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恩我拥有:
1、谢谢您,易仁永澄老师!
老师您真是太厉害了!
今天把检视阅读的录音反复听了有五遍,每一遍关注点都不一样,直到最后我才整理出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
听了两遍才真切地听到老师所讲的检视阅读前的准备。老师讲到认识一个事物,应该经历这样几个阶段:知道/了解----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创造,这就是老师所说的掌握精通四层次法,也就是老师文章里面所说的道术器用四个层次。不单单讲了这样一个认识事物的层次方法,而且老师还讲到了体验尝试法、结构化展开法,还有5w1h法,其中的体验尝试法和结构化展开法,比较符合检视阅读的方法。
老师把五步法分为看包装,看整体,看细节,下判断,粗阅读。而且随着老师一遍一遍的解读,我就跟着顺便拿起来,我刚买的书就去试验一下。其中第一点“看包装”,果真发现现在的书名真的是分为主标题和副标题,而且副标题最能凸显这本书到底所写的主题是哪一个方面的?然后我就试着去看老师所说的版次和印次,我发现有几本书买的确实挺好的,那个版次真的是好多版啊,当然没有像《学会提问》这本书的版次那么多。也是很不错的书,因为印次很多。
在“看整体”这个步骤里面,老师说你要看目录和序言。而且老师还从个人成长的方面来说,目的、目标、现状、差距?所以在读序言的时候你就要问目的、目标、目标群体、这本书是怎么写的,什么样子的人对他怎样的评价,从《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就可以看出它的目录和序言的重要性,原来是不知道的,自从听了老师的解读序言部分,我就懂得了它的重要性。
在“看细节”这个步骤里老师说要找到关键词关键段落,而且要看一下索引,老师还加了一句,如果没有索引,基本上也是不靠谱的。我翻到后面看了本书的索引,从369到376都是索引部分。但是我却没有如同老师所说的一样从里面获得一些关键的东西。好像有的书直接在内容里面就介绍了它的出处,在最后并没有索引部分。
在“下判断”有个步骤里老师说要看出他是什么逻辑方式来构建的而且要判断它是否值得深入去读。是否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兴趣、期待、解决问题)。
最后说到“粗阅读”,要保持较快速度读完,这个方法适用于各种各样的书籍。
听完最后一遍,感受有五点:
A、我在阅读的时候,总有一些地方没有感觉,譬如第四章文中开头的第四段,我读到“检视阅读一共有两种……一体两面……最好是将两者区分为不同的步骤与活动”时,就没有任何感受,也没有去细心的区分什么,或者从里面带出来自己其他方面的思考。但是老师去读的时候他就说在这里,其实是强调刻意训练的重要性,刻意训练也是全书强调的,而且老师又讲了“动作分解”到“一个一个动作训练”,然后再到“整体动作的训练”,这样子反而节省了时间,慢就是快!
B、听到老师讲张五常阅读法思考法的时候,我就去百度了张五常的思考法和阅读法,把那文章看了一遍,我觉得确实有很多好的东西,但是我还没来得及做笔记,也没有去再读一遍。那就明天继续吧!
C、听到老师在讲收益的时候,老师有说到第一点了解书是什么书,讲什么,结构是什么,对你有什么价值,然后又讲到第二点,感知作者是否是诚心诚意的,这本书的关键词究竟在谈什么?在这里面老师说“了解”是用大脑,“感知”是用心,联想到老师所讲的脑身心灵模型,好像我对脑和心的部分混为一谈,说不清晰,那就明天继续吧!
D、老师在讲到阅读的状态,其中讲到主动阅读,老师有说到在这本书里第8页、34页,42页,还有第五章就写到了主动阅读的内容。我又翻开这几页分别去看了看,发现这几页确实都有写到主动阅读,老师又讲了如何保证主动阅读呢?那么就用提问法。老师读过此书后,达到的融会贯通之境,游刃有余之用,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E、我发现老师在讲解的时候,经常会问这样一句话:作者在这几段到底在讲些什么呢?或者我们再回看这部分作者到底在讲些什么呢?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我觉得这样的一问,往往能让人去从整体上思考这几段到底写了什么?与所解读的整个部分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关联?
老师融会贯通的例子:
a、这整个第四章是否跟速读过不去呢?
使用grow模型,看一下与上下文的关联,并且要联想到当时写作的时代背景。
速读无法真正提升阅读速度,只有提升理解力,才能真正提升速度。
本文中的检视阅读也不够用,快速不重要,变速才最重要。
逗留、倒退并不可怕!专注虽然重要,但不是判断理解力的充要条件!
阅读最重要的在理解上!
b、使用道术器用来总结检视阅读方法:
道----检视阅读是短时间内快速认识事物
术----书中提到的方法,易仁永澄老师的方法,自己的方法
器----(不知道老师发哪里去了,现在看不到了)
用----实践 《独立宣言》 3分钟。
再次感谢老师的引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