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的阅读,作者第四章是讲联想的作用,联想的定义是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马克思说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反应在脑海中大概就是联想了。联想是系统一的一种自发的,不受控制,不易察觉的活动。结合我以前看的一点点书,我猜测当人们看到或听到什么东西时,人的大脑中由神经元连结起来的网络有一部分会同时亮起来。也许就是联想的物理基础。作者描述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联想的影响。比如就是当你看到“香蕉 呕吐"这样的字眼时,会引起生理反应。看到”老年”这样的字眼时,走路速度会比平时更慢。这种现象被称为概念运动效应,意味着概念对运动的影响,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意识对物质的作用。当然物质也会反过来影响意识,当你放慢速度走路后,你更能辨认出与老年相关的词语。当你强迫自己微笑,真的会改善心情。也许你和我样会疑惑这和联想有什么关系?让我们这样来猜测一下:当你读到白头发这个词时,你的脑海中有关白头发的所有概念会在一瞬间亮起来,这其中包括年迈,行动缓慢等。而你控制行为的神经当然也连结在这张大网上(动作只是思维的外放,所以基本可以看成是一体的。当然主要是无意识),也许还在重要主干道上,所以不自觉的你的走路速度就慢了下来。或许换个例子可以更好的体会,当你看到感人的画面时,你可能会流泪,但是当一个小女孩不知道自己看到什么(搏击俱乐部)也会流泪。前者说明了思维会是行为的原因,后者说明了联想的神秘。这种联系机制也被作者解释为启动效应,就像往池塘里丢一颗石子,会慢慢产生涟漪一样。作者用鲜花周和眼睛周来展示这种机制的运用,如果你想要某件事达到预期的目的,也许你只要扔一快块石子就可以了,而不必用显得蹩脚的办法。
第五章讲述的认知放松的概念,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很多,但是我能记住的并不多。核心的一条是:认知放松与积极情感天生联系在一起。举个例子,我在简书上看到别人写的这本书的笔记,配有很多有意思的图片,语言也很幽默,想来别人读起来就会有一种容易的感觉。而我写的这些怕是不怎么有趣。然后作者给出了一些可以引起放松认知的建议,比如字迹清晰,简洁直接,押韵,读起来上口,曝光效应等。最后,作者提到,好心情,直觉,创造力,轻信以及对系统一的依赖是一个关联集合。也就是说,系统一如果要有效起作用,那么就应该在认知放松的情景下,这时候会创造系统一的关联集合。如果认知紧张的时候,系统一就会失效。
第六章的标题是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当偶然事件第一次发生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意外,但是当他第二次发生的时候,我们却没那么意外。很显然,小概率时间发生俩次的概率会更小,但是大脑却觉的似乎理所当然。这就是基本观点。也就是我们会对熟悉的事物投入更少的注意力,会将其归入模式中,归入系统一中。有趣的是,我们会用因果关系建立这种模型。但是,本该用概率模型的事,我们也会用因果关系归因。我们用认知放松与联想机制来解释这件事情,因为事件发生过一次,所以在大脑中会轻易的提取出来,这种熟悉也就是认知放松,所以系统一并不会请求系统二用概率模型来解释。而更愿意用因果关系来解释,因果关系我们从生下来就熟练使用,但是因为联想机制,一个石子就会改变我们归因的结果。显然我们会面对难以预料的不同的石子,将事件定性为某个确定事件而不是各种可能的集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