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管理一家专业软件服务公司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5年前,我出任凯捷中国的首席运营官(COO),致力于发展一支数千人的专业顾问团队。我需要以“铁腕”的形象出现在团队面前,将公司里拥有独特见解的高智商专业人才凝聚在一起,使他们能够专注于公司的目标和战略。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它要求管理者在结构与自治以及独特的领导风格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我必须关注众多方面:战略思考与组织架构设计,人才的招募、培养和留用,客户服务管理,运营规划与监督。所有这些重要关注点的核心都应当与团队发展相一致,这是我做决策时所依据的锚点。
公司运营的环境是易变的,客户和专业人才在组织里进进出出,服务需求和偏好不断变化,这些因素的叠加,要求组织能够作出快速响应和调整,帮助团队在错综复杂的事情中聚焦于高价值的工作。《卓有成效的工程师》一书为此提供了一个核心框架,这个框架就是“杠杆率”。高效率的团队不会试图通过更长的工作时间来完成更多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方式卓有成效:将有限的时间集中在最有价值的工作上。
如何打造卓有成效的团队?组织的发展史向我们展示了一条清晰的脉络:人的因素,成为了组织的核心。组织的敏捷性、适应力和自组织能力,最终都取决于人的自我驱动和自我激活。我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管理者有过交流、碰撞、相互学习,我们一致认为,建设卓有成效的团队首先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拥有卓越的人才,激励士气、鼓舞人心,我们就能交付卓越的软件;拥有卓越的人才和卓越的服务,利润自然随之而来。帮助团队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专注于高杠杆率的工作,创造更大的价值——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真谛。
在职业生涯中,我们会渴望抓住每一个机遇,每一个有助于让团队达成更高目标的良机,因此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进步。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常会陷入思考:如何才能让团队在复杂的工作中找到乐趣?如何为更多的女性IT工作者提供更加友好的工作环境?如何能让我们的软件帮助更多人,尤其是对于弱势群体?得益于本书的启发,我们将聚焦于高杠杆率的工作,充分提高工作成效和影响力,进而最大化地加速自身发展与创新。
这本书不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团队成长指南,但它回归到了团队成长的本质——杠杆率分析,并以此串联起一套可落地的工作模式,引导读者将时间投资在成效更高的工作上。我深信对于广大读者,尤其是专注于企业管理和创新的人,本书都能为大家提供高价值的思维启发和实践经验。希望本书在中国的出版能进一步激发管理学者和企业家们积极探索数字化时代管理模式的热情和勇气。
凯捷咨询中国区副总裁,首席运营官 范琛
推荐语
《卓有成效的工程师》从方方面面汇总了提升工程效率的方法,作者结合自己过去项目的经验,以及硅谷公司的案例进行诠释,对各个层级的工程师都会带来启发和改进。对一线工程师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节约时间、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对资深工程师和管理者来说,设定更高质量的目标可以提高团队与公司成功的几率。
前阿里巴巴研究员,阿里云数据库总经理,PolarDB创始人曹伟(鸣嵩)
如何衡量一名软件工程师的工作成效,如何指导新入职的软件工程师更有成效的工作、减少在无意义工作上浪费的时间,一直是各公司孜孜以求的目标 。本书涵盖了提升提高工作成效的思维模式、以杠杆率为核心的框架以及一系列经过落地验证的提升工作成效的技巧,相信软件工程领域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提升整体的工作效能。
吉利集团IT中心CTO 郑金伟
如何定义卓有成效的工程师?答案是“单位工作时间内创造价值的速度”。卓有成效的工程师会将有限的时间集中在最有价值的工作上,“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撬动地球”,将精力投注在杠杆点上。杠杆率是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关注在时间投入的ROI,即单位时间的投入所产生的价值或影响。
对于一家软件公司而言,卓有成效的杠杆支点在于创造伟大的工程师文化,尤其是聘用最优秀的人,培养学习和持续改进的文化,维护相互尊重的工作环境,相信人和技术而非管理制度,分配时间给到富有实验和创新精神的黑客马拉松。
曾经拜读过Edmond Lau的原著以及博文,对内容极为推崇,学凡兄说翻译的过程很是开心,相信各位的阅读感受也会是轻松愉悦并且收获满满。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撬动你团队效能的杠杆点!
华为云应用平台部首席技术架构师,中国DevOps社区核心组织者 姚冬
近几年来“内卷”已成为互联网行业不可忽视的痛,逼迫自己努力学习各种新技术,业务提的所有需求都想做到尽善尽美,为了按时完成研发任务而拼命加班。但新技术学会后过不了一段时间就会被淘汰,一版需求还没做好有可能就会面临变更,有效率不代表有成果。本书成体系地归纳总结了一系列实战方法来提高工作成效,为上述问题提供了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案,有助于让软件开发从业者将时间和精力聚焦在成效更高的事情上,拥有更从容的生活。
正大集团AVP 吕兆星
在国内,软件工程师成为主流职业不过20多年。软件从业人员如何持续精进、提升交付和创新效率、拓展职业边界,这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主题。做到这些,计算机技术只是基础。
同样重要的是,自我和团队管理能力的提升,软件工程方法的落地,以及经济学、系统思考等思维模型在软件工作中的应用。本书作者将自己的经验总结为系统和可操作的实践,一定会助力你的职业生涯成长。
阿里巴巴资深技术专家, 《精益产品开发:原则、方法与实施》作者 何勉
如果把熟练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用户故事地图梳理软件功能架构、关键数据的加密解密算法、领域驱动设计(DDD)……这些内容比喻为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软件工程师需要勤学苦练的“外功”,那么培养与精进完善而又符合自身条件的自我学习能力、提高个体工作效率的技巧、“以身作则”并结合“自动自发”的团队管理模式……这些内容就是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软件工程师坐薪悬胆刻苦修炼的“内功”。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内外兼修才是提高自身行业影响力的正道。我很欣喜地看到,近年来从“人本”观点出发,关注软件开发人员“内功修炼”的好书越来越多,隐隐有星火燎原之势。《卓有成效的工程师》一书的出版,无疑是又为此添了一把火,加了一桶油!
业内知名讲师与独立顾问,《软技能》系列、《善工利器》译者 王小刚
在小型的敏捷项目中,我们要强调时间优先原则,快速获取运营的数据,验证想法和思路是否正确。随着项目和组织的扩大,我们要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杠杆率。无论是软件生产体系还是组织建设方面,我们都需要不断降低复杂度带来的成本。只有动力大于摩擦力的时候,项目才会持续前进。
工程师要利用好杠杆率这个奇妙的加速度工具,让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能超过新问题产生的速度,这样可以获得美妙的闲暇时间。我强烈推荐阅读《卓有成效的工程师》,相信我们能更好地使用杠杆率这个指标来指导团队的工作。
——神州数码集团副总裁兼CIO 沈旸
《卓有成效的工程师》是一部经典巨作。作者总结了自己之前在微软、谷歌、Quora等公司工作的经历,为大家提供了十种实用的元技能。真正践行这些元技能,可以切实地提高个体和团队的成效。同时这本书还为工程师这个群体提供了全新的管理视角,引导大家从埋头编码的工作中摆脱出来,深入思考。无论你是一线的工程师,还是从事管理工作的技术Leader,阅读本书都可以为你开拓眼界,提高认知,拓展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强烈推荐!
——禅道软件CEO 王春生
《卓有成效的工程师》既是一本关于软件工程师自我成效提升的书籍,也是一本关于技术管理的书籍。卓有成效的产出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方法,更离不开具有高效素养的工程师群体。本书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专注于高杠杆、持续执行迭代、构建长期价值与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方法论。感谢译者用流畅的文笔为我们带来了原著作者在硅谷多家明星公司长期积累的最佳实践,也希望越来越多的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通过潜心修炼与充分实践,最终成为真正卓有成效的工程师。
——涛思数据副总裁 杨攀
如果你跟我一样也是80后的软件从业者,提到“卓有成效”相关书籍,首先映入你脑海的是什么?于我,是大神Neal Ford的《卓有成效的程序员》,对于我作为程序员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之影响刻骨铭心。十余年后的今天,Edmond Lau大作——《卓有成效的工程师》横空出世,异曲同工。在技术语言与框架不胜枚举、技术更迭日新月异的时代,重新定义了度量“卓有成效”的软件工程师之黄金法则——“杠杆率”,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用于提升它的相关思维转变与”元技能“,助力软件工程师持续升维,相信它给你留下的印象会不可磨灭。
——汇丰软件交付总监,《数字化转型:企业破局的34个锦囊》译者 张岳
值此互联网行业增速放缓,35岁危机被空前放大并且花样解读的背景下,本书的译者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追求长期价值、修炼内功的好书。本书以工作的杠杆率原则贯穿工程师组织的所有日常工作, 将ROI的评估应用到所有时间精力付出以及产生的结果上,然后不断优化ROI。相信这个原则不仅可以应用到程序员的工作中,也可以作为生活的准则,帮助大家有朝一日都能成为高龄但高效的程序员。
——阿迪达斯中国数字化中心高级总监 王博
“尽管这是一本写给软件工程师的书,但你在书中找不到任何一行代码”。数字时代让“软件”的内涵与边界不断翻新与拓展,与此伴随,软件的工作方法也在持续演进和破圈,被跨领域广泛借鉴引用。在我看来,本书正是建立了这样一套跨领域工作框架:首先以高杠杆模型来度量价值,其次建立改进指标、投资迭代速度、合理估算与尽早验证,最后最小化运营成本与投资成长。这套框架完整的覆盖了从思维到实践、从关注当下小步快跑的迭代改善到关注长期价值与团队成长的闭环,具有很好的普适性。相信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都能从中受益。
—— 腾讯资深数字化专家,《服务设计方法与项目实践》译者 马徐
最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在未来的公司里会找寻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本书的阅读,可以发现伟大的工程师文化在不同组织架构、不同形态的团队中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迭代速度、自动化、软件抽象的理念、软件质量、共担责任以及优秀的团队文化。这是因为最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习惯于把事情做好,而我们一直在讨论的高杠杆率投资恰恰就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
每个技术管理者都需要思考:如何寻找最优秀的软件工程师?本书的答案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更快地适应环境并吸引更优秀的人才。
苏宁消费金融安全运维部总经理,《DevOps权威指南》作者 顾黄亮
很多软件工程师往往会把时间和精力优先用在技术能力的提升,而忽视软技能的重要性。其实很多时候“学什么”往往比“怎么学”更具战略上的意义与价值,贯穿全书的“杠杆率”正是这一底层逻辑的全方位体现。作为软件工程师的你如果已经意识到了其重要性,并且想在这个维度上有所提升与突破,那么本书将会是你的不二选择。
腾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研发效能主席 茹炳晟
该书在指导工程师乃至技术管理者如何建立专业化的技术管理和执行能力方面有着很深的洞察和理解,能够感受到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刻的思考。不是泛泛地讨论概念和方法论,作者结合丰富的亲身经历娓娓道来,让读者能够快速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作者把实践中的经验配合深刻的思考加以总结和提炼,形成有高度并且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和方法,让人印象深刻。不仅如此,本书还大量引用了先进企业的一些最佳实践让读者可以参考和学习,干货满满,强烈推荐!
中国民生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助理、总架构师 李晓东
如何衡量软件开发的成效一直是个挑战,对比我在Oracle研发中间件软件产品,和如今为企业客户量身定做业务应用系统,其软件研发和迭代过程也不尽相同。我非常赞同本书提及的软件开发杠杆率的观点,软件在其全生命周期的开发迭代是一种“平衡”:量和质的平衡,优先级排序的平衡,技术栈选择的平衡等。我极力推荐这本书,是希望工程师们从中理解作者阐述的框架,找到自己心中软件开发的“平衡点”。
凯捷中国首席架构师 张尧
《卓有成效的工程师》总结了软件工程实战中历练出的一系列良好实践 —— 从目标设定到优先级排序,再到做出数据驱动的决策,也包括了持续的技术债和质量管理。能够真正做到书中实践的研发组织仍然是少数,强烈推荐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者们通过此书来了解如何打造高效的工程师队伍。
中国敏捷教练企业联盟秘书长,Thoughtworks数字化转型专家 肖然
“Effective”在软件类图书里是有特殊含义的,从《Effective C++》到《Effective Java》,几乎每一本 Effective 都是各自领域的经典。这本《卓有成效的软件工程师》(The Effective Engineer)没有辜负“Effective”的美名,只不过它的领域不是程序设计语言,而是程序员的工作方式。当程序员迈过了初级的门槛,如何工作就变成了一个比怎么写代码更重要的东西,也成了程序员的分水岭。会工作的程序员职业道路越走越宽,而不会工作的程序员只能每天堆叠着近乎于重复的代码,焦虑着看不到希望的职业天花板。遗憾的是,相比于汗牛充栋的“技术”类作品,讲如何工作的内容少之又少。这是我当年创作《10x 程序员工作法》的初衷,也是作者写作这本书的意图。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程序人生更上一层楼,不妨放读读这本《卓有成效的软件工程师》,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工作方式。
《10x 程序员工作法》专栏作者 郑晔
“个体和互动高于流程和工具” 是敏捷软件开发宣言中第一条价值观。在软件正在吞噬世界的当下,软件工程师无疑是软件开发中的核心力量,然而有些软件工程师确可以以一当十。如果你想成为一名“10倍”卓有成效软件工程师,也许你应该读读这本书。与其他书籍关注于流程、工具不同,《卓有成效的工程师》更加关注影响工程师效率的元技能,从目标设定、优先级调整、快速试错到转换视角创造长期价值,借助于这些元技能的软件工程师可以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工作中去,从而成为卓有成效的软件工程师。
网易云音乐敏捷教练 于旭东
《卓有成效的工程师》这本书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作为一个从事软件行业十几年的老程序员,经历过和书中大部分事例类似的场景,读书的过程中也经常让我联想起当时的想法,讨论和决策——如果能在工作之初就读到这本书会省去很多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作者首先提出一个非常务实的原则——杠杆率,其含义就是单位时间的价值产出,与ROI的概念类似,但更加强调时间维度。时间是每个程序员最最稀缺的资源,而如何衡量价值正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包括我)是写了多少行代码、做了多少故事卡、改了多少个bug,这些的确都是有价值的事情,但它们实际上只是工作量的直接体现而并非真正的价值。书中给出了大量的案例来阐述如何识别更有价值的事以及如何做才能提高效率,其中的很多原则都是帮助程序员避坑的黄金法则。阅读本书绝对是一件杠杆率很高的事情。
AWS高级方案架构师 王崇
《道德经》有云:“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本书提供了一个能化繁为简的框架“杠杆率”,让软件工程师能够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更富有成效的工作上,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元技能”,也是一种智慧。
腾讯T12工程效能专家 陈军
这是一本以软件工程师视角阐释管理与提升的书籍,在当前企业及互联网公司的大规模敏捷化背景之下尤其有意义。软件工程师不仅是践行者,更是思考者与建议者;本人作为一名从软件工程师到架构师,进而转型为数字化咨询师的见证者,感同深受地体会到本书对于软件工程师成长与蜕变的非凡意义。感谢译者,让我们从研读这本书开始重新认知软件工程师视角与理念,创造卓有成效的职业生涯。
Concentrix数字化咨询负责人 曹健
在软件工程效能提升领域,这是一本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书。书中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思维模式及其各种实践场景,以帮助工程师卓有成效的完成工作,从而帮助企业持续提升价值创造和影响力。通过聚焦杠杆率和成效,并依靠心态和关键习惯的培养、如何在质量和实用之间取得平衡,以及建立长期价值投资于团队的成长,作者诠释了个体工程师如何通过提升杠杆率的工作技巧,以及在日益复杂的软件研发过程中成为卓有成效的个人贡献者和领导者的理念。本书值得所有工程师和IT管理人员仔细品读。
北京华佑科技有限公司CTO兼首席咨询师,《高效能团队模式》译者 雷涛
如何提升软件研发的效率,是作为软件工程师乃至CTO都需要时常思考的问题,经过这么多年的软件开发工作经历,我发现10倍效率的软件研发团队是真的存在的,10倍的效率关键在于持续做正确的事,做从长期来看收益更高的事情。而本书几乎每个章节的建议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些实践中,有一些我们已在熟练使用;另一些则是在尝试落地过程中,更有部分实践已经被产品化到软件工具里,帮助很多的软件团队提升效率。
书中同时也引用了新近出现的明星软件团队作为例子,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实践的要领,如果你是一名软件工程师或是一个软件团队的负责人,我非常推荐你阅读本书,找回那些可能被忽视的效率提升灵感。
ONES联合创始人兼CTO 冯斌
今日的软件行业让人感到矛盾,它一边无比渴求聪明的新鲜血液为其日以夜继地奋斗,一边又悄悄划定界限快速向社会贡献旧日功勋。是技术生命短暂?但我们身边总能找到些异类,他们思维清晰、成长迅猛、声名卓著。在职业生涯中,无论是头部互联网企业,还是生机勃勃的初创公司,我总会积极地结识和学习这样的异类。我发现他们内里有着相似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法。一直以来,模仿的结果以一种难以言表的习惯影响着我的工作,帮助我高效解决形形色色的技术和管理难题。今天,让人欣喜的是,《卓有成效的工程师》将这类高效研发的秘密总结成文,变成人人都能理解学习的元技能。职业就是一场投资,无脑苦干无法跑赢技术生命加速折旧的现实,只有选择高效的工作方式才能跳出怪圈,获得丰厚的收益。
工程极客,《管理3.0:培养和提升敏捷领导力》译者 任发科
尽管《人月神话》出版已超过40年,以工时和代码行数来衡量软件工程师产出效率的情况依然大量存在于我们的行业中,项目延期随处可见,“码农”、“搬砖工”也成为了我们的自嘲词。究竟什么样的工程师才卓有成效?本书从“高杠杆率”的工作谈起,深入探讨了提高工作效率的各项关键策略,最终落脚于工程师文化的建设。本书不仅可以帮助工程师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也为技术团队的管理者提供了许多建设团队的宝贵经验。
凯捷中国数字化团队解决方案总监 曲哲
内容简介:
本书总结出一个强大的框架——杠杆率,用来推断、分析工作的有效性与影响力,研究并说明了如何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软件工程师。更为重要的是,本书包含了一系列可落地且经过验证的策略作为框架的补充,读者可以立即应用这些策略来提高工作成效。
本书的主题分为三个部分:从提高成效的思维模式入手,深入探讨持续提升执行力并取得工作进展的关键策略,在第三部分转换角度,阐述了研究创造长期价值的方法。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获得高价值的思维启发和实践经验,在成为卓有成效的工程师同时,打造高效的软件工程团队。
译者序
过去几年,我渐渐喜欢上翻译这件事。我常常为了一个词、一句话而反复推敲直至深夜;也经常守着一盏孤灯,字斟句酌地从原文的字里行间揣摩作者的深意。翻译的过程需要耐心、静心,需要深入地思考,更需要信守一份承诺——这份承诺既是对广大的读者,亦是对译者自己。
完成一本书的翻译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尤其是产出一部高质量的作品。摆在我面前的这本《卓有成效的工程师》,描绘了一种迅捷、高效、积极、友善的工作方式。我第一次打开,就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
如果,我们每天习惯于被“淹没”在无穷无尽的邮件与会议中,但又抱怨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如果,我们每天疲于应对层出不穷的项目需求,不得不以长期加班来提高短期的产出;如果,我们每天都高度紧张地在不同任务中切换,却不着手建立集体智慧……我们就会与“卓有成效”渐行渐远。
那么,我们如何变得卓有成效?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框架——杠杆率。所谓杠杆率即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价值量(即时间的投资回报率),价值量的增长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
减少完成某项工作所需时间;
增加该工作的产出;
转向更高杠杆率的工作。
这三个方式又可以转化为三个问题:
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
如何提高该工作产生的价值?
是否有其他工作可以在当下创造更多价值?
这便是本书的精髓所在——杠杆率的思维模式。读完本书,我顿时感到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在过去的10年里,我的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作为咨询顾问,在业务一线摸爬滚打,解决客户现场纷繁复杂的各种问题。记得我刚步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曾感到非常震撼:一家大型企业经营者所遇到的问题,竟然是由一个仅由数名成员的小组来承担处理。那种团队协作的速度感、每个成员所负责的领域之广泛,以及涉及各类问题的复杂性,都远远超出其他工作。另外一方面,作为团队负责人,我组建并管理着越来越庞大的数字化团队。团队管理、组织绩效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它本身并没有成熟的套路,更没有所谓的银弹。这是因为,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变化速度太快,而有些变化,人们还没来得及去理解,就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咨询生涯给予我的最大收获,就是通过长期训练得来的总结与归纳的能力,比如在一周内学习全新的理论,在一天内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有限的五分钟内逻辑清晰、思维缜密地阐述观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总结与归纳、分享经验、吸取教训,尽早且频繁地验证想法,就是一项杠杆率很高的工作。
管理大型团队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一直被驱动着思考如何建设卓有成效的工程师文化。卓越的文化可以带来许多益处,软件工程师被赋能去完成更有价值的任务,这会让他们更快乐、更高效;而快乐且高效的软件工程师反过来又转化为更高的员工留存率、更高的工作成效。聚阳才能生焰 拢指才能成拳。投资于团队的成长,也是一项高杠杆率的工作。
虽然大众文化惯于将血汗和泪水当做荣誉勋章(我本人对此并不十分赞同),着力颂扬奋斗者、拼搏者,但正如本书所阐述的,总会有一种更从容的解决之道,让我们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在生活中更加自如。本书的翻译之旅让我欢欣鼓舞,且受益匪浅。这难道不正是一件高杠杆率的事情吗?希望各位读者喜欢我们精心翻译的这本书,一起开启新的旅程。
——凯捷中国数字化团队总经理,首席咨询顾问 万学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