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我们大脑的两种思考系统:
《思考,快与慢》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
常用的无意识的“快系统”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
有意识的“慢系统”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快系统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快系统:经验,记忆,感官,感性,具体,熟悉。
慢系统:推理,分析,数据,理性,抽象,陌生。
大脑是懒惰的,记忆也经常靠不住。先说大脑,大脑实在太懒,能不思考就不思考,所以大脑大部分时间处于快系统,依据经验和感官做决定,跟着感觉走。
其实也不怪大脑,在原始社会正由于快系统我们才得以生存下来。
理性是情绪的奴隶。–休莫
相比人类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时间,人类文明的时间太短太短,慢系统比快系统的进化程度远远不够。我们的大脑进化的太慢,所以我们需要刻意的训练,反我们的快思考,反我们大脑的万有引力。我的意思不是反对快思考,而是鼓励先慢思考再快思考。
思考是什么?思考就是记忆检索。
当涉及具体概念,动用快系统;
当涉及抽象概念,动用慢系统。
老手与新手思考的区别是什么?
新手启动车时,脑中思考的概念:
①系安全带→②踩刹车→③启动汽车→④挂挡→⑤放手刹→⑥后视镜观察路况→⑦打转向灯→⑧打方向盘,同时踩油门。
老手启动车时,脑中思考的概念:
①启动→没了
不是老手的概念少了,而是老手的一个概念等于新手的八个概念,概念的级别更高。
大脑同一时间最多只能处理4-5个事情,超过了就会出现认知过载,就像电脑会死机一样。
我们不妨假设,新手旁边坐着教练,教练说赶快开车,新手脑子里关于启动车的八个概念就开始乱作一团,肯定手忙脚乱。老手由于大脑只处理一个概念,所以非常轻松,甚至还可以边打电话边思考问题边开车。
升级概念使我们更加轻松的应对工作和生活。
开车事一种技能,对于技能来说,最高境界就是升级技能中的概念,由小概念升级为大概念,并把大概念内化到快系统,做到不用思考,提到什么概念直接反应。
刚开始对于新手来说,开车的八个概念是抽象的,陌生的,此时慢系统开启思考他们的关系;
逐渐熟悉之后,八个概念转为记忆经验,此时快系统开启;
最后成了老手,小概念升级大概念,快系统内化完毕。
快系统–侧重实践
慢系统–侧重认识
通过慢系统和快系统升级概念,最终以形成快系统为目的,也就是以实践作为认识的根本目的。
在老手的脑子里,有更多的大概念和小概念,它们互相关联,形成一个系统网络。
我鼓励慢系统,重点是升级我们概念,因为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但是我们还是要接受大脑的万有引力,也就是大脑更喜欢快系统,我们要把升级的概念内化为我们的快系统,形成大概念快速反应,也就是落到实践。
从慢系统到快系统完成一个循环后,把陌生的领域变成了熟悉的领域,接着开始下一个循环。
在概念的升级阶段:
学习概念并建立概念间的联系。
在概念的内化阶段:
不去做,然并卵;
不持续的做,还是然并卵;
一万小时定律。
在完成一次循环后,开始下一个循环前:
做的太容易,仍是然并卵;
走出舒适区,No pain,no gain。
嘿,你的概念。
不,是你的概念。
读书笔记本子,关心大脑更关心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