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先行者,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化的伟大奉献!并且中医的整体观与系统论思想也是推动西方医学开始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未来医学发展方向转变的主要推手!从抗击 SARS 和新冠病毒的比较优势来看,中医药介入了治疗过程后,在未病预防和已病恢复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降低了死亡率和治疗成本,而且基本上无后遗症!
当然,也应该看到我国中医药产业依然面临着战略地位不高的发展困境,在具体的法律政策、行政管理、国家投资、科研发展和医疗实践等各个方面,存在着人员与机构力量薄弱、教学与培养日渐西化、纯正传承被否定致后继无人、西式管理倾轧临床基地、西医标准建立中医药指标体系、强推中药现代化致中药科研走向废医存药,等等。
致使中医药陷入上述困境的主要原因既有观念问题,也有制度问题,还有中医行业自身问题,根本问题是中华文明的自信问题,包括民族文化自信、法规制度自信、产业标准自信等!
建立中国特色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必须振兴中医药,首先,西方的医疗保障模式只会不断的推高社会健康保障成本,我国的国情不允许照搬西方模式;其次,中医药学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从抗击 SARS 和新冠病毒这两次世界重大疫情的实战来看结果明显;第三、中国需要建立适合国情的新型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只有低成本才可能实现疾病控制“重点下移战略”。
随着“健康中国2030”、“美丽中国2035”等重大国策的陆续推出,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最佳解题——那就是“中华复兴中医先兴”,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新型文明体系,必须全面振兴中医药、恢复中华民族的文明自信。基于以上,以国医泰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路志正老先生,以及路志正先生的继承人、致力于中医药国际化的李锡涛教授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提出了“将中医学整体论和基因学分子论有机结合”,真正把中医学规范化、标准化和数字化,解决千古以来中医学无标准的难题,使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和疾病作斗争的临床实践形成的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独特医学理论体系,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基因医学科学,创新发展,使之国际化,造福全人类。
全面振兴中医药,需要振兴中医药人才工程、中医药科研工程、中药产业发展工程、乡村中医药工程、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程、中医药政策法规保障工程等。
每一个工程或者项目的可研提出、详规设计、工程示范、推广实施,都需要监管部门加大向相关或领域的赋权力度,尤其是在数字化营商环境的大变革背景下,去支持医疗行业进一步深化体制的“放管服”改革,需要极大的魄力、智慧和组织能力,优化产业及社会资源配置、激发行业及市场主体活力,这就需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医药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
其中学术体系的水平和属性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医药学的核心,也是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内核和支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指导理论:思想、理念、原理、观点,理论、学说、知识、学术等;
2、实践检验:研究方法、实验材料、创新工具、示范工程等。
基于以上,我们建议在NNN NNNNNNN基础上(是否需要写上建设主体单位的名称和现有条件基础?),建立《国家中医药智库研究院》非常必要且可行,本着“立足传统、借鉴西医,挖掘传承、把握创新,关怀人类、面向生态”的宗旨,着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医药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内核和支撑上充分体现中华特色、中华风格、中华气派!同时研究院通过组织产业政策、产业科技、产业科技、产业市场、产业人才与全国地方中医药产业基地进行良性互动,实现自身的造血功能,推动中医药的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协同协作、从而建设更高质量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这对于建设、发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将为进一步繁荣人类的自然与社会科学体系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