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1 #40会春
过年
快过年了,满街的过年样,一提过年,想到的词语首选是家,然后是喜气,祝福,希望,饺子,是春晚,是红包。
过年就是回家,过年就是奔家而去。年是家的温暖的一个大集会。年就是不远万里回到家的一个过程,过年回家是天经地义,不用讲道理,过年在外就是感觉虚缈飘荡,只有在家里过年,仿佛才是实实在在的完成了一年的最后最重要的任务。过年过的是日子,过的是家庭的红火,
过年就是喜气的氛围。过年是满街的喜气,挂着彩灯,挂着彩旗,挂着不夜城的灯饰,树上,墙上,路上,满眼的喜气装饰。家里也是满眼的喜气,门上的大红对联,大大的福字,漂亮的窗花,随门开合而飘舞红挂钱,旋转的灯笼,一闪一闪的电子灯饰, 布置一新,擦拭干净的桌椅板凳,都是一年中喜气的直接表现。氛围中要摆上瓜果糖块,这与平常有着不同的感觉,这才是过年的喜气味道,年就应当是喜气的氛围,这是不用讲的。
过年离不开的就是饺子。平时吃饺子也总有淡淡的年的味道。过年如果没有饺子似乎就是没有年的味道。回忆中似乎哪怕只吃一个半夜时的那个饺子,年才算有了实际意义。那顿团圆饭中,其他仿佛只是配菜,而只有饺子才是年饭当中的主角。而饺子肯定要包几个带钢蹦的钱,或是糖块在里面。如果谁吃到就预示新的一年会更好,走好运。这个话题也会让大家兴奋一段时间。如果有老人在,也会故意让老人吃到,让老人开心幸福,这也是年的应有之意。
过年当然离不开红包。我们小时就是给拜年钱,压岁钱。从一毛,五毛,一元二元,到现在的百元千元万元,一种对孩子祝福的仪式,已经开始变成数字的比拼。红包是祝福的期许,也是对孩子爱心的一种表达。红包已经成为过年的一种仪式。红包有爱,红包有祝福,红包更是年味的一道调剂品。
现在的过年怎么也绕不过去春晚。这是84年以后的事情。84年以前,我还很小,过年是拎着自制的罐头瓶子小灯笼开始,东一家西一家的跑,看到的年味是冻梨冻柿子,瓜子花生可以随便吃。大人们聚在一起聊天,听小小的收音机里的相声,或者放一下老式唱片里的京剧。吃着一年才有一回的好吃的,过年就是解馋的放开嘴巴的那几天。那时没有春晚,是小孩子们用小灰拌柴油点上到处的灯火,点上灯笼用绳和滑轮升上灯笼杆上去的快乐。没有春晚时,也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话拜年,有的家里玩军棋、跳棋和扑克的快乐。春晚在近五年关注度在下降,而之前那是必须的年的一到大菜。春晚是说不完的话题,春晚融进了年。
年想到的是人来人往的春运。千里奔家。过年是中国人口流动最让世界难以至信的一次人口移动。何止百万大军,几亿人次的移动,相当于几个欧洲人口的一次行动。春运充满着喜怒哀乐,更重要的是春运就是要在年三十之前到家。
过年就是希望。过年是充满着对新一年的希望与寄托。如果没有年,那岂不是平淡如白水。一年盼一年,给的是不停的向前行的人一个充满欢乐的驿站,加满油继续前行。
过年就是人生从一个驿站到下一个驿站歇脚打气的歇息。
过年是回家,是喜庆,是红包,是饺子,是春晚是春运,是希望--------
过年你会想到很多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