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屏障,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它或多或少地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创伤。
破伤风,俗称“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产生破伤风毒素,引起以肌肉痉挛为临床特征的特异性感染疾病。
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包括人畜粪便和土壤。这种细菌的繁殖体抵抗力不强,对热和消毒剂敏感。但在不利生活环境下能形成芽孢体,抵抗力显著增强,在土壤中可生存几十年,高压消毒才可将其灭活。
在厌氧环境下,如污染的伤口中,其侵入人体产生多种破伤风外毒素,其中“痉挛毒素”,即破伤风毒素,是破伤风梭菌致病主要因素。破伤风毒素通过与神经细胞相关受体分子不可逆性结合,阻止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破坏了神经对肌肉的正常调节作用,使肌肉强直、痉挛,还可有自主神经不稳定等表现。此外,破伤风毒素也是目前毒力最强的毒素之一。
哪些伤口可能感染
近年全国医师协会的专家共识指出,临床上不容易区分破伤风易感伤口和非易感伤口。因此,一般认为除了清洁的小伤口外都是破伤风易感伤口,如穿刺伤、撕脱伤、枪弹伤、挤压伤、烧伤、冻伤、延迟处理超过6小时的伤口、伤口内有异物、药物滥用者静脉穿刺点等,尤其被土壤、粪便、痰液或唾沫污染的创面。需注意的是,伤口大小不能作为区分特征!
常见临床表现
破伤风的潜伏期为3~21天,但也可能在一天到数月之间。潜伏期短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破伤风可分为三种临床类型:全身型、局部型和头部型破伤风。
一、全身型破伤风
全身型破伤风患者的前驱症状有全身不适、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咀嚼肌酸胀、局部肌肉发紧、扯痛,接着出现肌肉紧张性收缩,阵发性痉挛。
通常最先出现在面部肌肉,逐渐累及颈项、背、腹、四肢肌肉,最后累及呼吸肌而窒息死亡。具体表现为张口困难、苦笑面容, 甚至牙关紧闭;颈项强直, 头后仰,背、腹肌收缩使躯干扭曲呈弓形, 四肢痉挛, 形成所谓“角弓反张”;呼吸肌痉挛可出现面唇青紫, 呼吸困难甚至暂停。
上述症状可因轻微的刺激 (如光、声、接触、饮水等) 而诱发,发作时神志清楚,痛苦面容。每次发作时间由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间隔时间长短不一,发作越频繁病情越重。强烈的肌痉挛, 可致肌断裂甚至骨折;膀胱括约肌痉挛可引起尿潴留。
病情较重者, 可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往往发生在肌肉痉挛症状后数天,并持续1~2周,最常见的是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包括血压不稳定、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出汗等,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二、局部型破伤风
局部型破伤风并不常见,表现为受伤局部或单个肢体的肌肉痉挛和强直,预后较全身型好,病死率<1%。
三、头部型破伤风
头部型破伤风发生于耳部感染或头部创伤后,表现为张口受限合并颅神经麻痹。该类型破伤风的气道和呼吸系统并发症更多见,约2/3的头部破伤风会进展为全身型破伤风,总体病死率达15%~30%。
常见四大误区
误区一: 创伤后一律注射破伤风针
有些人认为,只要是外伤,甚至只是轻微擦伤,无论其是否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一律注射 TAT 或 TIG 。
然而,并非所有创伤都需要打破伤风针,这样不仅使有限的医疗资源造成巨大浪费,还增加了破伤风抗毒素相关过敏反应等医疗风险。一般来说,按时接种疫苗可在一定时期使人体产生很好的预防破伤风效果,但当患者未接种过疫苗且伤口污染严重者,才需选择注射破伤风抗体。
误区二: 只有在外伤后24小时内注射抗体才有效
有些人认为一定要在外伤后24小时内注射TAT或HTIG,否则无效,甚至某些医疗单位对外伤超过24小时的患者,拒绝再给予被动免疫预防。
其实,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为1~2周,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一些注射TAT或HTIG,一般都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但强调应尽早注射,其疗效更佳。
误区三: 非外伤性伤口不必注射破伤风抗体
对于某些非外伤性的损伤,如肛周脓肿、结肠穿孔等,人们很少会考虑破伤风感染的可能。事实上,大量破伤风杆菌存在于人的肠道内,并随粪便排出体外,故肠穿孔等可造成腹腔及手术切口污染机会大大增加。若病史较长、污染严重,术后可能发生切口的破伤风杆菌感染。因此,若该患者未曾接种破伤风疫苗或年老体弱并罹患该类疾病,建议适当注射破伤风抗体。
误区四: 注射抗体后就不会患破伤风
TAT能中和破伤风杆菌释放的外毒素,但对该菌的生长繁殖及释放毒素均无影响。TAT作用时间较短,反复注射则消失得更快,最多2~3天就失去作用,而破伤风的潜伏期通常为1~2周,故在潜伏期内TAT已失去有效浓度。
破伤风抗体给体内带来的抗体一般只能持续2~3周,此后抗体水平下降,身体不再受到保护。因此一次TAT或HTIG的应用,并不能给人体带来对破伤风杆菌的持久免疫力,而是主要依靠主动免疫,可长期保持体内较高的破伤风外毒素抗体滴度水平。
如何预防破伤风
外伤后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这主要与伤口情况和既往破伤风免疫情况相关
伤口主要分为三类:
1. 清洁伤口
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少的区域,并且在伤后立即得到处理的简单伤口(如刀片割伤)。
2. 不洁伤口
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多的区域(如腋窝、腹股沟及会阴等),或超过 6 小时未处理的简单伤口(感染机会增加)。
3. 污染伤口
被黏土或粪便污染,或者已经感染的伤口,包括被污物、有机泥土(沼泽或丛林的土壤)、粪便或唾液污染(如动物或人咬伤)的伤口,含有坏死组织的伤口(如坏死或坏疽)、火器伤、冻伤、烧伤等。
破伤风防治,关键在于按照正确的途径进行预防。目前,我国普遍开展破伤风疫苗接种,但青少年、成年人、孕妇等人群体内的破伤风抗体血清浓度仍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不正确地注射破伤风针,不仅预防效果差,而且造成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让患者及医生承担巨大的医疗风险。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并掌握破伤风的预防方法,从而避免掉进误区。
小小的破伤风一般在发生意外时需要用,也是意外医疗理赔中最常见的问题。如果延迟了也会导致死亡,而且概率极高。每天学习一点医学知识,分享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做有温度有价值的保险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