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个人关注的一只票,突然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件,如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26857/3463aeac8a1ca6a7.jpg)
2020年6月份更新的基金持股情况里面,突然有39只基金公司新增买进这只票,而且没有减持的,实际上现在公募基金之间也是在抱团进出。
金主些抱团后的结果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跟当年的共享单车,类淘宝式的互联网公司,最后剩下的只有极少数寡头。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26857/582dbe797bb3dede.jpg)
城市的建设和管理维护方面也如此,如果仅仅是小散户扔点钱到城市建设中去,连个泡都不会冒,即使一群散户资金抱团投向同一个地方,也很难兴起波澜,把各方散户和机构的各类资金扔给城投公司去打理,城投公司再拥有自己在当地独特的类似特许经营权等等权力,以及地方上各种政策和资源的扶持,另外有了城投或者ZF牵头,名气也就跟着来了,只有这么玩法的,才有点搞头。
孙膑的行兵之道提出:“天时、地利、人和”,到了现代,市场运营讲究“钱、权、名”,此三者不得,做事难已。
地方上的城投公司在“权”和“名”上都有自己独到的优势,也只有把“权”、“钱”、“名”三者结合在一起,再出去做点事情,成功的几率才能更高。如果“权”和“名”都没有,只有点钱想自己单独出去做点事情,其实还是很难的。
相比较而言,浮动收益类的,尤其是股票方面,小散户要想去抱团取暖的难度要大得多,那些机构持仓股票的信息毕竟一个季度才更新一次,机构进的时候,您比它晚进,它走的时候也不告诉您,等您知道的时候很有可能都是一个季度后的事情。一个季度的时间差,差异就大了,一个季度前上证指数为2917,现在的上证指数为3410。跟着基金去抱团能稍微好些,毕竟有基金经理在操盘,可以做适当的回调,比单打独斗的普通股民更有优势,当然职业股民是另类。
政信类的城投债抱团取暖就要容易的多,城投债毕竟属于固收类的,要到期了才能撤,我散户跟着其它机构一起进的,只要我的资金比机构都还早到期,即使把它看成是庞氏,那也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实际上城投连破产的先例暂时都还没有)。最早进政信的时候,个人看到有些地方有多只产品或者多个机构在做,刚开始还担忧当地的债务多,后来也想明白了,只有地方上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其它机构和投资人才会看好您且投资您,如果一个地方穷的连锅都揭不开的,您看那种地方是否还会有投资人或者机构愿意进去,它即使发债,也没人愿意去买。我们投政信时,也是在密切关注其它各家机构在当地的动态的。
以前是有枪、有人、有地盘后就不用愁番号;现在是有权、有钱、有名之后,哪还愁没有赚钱的机会啊!
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所以还是尽量抱团吧,有钱的出钱,有权的出权、有名的出名,集中力量办大事,取得的效果能事半功倍,活干好了,有了好处大家一起分。。
作者简介:乐山大佛,CHFP规划师,财经专栏作家。公众号:大佛聊互联网金融(ID:lsdf6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