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风光在苍洱 ,苍洱风光在双廊”
挖色镇,洱海沿岸景致。
鸡冠刺桐这样蓬勃灿烂,宽广舒展,洒下一片绿荫。
叶子花想拍这束灿烂的红色的,却抓拍到了一个飞翔物?
叶子花特别之处在于我们看到的这蓬红色,不是她的花,她的花小小的,藏着这看似是花的红色里面,这是一种聪明的花,为了传粉而造出这样类似花的苞片,为了吸引蝴蝶授粉。她还有好几个名字:三角梅、簕杜鹃、九重阁。
湖边的遥望……
前往双廊古镇。
鲜花饼,据说有两家特别出名的,买了其中一家尝尝,大约5块钱一个,刚出炉的,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但还不错。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双廊镇民族文化街,集白族风情、文化旅游、艺术体验、休闲娱乐、观光度假等于一体。繁华异常,店铺林立,游客众多,大多在等着坐船去南诏风情岛。
看到这艘游轮,目光马上被吸引住了,立刻决定坐这艘大船,不坐小船,大船一天只开两班,中午1点和3点。我们决定坐3点的,用这个时间段逛逛这个文化街。
南诏风情岛不远处,就是南诏风情岛。
小船往来穿梭,来来回回运送游客。
街区门临洱海万顷碧波。
石雕这是真的石头还是人造的?
上前摸了摸,是真的。
已被游人抚摸的油光润泽,出溜儿滑。
后来又看到沿湖矗立的好多类似的石雕,双廊的石雕艺术,果然名不虚传。
双廊古镇位于大理市东北端,西眺十九峰,临洱海万倾碧波,东靠“佛教胜地”鸡足山,南接“蓬莱仙岛”小普陀,有著名的“南诏风情岛”。
洱海有三岛、四洲、五湖、九曲之胜景,双廊处在“萝莳曲”、“莲花曲”两曲交界,居沙洲之上,沙洲又有南诏风情岛、玉几岛分列其左右,且“双曲”环抱“双岛”故而得名“双廊”。双廊自古就是名人学者滞留的地方,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理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被誉为“苍洱风光第一镇”。
沿岸的各种鲜花,肆无忌惮的生长,想想我们北方类似的植物,可长不这么欢,生命的潜力是巨大的,在合适的环境,都会生长出生命本该有的样子来,如同孩子的教育。
这飞扬的姿态……
画舫如山水上奔,小船似鸭避河滨。
石雕 菩提树下的少女这棵黄葛树已经有100多岁了。
黄葛树,就是我们熟悉的菩提树,当年佛陀就是在菩提树下悟道的。
黄葛树一般只种植在寺院和公共场合。菩提树的茎干粗壮,树形奇特,悬根露爪,蜿蜒交错,古态盎然,树叶茂密,叶片油绿光亮。
烤乳扇,又一有名小吃。味道挺不错的。
到3点了,登上大船,为了更开阔的视野,上了最高的5层,大船开往南诏风情岛,在船上,沿岸景致历历在目。
双廊镇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唐宋时南诏大理国的重要军事要塞和水军基地,是唐天宝战争、清杜文秀起义的古战场,是集佛、道、儒等多元文化共融的地方。
《五朵金花》《五朵金花的儿女们》《白月亮白姐姐》《洱海情波》《望天崖》等影片拍摄的外观景点。
登上南诏风情岛。
沙壹母群雕《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记载,传说南诏的祖先是一位名叫“沙壹”的女性,她以捕鱼为生,在捕鱼过程中,触沉木而感孕(沉木是龙的化身),于是生下十个儿子,后哀牢山下又有一夫妇生下十女,这十兄弟就娶了这些女子为妻,后渐相滋长,繁衍生息,便有了南诏古国。“沙壹"之名在彝语中就有“母亲"之意。后世学者多加了一个“母"字使“沙壹"之名成了“沙壹母”。
南诏行宫南诏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强大的军事王国,而它原来只是一个小部落,其势力大小也仅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小镇。但后来,却凭借其军事实力,兼并了洱海周围的其他部落(即“诏”),使其疆域扩大到洱海领域,直到扩张到今天的四川、贵州、广西一部,云南全境,甚至整个越南,其国土面积曾达到107.36万平方公里,为云南省面积的27倍,与当时的唐王朝及吐蕃王朝鼎峙并存了近两百年。
南诏,原名叫蒙舍诏,因其在六诏中地处南部,故称南诏。
原只是巍山脚下的一个部落(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小镇)而已,后来在唐王朝的扶持下,凭借其军事实力,兼并了洱海周围的其他五诏,使其疆域扩展到洱海领域。又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使其疆域不断扩大,直至扩张到四川南部、云南全境、贵州大部及广西一部分和整个越南,成为一个盘踞107.36万平方公里,与唐、吐蕃三足鼎峙的泱泱大国。
由于南诏国是在几乎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在其249年 (公元653-902年)王朝历史中,有89年处于战争。在金岛的附近就曾发生过历史上著名的天宝战争。为此南诏国被后人称为“军事帝国”。
然战争风云变幻莫测,胜败难料,为确保“进可攻,退可守”,南诏王城在建筑过程中设有军事防御功能,以备万一在战争失利时退居城内防守。
鉴此,南诏行宫在规划中便将“军事防御功能”视作一项重要参数(依据)来加以采用,并从四个方面予以体现:一是外墙上收下放,坚实厚重、线条明快、防止攀越;二是屋顶四周设有箭垛(女儿墙),以备防御;三是在行宫主楼的最高处(左方)设有“了望塔”,以观敌情;四是在主楼的右方顶上设有一个“烽火台”,以报军情。院内的箭羽状砖也是用以照应军事积淀。
在这里,看到“段宗榜”的名字,忽然想到,原来金庸笔下的“段誉”之名也不是无缘无故的。
段宗榜是大理国开国皇帝段思平的先祖。
世事无常,风云变幻,曾经的南诏国,如今只在这些记载中略读其详了。
大青树大船要开启了,不能再流连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