗人怎样特点?抒发怎样感慨?写出诗人满头白发,人到中年。抒发了诗人老之将至,人生迟暮却功业未就的悲苦,暗含诗人壮志难酬之情。2、第二句抒发怎样情感?抒发诗人报国无门的苦闷。 归来三次见到故乡的秋天,表明自己回乡闲居已经三年。想抗金报国,建功立业,却遭排挤被弃置不用,表现出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3、颔联上句中“醉酒”能体现出诗人怎样心情?诗人愁绪满怀,只能借酒浇愁。4、诗人登上高楼觉得天地变窄,“乾坤迮”有何深意?表面是说登高远望,居高临下,觉得天地变小;实际还暗指南宋中原沦陷,国土残缺变窄的社会现实,又指自己遭主和派排挤,抗金报国的道路变得狭窄,抒发诗人对当时时局和身世遭遇感伤。5、颔联下句写诗人人已到中年又有病在身,日月将近,再次抒发诗人功业未就,壮志未酬的愁苦。      6、颈联“空”字有何妙处?“空”,白白地,诗人虽然穿上铠甲却没有机会去战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却遭排挤,弃置不用,空怀报国之志却没有机会,壮志成空,一个“空”字写出了诗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苦闷以及对朝廷的愤懑之情。    7、  颈联中的“角声”意象对于抒情有何运用?作者听到军营传来的号角声,对于渴望上战场建功立业,抗金报国却没有机会的诗人来说,是何等痛苦。诗人正愁苦难耐,号角声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使得内心愁苦更深更浓。        8、 尾联“垂钓舟”表明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表明诗人归隐的想法,这是愁苦至极时寻求解脱的愿望,实则是诗人的无奈之语,更加体现出诗人愁苦万分的内心。        9、分析作者“愁”的原因。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感时伤己)        10、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①明早来到枫叶正红、烟雨迷蒙的桐江边垂钓,运用想象手法,虚写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②寓情于景,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③同时暗用典故,运用了东汉严子陵归隐桐庐江的典故,表现自己的归隐之意。④结构上照应标题,以丹枫照应秋;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 1、颈联的“溅”、“卷”两字有何妙处?溅,飞溅之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愁比喻为有形的泪水或酒水,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愁苦之深。“卷”,卷起之意,浪涛卷起归心,让诗人自惊的是浪涛卷不走自己的归心,足见归心太重。2、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应识”,采用拟人手法,赋予月以人的感知,表现诗人战乱中漂泊异乡又疾病缠身的痛苦之情。3、分析”月“的意象。历来月亮就是人们寄托思乡情感的载体,借月抒怀,明月千里寄相思。本诗中作者身在异乡,看到明月自然会触发内心的思乡念亲之情。4、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前一句写静景描写视觉形象,洞庭荒野之上,天空北斗横斜;后一句写动景,描写听觉形象,岳阳城号角声凄凉,暗指兵荒马乱。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营造了一种空寂凄凉的意境。5、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①漂泊思归之情。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借酒浇愁,愁心难抑。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②忧国伤时之情。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表现对国家时局的关切和感伤。6、有人说,这首诗颇有杜甫的气骨风格,你怎么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风格。思想感情的沉郁、表现手法的含蓄、诗歌语言节奏抑扬顿挫是杜甫气骨风格的主要体现。颔联、颈联以顿挫的句法,描绘出一个彻夜不眠人的形象,表现了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蕴含着对国事的深沉忧患。尾联把兵荒马乱的景写足,把忧愤难堪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诗歌言情,情贵隐忌显。追求含蓄蕴藉,委婉含蓄,切忌直白浅露。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品味挖掘诗歌主旨。

    1、以小见大:以小景小物、小事小细节表现社会内容(关心百姓疾苦、关切国家命运)和家国情怀,见微知著,含蓄蕴藉,言近旨远,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唐玄宗为杨贵妃送荔枝,反映了社会的黑暗腐败,揭露了当时社会现实。耐人寻味。六月禾未秀,官家修粮仓。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社会主题。借事议论,以浅喻深,蕴含智慧,读来情趣横生。王谢堂前燕,飞入百姓家‛,昔日王谢堂前燕子,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昔日繁华热闹,今日冷落萧条,以此来表达世事多变盛衰无常的道理,用‚春江水暖鸭先知‛表达机遇先给有准备者的人生经验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把赤壁之战周瑜的取胜归结于东风的偶然因素。假如不是有东风相助,孙、刘必败,历史形势可能改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结句说的是看山,读者当然会联系到看人生、看世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结句说的是水源,读者更会推及到世间万事万物。

    秋斋独宿【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1、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运用比喻修辞。2、本诗是如何来写秋斋夜景的?运用比喻修辞,以烛喻月,写出月光的皎洁;运用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手法,山月皎洁是静景,是视觉形象,霜风吹竹、夜半惊鸟是动景,是听觉形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写出月夜秋斋独宿时的静寂,以此抒发诗人独宿秋斋的孤独无依之情。3、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抒发诗人独宿秋斋的孤独无依之情。4、本诗是如何抒情的?借景抒情,前三句借秋斋的静寂景象,渲染一种凄清意境,烘托诗人孤独寂寞之情。直抒胸臆,最后一句中“人独宿”,一个“独”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苦之情。5、本诗情景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借景抒情,以哀写哀,前三句借秋斋的静寂景象,渲染一种凄清意境,烘托诗人孤独寂寞之情。6、本诗写景抒情结构层次上是如何安排的?结构上,先景后情,前三句写景,最后一句抒情,写景为最后抒情做铺垫,情由景生。7、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诗歌选取了山月、霜风、惊鸟等意象。8、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本诗描绘出一幅静寂冷清的秋斋独宿图。9、试着分析诗歌的意境。诗歌营造了一种孤寂冷清的意境。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1、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了借代和拟人修辞手法。“晕”运用借代手法,指代月亮,同时“侵”,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冷和环境的凄清,表现了诗人孤寂冷清之情。2、赏析首联的精妙之处。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晕”运用借代手法,指代月亮,同时“侵”,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冷和环境的凄清,表现了诗人孤寂冷清之情。分析首句的用意。借景抒情,借月光的清冷和环境的凄清,表现了诗人孤寂冷清之情。奠定了全诗凄凉的感情基调。“晕”又预示了天气变化,引出下句夜雨声。3、诗中描写鸟的意象有何用意?以鸟喻人,以鸟写人,鸟儿受夜雨声惊扰,天气清寒让鸟儿难以栖息,以此表现诗人雨夜的孤苦寂寞之情。

    梅花落  刘方平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1、首联写出梅花怎样的特点?香气浓郁、花朵繁密。2、首联写出怎样的景象?写出梅花香浓花腴的灿烂美景。3、颔联写出梅花怎样特点?凋零败落  4、写梅花凋落有何用意?以物喻人,借梅花凋落比喻少妇时光飞逝、容颜衰颓、盛年不再。5、”长城恨不穷”中“恨”具体指什么?一恨岁月易逝、盛年不再、容颜易老;二恨不能与戍边丈夫一起共度大好年华;三恨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6、为什么“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用辽海的雪比喻满院落梅,会勾起少妇心中对出征戍边丈夫的思念,引发无限愁绪。7、沈德潜在评论这首诗时说;“似徐、庾小诗,不落后人咏梅坑堑。”(《唐诗别裁》卷十一)请结合全诗谈一下你对“不落后人咏梅坑堑”这一评论的认识。 这首诗既是咏物诗,又是闺情涛,而且还含有一定的时代内容,它的新意在于诗人并不仅是由落英缤纷引发出岁月易逝的感叹,而且是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战事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痛苦和不幸,从庭院落梅这一个小视角延伸到整个时代大背景,使得这首婉约的小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寿阳曲江天暮雪(元)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诗中描绘了怎样的雪景?怎样描绘雪景的?描绘雪景的作用?描绘了漫天雪花飞舞的暮天雪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雪花如同盛开的梅花又如同飘飞的柳絮。描绘漫天飞舞的雪景是为了烘托清高孤傲的渔翁形象。诗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一个雪天独钓的清高脱俗、清高孤傲的渔翁形象,诗人借此寄托了孤独凄凉的情感和想要归隐的意愿。

    江天暮雪[元]陈孚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诗中前两联是如何描写雪景的?首联是正面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雪花比作玉雕的花,写出雪花的洁白。同时从动静两个角度描写雪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描绘了一幅壮丽雄阔而又静谧的江洲雪景图。颔联为侧面烘托,见不到大雁踪影,千山日暮时分犹显明亮,如同拂晓,包括颈联渔翁觉得寒冷等都是从侧面描写雪花之大。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渔翁形象?“忘了归路“姑且“”静坐小睡,随波漂流”,一个恬淡从容、自由洒脱的渔翁形象展现出来。

    渔家傲·记梦〔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暗寓苦苦求索辛苦,也暗寓晚年到处飘零孤寂冷清的身世),学诗谩(空)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波涛翻滚,云海茫茫,银河千帆竞逐,梦魂好像到了天庭,天帝殷勤问我去往何处?我回天帝,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已不早。学作诗,空有妙句人称道。长空万里,大鹏冲天。风请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将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诗歌开头描写了怎样的景象?选取天空、云涛、晓雾、星河、千帆等意象,描绘出迷蒙阔远、雄浑壮丽的景象,奠定了全诗奇情壮丽的意境。下片词人回答天帝问话,透露出诗人空有才华却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苦闷。希望风将自己送往蓬莱三山,回答天帝宿处的问题,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全诗意境雄浑壮丽,气势恢宏大气,是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婉约派代表李清照词中不多见的的浪漫主义名篇。通过描写梦境,反映了作者精神上的苦闷和对理想的追求。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著 同:着;玉界 一作:玉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沧浪 一作:沧冥;岭表 一作:岭海)  洞庭湖青草连绵,中秋将至没有一点风。秋月下一碧万顷的湖水,载着我的一叶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水中水外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而此刻的我,身着单薄衣衫,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物来做我的宾客,尽情的拍打船舷,独自放声高歌啊,不记得此时是何年!  开头描写洞庭湖明净澄澈的画面,玉鉴就是玉镜,琼是美玉,琼田就是玉田。“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三万顷”,说明湖面的广阔。皎洁的秋月把光辉分给了明净的秋水,水里的银河是天上银河的倒影,写出了秋水长天一色的美景。“表里俱澄澈”是这首词主旨所在,“表里”指的是湖景与内心,此句不仅写出洞庭湖澄澈的美景,还写自己品格之美,暗喻诗人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格。由上片所写洞庭湖的景色,想起在岭南一年的生活,那是同样的光明磊落。“孤光自照”,孤光,指月光。是说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表现了既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心情。“肝胆皆冰雪”,冰雪都是洁白晶莹的东西,用来比喻自己襟怀的坦白。接着又转回来写当前,最后设想自己作主人,请万象作宾客,陪伴我纵情豪饮。自己已经完全沉醉,忘记这是一个什么日子了。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这是诗人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达观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

    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傍晚时分,“左省”里的花隐约可见,栖息的鸟儿鸣叫着飞过。星星照耀下,宫殿中的千门万户似乎闪动光亮;宫殿高入九霄云外,因靠近月亮照到的月光也特别多。值夜时睡不着觉,仿佛听到了有人开宫门的锁钥声;风吹檐间玉铃,好像听到了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响。明日早朝要上封事,反反复复讯问宵夜到了什么时辰?这首诗描写作者上封事前在门下省值夜时不能安寝、唯恐耽误上朝的心情,表现了他居官勤勉,尽职尽忠,一心为国的精神。全诗八句,前四句写宿省之景,后四句写宿省之情。

    晚次鄂州_百度汉语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雾散云开远远望见汉阳城,孤舟漂游还要走一日路程。商贾在白日睡觉知道浪静,船夫在夜间说话才感到潮生。看三湘秋色自己两鬓发白,望万里明月思归心意更增。家乡旧业已经被战乱毁尽,哪堪再听见江上鼓角声声。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喜悦突转沉郁。次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写船中所见所闻,透露出他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三联写“晚次鄂州”所见所感。悲凉秋季本就令人生悲,不能归乡的愁苦更增添了悲苦的意味。末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家乡旧业已经被战火毁尽,战争还在继续。诗的最后两句,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结合起来,由个人的情绪上升到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使此诗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从而升华了诗歌主题!诗人只不过截取了飘泊生涯中的一个片断,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

    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属于什么表达方式? 议论中有抒情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属于什么表达方式?叙述    3、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绝》)运用了什么描写技巧?动静结合  4、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刘颁《雨后池上》)(    比喻    ) 5、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搔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如何描写罗敷形象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属于什么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7、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廷筠《商山早行》)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列锦、动静结合    )

    4、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1、首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2、颔联和标题关系是什么?3、颈联有何作用?4、尾联是怎样抒发情感的?抒发了怎样情感?1、首联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阐述了人事总是在不停变化,世事的不断更迭从而形成了古今的道理。2、承上启下,照应标题。古往今来的世事变革,才留下今日许多名胜古迹。”我辈复登临“ 照应标题,点明题意。3、颈联借景抒情,借眼前所见凄凉冷落的景象,渲染悲苦气氛,烘托诗人伤感心情。同时,景物描写又为尾联抒情做了铺垫。4、尾联借古抒怀,羊祜将军立下功绩名垂千古,诗人想到自己一事无成不禁潸然泪下,抒发了功业未成、怀才不遇的伤感。

    一、诗歌鉴赏流程“五个看”:看标题(猜测内容、手法、情感)、看作者(知人论世--知身世遭遇晓时代背景)、看注释(作者、背景、字词典故)、看正文(情感字眼、人景物事、关注尾联)、看题目(以题解诗)。

    初唐盛唐诗歌抒发的是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晚唐表现的则是感时伤世之情(国事衰微、昔盛今衰、繁华不在)。北宋诗歌重义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南宋诗歌重爱国——岳飞(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辛弃疾(京口北固亭——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文天祥(过零丁洋——被元军俘获后所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16年全国3卷《内宴奉诏作》,可以猜测内容要写赞美朝政歌功颂德或者表达报效朝廷之情。2018天津卷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癸卯年春耕开始时在田舍中怀古,交代了时间、内容,同时也可以预知情感走向----缅怀古人是为了借古抒怀,以古代隐士长沮、桀溺自比,抒发自己归隐田园的决心。由作者陶渊明可以预知情感---对田园的热爱、归隐田园的愿望。2017全国1卷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试》,题目交代了地点和事件,也交代了作者身份,一位考官监考进士考试,对诗歌 的内容情感肯定与监考有关,这首诗写了监场时所见和所感。2018全国3卷王建的《精卫词》精卫填海的故事,这首诗就是通过精卫填海,赞颂精卫坚韧的毅力和奋斗到底的精神,以精卫自比,表现作者坚韧不拔、奋斗到底的精神意志。2017北京卷《晓行巴峡》题目写作者早晨行走在巴峡,可以预知内容要写巴峡所见之景,内容确实写的巴峡的优美自然景色和风俗民情,从而抒发了身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017年山东卷《早上五盘岭》根据题目预知内容要写早晨登上五盘岭所见之景,结果内容就是描写五盘岭奇险壮丽的景色,从而抒发了内心无比愉悦、心旷神怡的心情。2018年全国2卷《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自己写完草书后题诗,诗歌内容肯定和写草书有关,内容果然是作者把写草书过程当做疆场作战的过程,草书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就像作战纵横驰骋,所向披靡。再结合作者陆游南宋爱国诗人,一生力主抗金抱国,但遭到主和派打压排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这首诗就是表现诗人渴望驰骋疆场,抗金报国的壮志豪情,同时也抒发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苦闷。2017年全国2卷《送子由使契丹》题目可知是送别诗,情感可预知表现依依惜别的伤感、劝慰勉励、嘱咐祝愿。本诗就是表现对兄弟的挂牵思念和嘱咐——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二、诗歌鉴赏“四个角度”:形象(人、景、物)、语言(炼字、炼句、语言风格)、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情感(思想、情感、观点、态度)。

    三、鉴赏人物形象①人物分类:诗人自我形象、诗中刻画形象                                                                      ②设题角度:分析形象特点、鉴赏写人技巧 、分析人物作用、                                        ③答题模式:先概括形象(形象特点、身份特点)后分析形象;直接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间接描写(其他人物的对比衬托环境烘托周围人物的介绍评价议论) ;借所刻画人物寄托自己情感 、次要人物衬托对比 主要人物                                                                                                                  ④设问方式:诗中主人公形象有何特点?诗中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简要分析诗中人物形象。/诗中人物形象作者是如何刻画的?/诗中塑造XX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四海泛舟、浪迹天涯;重视友情、万里来访//诗中刻画了一位关心体贴丈夫、安于贫苦贤淑美好的妻子形象。诗中塑造了一个被贬谪江南,深夜难眠,满怀忧愁的诗人形象。诗中刻画了一个看淡荣华富贵,心系国家和百姓,志存高远的贤臣形象。诗中塑造了一个宦海浮沉、年老依然漂泊在外的爱国词人形象。///《江雪》这首诗作于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遭贬永州期间。诗中塑造了一个超然物外、清高孤傲、不向世俗低头妥协的渔翁形象。诗人借以渔翁形象表达自己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

    1、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竹轩诗兴    张 镃(zi)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答案:全诗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环境烘托)“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动作描写)“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以物衬人)

    2、诗歌如何表现陆鸿渐形象的?                                                                                                        寻陆鸿渐不遇  唐代·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环境)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行踪)                                                                        答案:诗歌主要是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这一形象的。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从侧面表现他的高洁脱俗的隐士形象。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中刻画了怎样的儿童形象?

    全诗刻画了一个幼稚顽皮,天真可爱、机警聪明的垂钓小儿形象。通过“蓬乱的头发“、“侧坐”等外貌和动作描写,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后两句诗侧重写神动作和心理。当路人问道时,稚子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了他有心计,机警聪明。

    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汘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闯进来的翩翩少年,这一动作把一个少女惊诧、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这样,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便跃然纸上。

    )铃声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冠多误身③。

    【注】①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②招魂:《楚辞》名篇。③借用杜甫诗句"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下片通过哪两种手法描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

    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

    浣溪纱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舂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访中洲

    [宋姚镛

    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

    相连未暇论奇字①,先向水边看白云。

    [注⑩①奇字:一种异于小篆的字体。

    (1)本诗被访者并未出现,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被访者"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访者”形象?请结合全诗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燕子矶注

    施闰章

    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

    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

    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

    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

    注:燕子矶:在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观音山上,濒临长江,三面凌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

    (1)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说明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钓者的形象及其寄寓的思想感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赏析。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词的上片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环境的?有什么作用答

    2)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四、人物形象特征用词:不慕权贵 傲岸不    无拘无束      豪放洒脱            乐观旷达      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      孤傲清高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喜爱自然      向往自由  建功立业      矢志报国  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  才不为用      壮志难酬    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      感时伤世    家国情怀    悯农爱农    同情怜惜    感伤离别    依依不舍      劝慰嘱托    祝福勉励    思念家乡    想念亲人    羁旅漂泊    孤苦无依        反对征伐    厌恶战争

    六、鉴赏景物形象设题角度:景物(意象、画面、意境)的特点、手法和作用

    ①选取了哪些意象?选取了啼鸟、风声、雨声、落花等意象。

    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描绘出一幅凄清悲凉的秋夜羁旅图。

    ③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描绘出冬日傍晚居庸关寒风呼啸、风雪交加、凄冷荒凉的景象。

    ④营造出怎样意境?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

    ⑤画面呈现出怎样的氛围?画面呈现出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氛围。

    ⑥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写景方面有何特色?分析写景技巧手法?感官结合、变换视角、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修辞手法、

    ⑦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交代时间地点环境/奠定感情基调/暗喻作者心境和前途/铺垫

    ⑧景与情关系: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哀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以景结情

    ⑨分析借景抒情:描述画面(选取XXX等意象),描绘出一幅XXX图,渲染了XXX氛围,营造出XXX意境,烘托(寄托、表达、抒发)了诗人XXX心情。

    七、鉴赏事物形象(咏物诗)

    ① 设题角度: 形象特点  、 形象技巧 、 形象作用

    ②形象特点:外在自然属性(形色香)、内在社会属性(思想品格)

    ③形象技巧:整体构思上(托物言志、象征、以物喻人)具体描写上(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对比衬托和烘托)

    ④形象作用:托物言志(诗人借助xxx事物,以物喻人,表现了作者xxx思想品格。)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分析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描写野菊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颔联描绘了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高洁脱俗的野菊形象。

    诗人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花色淡雅、香气清馨、不随流俗的野菊形象,表现了诗人高洁脱俗的品行。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龚自珍

    漠漠春芜①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濛濛扑面皆飞絮②。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③。【注】①漠漠春芜:茫茫一片春草。②此句用宋朝晏殊《踏莎行》“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的词意。③此二句用唐朝杜秋娘《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诗意。请评析“孤花”这一形象。

    答案:这首词塑造了生长于荒园角落、暮春时节花开、孤傲清高、不合世俗的“孤花”形象, 诗人以物喻人,表现了自己超然世外、不随波逐流的品格也抒发了才不为用、怀才不遇的愤懑。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凄清悲凉景象。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渲染悲凉氛围,表现自己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苦;呼应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简要分析                        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手法。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生机盎然、多姿多彩。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武均州:即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西京:指洛阳。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  请赏析尾联的精妙之处。      尾联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或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 “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

    南乡子·秋暮村居  纳兰性德

    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一片烟笼十里陂。吠犬杂呜鸡,灯火荧荧①归路迷。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家在寒林独掩扉。【注】①荧荧:灯光闪烁之貌。元吴师道《桐庐夜泊》:“灯光隐见隔林薄,湿云闪露青荧荧。”

    答案: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此词描绘了一幅秋暮时节山村田园风光图。通过选取红叶,寒溪、空山、万木、山峦参差、烟笼长堤、犬吠、鸡鸣、寒林村舍等意象, 营造出一种静谧、疏朗、空旷的意境,透露出作者的欣喜、恬淡、闲适而又略显孤独的情感。

    西湖春日  王安国          争得①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浓吐杂芳熏巇崿②,湿飞双翠破涟漪。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注释】①争得:怎得;②巇崿(xī è):指山峦。                                                    本诗的颔联、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西湖怎样的特点?颔联、颈联描写寺院香火之盛,在春烟氤氲中响起茶鼓 ;楼台于夕阳斜照中酒旗招展 ;起伏的山峦被“杂芳”熏染,花香四溢 ;西湖之上水面平静、画舫来去划出层层涟漪 。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各种角度,动静结合,描绘出西湖一派赏心悦目、春意盎然的旖旎风光。

    八、鉴赏语言设题角度:炼字、炼句、语言风格

    1、炼字的词性:动词(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形容词、叠音词、数量词    2、炼字答题模式:字意、句意、手法、内容、情感

    诗歌语言:含蓄性、精炼性、抒情性、跳跃性        颠倒词序(为了符合押韵、对仗、平仄的要求)  省略成分(想象联想补充) 改变词性(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黄河入海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泉声咽危石,月色冷青松。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炼句答题模式:句意、手法、内容、情感

    3、语言风格答题模式:

    平旦(清晨)驱驷马,旷然出五盘(登上空旷的五盘岭)②。江回(江水回旋曲折)两崖斗,日隐(太阳未出)群峰攒(聚集)。苍翠烟景曙(苍翠的山色笼罩在清晨的烟霭之中),森沉云树寒(树色暗沉高耸入云的树木充满寒气)。松疏露孤驿(稀疏的松林间露出孤零零的驿站),花密藏回滩(密密花丛中隐藏着湍急的河道)。栈道溪雨滑(栈道因为雨后溪水变得湿滑),畬田原草干(农田的荒草干枯没有绿意)。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斗”字,“争斗”之意,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聚集”之意,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斗”和“攒”两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五盘岭雄奇险峻的景色,表现了作者途经五盘岭时内心的愉悦之情。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山脚),豁尔见平川。树杪(树梢)帆初落,峰头月正圆。荒烟几家聚,瘦(贫瘠)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险滩)鸟道(狭窄水道)前。  诗人此时被贬峡州夷陵。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荒” ,“荒凉”之意, 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贫瘠”之意,田地贫瘠,狭窄如刀。“荒”“瘦”二字,写出了作者遭贬之地蛮荒地僻的特点,寄寓了诗人被贬后的失意愁苦。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终老山林),闲吟(吟诗作赋)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昏黄暗淡),新月偏明落叶时(偏偏照亮疏林)。烟水极天鸿有影(湖水笼烟孤鸿投影水上),霜风卷地菊无姿(霜风卷地而来菊花凋残)。二更短烛三升酒(深夜对烛无眠喝着苦酒),北斗低横未拟窥(北斗星低垂懒得去看)。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常”,"常常“,强调时间频率,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着落日之色;“偏”,“偏偏,故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

    理清思路---组织语言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本诗是王维晚年隐居终南山辋川所作。作者主要通过描写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和隐居的闲情逸致、宁静祥和的生活,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与淡泊自然的心境。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空林积雨,薪火难以点燃。午饭做完,马上送向田间。漠漠水田,飞起几只白鹭;阴阴夏树,传来婉转鸟鸣。惯于山间安静,早起遍地看花。松下长吃素食,采摘路葵佐餐。我与野老已融洽无间,海鸥为何还要猜疑?)赏析“漠漠”和“阴阴”的妙处。“漠漠”,“广漠”之意,广阔的水田之上几只白鹭飞起来;“阴阴”,“阴暗”之意,颜色阴暗的夏日树林中传出黄鹂鸟的啼叫声。“漠漠”和“阴阴”两字描写出山庄恬静优美、宁静祥和的景色,表现了诗人隐居的闲适恬淡与淡泊宁静的心境。同时,叠音词的运用,读起来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凸显出诗歌的音乐美感。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诗人见到考场中英才济济,考试场面寂静、肃穆而充满生气,为朝廷得添新人而由衷地感到喜悦。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紫案焚香暖吹轻(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广庭清晓席群英(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试的考场环境--肃穆静谧)。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颔联重点描绘士子答题情况)。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颈联表明考试意义-)。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尾联自谦衰病,谆谆嘱托同僚慧眼认真鉴别)。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答案:考场上考生沙沙答题的声音,好像春蚕食桑叶的声音。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以动写静,描写了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考场寂静肃穆的场景,表现了诗人为国选才内心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拉开山桑木制成的弓,仰天射出用乌鸦羽毛作箭羽的箭,弦响箭飞,高空中口衔芦苇疾飞而过的大雁应声中箭,跌落下来。---表面写高超的射技,实则比喻诗人满腹的才华,才华出众)。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穿着肥硕宽大的黑色粗麻布衣服,迎着呼啸的北风,在田野里烧烤着猎获物,饮酒高歌,直到暮色四起,黄昏来临。---才不为用,饮酒浇愁,排解内心的苦闷悲愤)。男儿屈(不伸)穷(困,走投无路,古代贫与穷的区别,穷则独善其身)心不穷,枯荣(贵贱)不等嗔(怪罪)天公(大丈夫虽身受压抑遭遇困窘,才志不得伸展,但心志不可沉沦。愤怒问天公:上天为什么要作有枯有荣这样不公平的安排?----诗人失意不失志,虽不得志但乐观自信,相信未来)。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随即)烟濛濛(凛冽寒风终将过去,即将到来的应是和煦春风拂绿枯柳。到那时缀满嫩绿的柳条看上去正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以景结情、双关)。前四句叙事,后四句抒情。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也写出诗人自己空怀武艺韬略却投闲置散,不得建功立业的苦闷心情,跃现出一位渴望为国建立新功的老将形象。

    三十年前学六韬(兵书)②,英名常得预时髦(我的名字,也经常在当代俊杰中出现。)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曾经为了勇赴国难;我披上铠甲;即便家里贫困,叫我卖了宝刀我定然不肯。)。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而今我臂力尚且强健,还嫌弓弦弹力疲软;我目光依然敏锐,还能识得许多高明的战阵)④。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昨天夜里庭院前刮起秋风;寻找秋衣时,看见了以前的盘花战袍,这让我不由得感到无比羞惭!)。【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观点一:作弱昏好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观点二:作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学科.网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九、诗歌语言风格鉴赏:不同诗人不同作品同一诗人不同时期作品风格各有不同分析  ①语言风格答题模式:点明语言风格--结合诗句分析--分析作用效果(表现情感)          ②一首诗歌的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遣词造句、意象选取意境创设、思想感情抒发、手法技巧的运用等几个方面。                                                          ③诗歌语言风格用词:清新自然(清新雅致--山水田园诗)、明白如话(多用口语、用语浅近--显、简洁明快、明白晓畅(简洁明快--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质朴平淡、朴素、朴实自然)、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有文采)、委婉含蓄(含蓄隽永-李商隐《锦瑟》)、婉约缠绵(缠绵悱恻、柳永)、雄奇豪放(雄浑壮阔--气势奔放意境阔远积极昂扬)、沉郁顿挫(感情深沉节奏鲜明)、悲壮苍凉(边塞诗--慷慨悲壮--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幽默讽刺 、

    常见诗人风格:曹操豪迈奔放(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山岛竦峙,洪波涌起-)  李白豪放飘逸  陶渊明朴素自然    杜甫沉郁顿挫  白居易通俗易懂    王昌龄雄健高昂      王维恬淡优美  高适悲壮苍凉(《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柳永缠绵悱恻    李清照清新自然(早期)哀婉悲凉(后期)  辛弃疾慷慨悲壮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泉水无声溪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语言清新自然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质朴平淡。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华美绚丽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委婉含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君家在何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平白如话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豪迈奔放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雄奇豪放、雄浑壮阔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沉郁顿挫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婉约缠绵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歌语言特色是平实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口语化,显出女子的娇憨纯真。  三四句用质朴语言表明打黄莺鸟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醉眠》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山上一片寂静,好像太古时候一般;日子清闲得令人觉得漫长,过一天就好像度过了一年。暮春依然还有些花朵开放,使我还可以在醉酒时赏花;鸟儿婉转的啼鸣,并不妨碍我安眠。尝尽了人世滋味后,我掩上了门扉,这时节躺在竹席上非常适宜方便。经常在梦中想出优美的诗句,可当拿起笔时,却又忘了该用什么语言。)《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答案】全诗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            醉于馀花、眠于好鸟之鸣中,表面则是悠闲恬淡,不问世事、竹席醉眠、不闻世味、提笔忘言,实则含有对世事的耿耿于怀、终不能忘的强烈意绪,其愈说闲淡,愈见其对世事的牵挂、谪居的怨愤。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还记得当年刚刚进士登第时,春风得意,自以为前途似锦。可如今却是官职卑微身老天涯。多年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一事无成,白白辜负了当年皇上的隆恩和风光荣耀。听说你要去赴任的阆州和神仙的住处相通,今后再难相见,就算我登上高楼也望不到你的家。独处孤城寒日无端西斜,离别愁绪难以说尽,只见那经霜的红树连接着远处的红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请谈谈此诗的语言特点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慷慨悲凉,(步骤一)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塞等边塞地名,写征人的戍边生活。“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虽小而微,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步骤二)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征人的怨情也跃然纸上。(步骤三)                        答案之二:年年奔波在金河和玉门关,天天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前两句诗人运用粗笔勾勒(白描)了一幅“征人征战图”,从而说明了征战之苦,写出了征人的幽怨。(2分)后两句借景抒情,诗人虽然营造的是征人常见之景,描绘的是征人常履之地,却让人看到征戍之地的苦寒与荒凉,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辛苦。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这是一首送别词,写的是春末时节送别友人鲍浩然,表达了词人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修辞巧妙,用语新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盈盈绿水似少女眼波流动,簇簇青山象少女攒聚的眉峰。“眉眼盈盈处”象清丽明秀的江南山水,又象姿态妩媚的女子。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送春归”“和春住”风趣俏皮。而且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问: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从湘江走到尽头便抵达了洞庭湖,楚天辽阔,远处是数座青翠的山峰。傍晚的湖面,风平浪静,船头旌旗上的飘带纹丝不动。水湾处红色的蓼草就像纷乱的丝织品,跃出水面的双尾白鱼就像玉刀一样明亮。夜深渐凉,停泊下来的船的影子遮盖了稀疏的星星的倒影。 本诗描写了泛舟洞庭湖所见之景,借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平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红色的蓼草、如刀的白鱼、疏星淡月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显示出词人留恋山水、喜爱自然的心态。

    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  陆游    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茅瘴。老惯人间齐得丧。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 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我老渔樵君将相。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词的下片是如何写友人朱景参的?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寒冷的西风裹挟着细雨呼啸而来,声音好像翻滚的波涛一样。恰好将八九月份的黄茅瘴洗尽。年龄老了,把人间的得失看得一样,无所动心,我要用拜访崇山峻岭,泛舟五湖四海来代替追求画像凌烟阁。我的老朋友朱景参暂时驻扎在军营中,腰间配着箭,气势是何等壮阔!而我,不思功名,渔樵老去,你千万要记着你还有一个朋友,曾在北岭僧舍,蛮江边上,与你品过小槽红酒,赏过晚秋红荔。  答:第一问:①通过正面描写,借助行为、外貌描写,刻画了朱景参驻守平绒账的威武形象。② 通过侧面描写,运用对比手法,将自己和朱景参设想的将来的情景进行对比,表现对朱景参的勉励祝福。

    西 阁夜  杜 甫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②可怜子,无衣③何处村。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注] ①766年,诗人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该诗写于移居西阁时。②击柝,敲梆子巡夜。《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③《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颔联、颈联抒情手法有何不同?答:参考答案:①颔联借景抒情。借山风落石、月侵静楼,营造清冷寂静的氛围,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寓居他乡的痛苦之情。②颈联借典抒情。“击柝”典故,暗指时局不安;“无衣” 含蓄地表达战乱后百姓生活艰难,两处用典表现对时局担忧和对百姓关切。

    贼平①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①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  颔联在全诗章法结构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试做分析。答:颔联在全诗章法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乡生白发”承接首联“世乱同南去”,因为安史之乱,一同南去,流落他乡生出了白发。“旧国见青山”引起下文,故乡经过战乱已经面目全非,不变的只有青山,从而引起下文归家途中所见战后破败景象的描写,表现诗人感伤时事之情。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诗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答:①借景抒情。前四句选取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等意象,渲染出悲凉氛围,抒发诗人思念之情。②直抒胸臆。“长相思长相忆”、“相思相见知何日”“无穷极”等后面几句诗将思念之情直接抒发出来,淋漓尽致。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3分)(1)视觉、嗅觉相结合。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2)远近结合。“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3)动静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静。红蕖散发幽香,属于静景。(4)俯仰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水中红蕖,这是俯视角度。(5)色彩搭配。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引人入胜。(6)运用叠词。“时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单写“通感”并加以分析,也可得1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别葛使君》王安石 轻舟後夜沧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这两句是写朋友与诗人别后的想象场景,表达出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深情。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尾联虚写,回忆“去年今日”,前一年苏轼赴黄州,凄风苦雨的途中,只有梅花相伴,细雨断魂,暗寓迁谪之感。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颔联巧用叠词,前者拟溪流潺潺之声,后者描碧草新绿之色,视听结合更显得春意盎然。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拟人。“殷勤”“独自殿”等词语赋予“木芍药”以人的感情,体现了“木芍药”善解人意,延续保持春光到最后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激与赞美。

      第二问:通过对友人朱景参的描写,表现对友人建功立业的希望,同时也寄托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词的下片是如何写友人朱景参的?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1、运用知识导图巩固所学知识

    2.无题诗李商隐写的最多最好最有名。宋诗成就不如唐诗,无论从意境还是艺术技巧,但也不乏好诗。相比唐诗,宋诗多了一份哲理。晏殊宋代词人,也是宰相,写了《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3.动静结合包括:化静为动,化动为静(遥看瀑布挂前川),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4.出现念、想、料得、忆、拟、遥想、

    出现时间名词:今,昔,今宵,明朝,

    5.白描:不用修饰语,不用修辞手法,不精雕细刻层层渲染

    6.渲染是对环境、景物进行正面描写,烘托是侧面描写

    7.时间上晨昏变化来写景

    8.景情之间关系: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9.作用类:表现、突出人景物等形象特点;表现、揭示作者情感、给读者鲜明印象、强烈感受;

    10.引用古代人物的故事或语句,以古比今,使情感表达更委婉含蓄,使内容更丰富,意蕴更丰富深刻,

    11.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概念、思想精神、情感,与比喻有别,比喻是针对句子,是修辞,目的是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象征是写作手法,以实写虚,目的是含蓄地表达情感思想;

    12.前面的写景叙事是为后面抒情议论做准备,

    13.意象抓住意象特点,体会作者情感;挖掘意象深层含义,理解作者精神品格

    14.炼字题注意动词形容词和叠音词,数量词

    15、①使故事情节产生波澜。②凸显人物形象。③为后文设置悬念(欲扬先抑、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④突出小说主题。                                                                                  ①主人公李金鏊侠肝义胆。②次要人物小杨月楼知恩重义。③一众人物热心仗义。

    ①意象叠加(列锦)。②以景结情。    交代论证背景,提出中心话题或论点。论证结构:总分总。引用论证及其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点 - 草稿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mc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