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中学 石爱国
在中学生写作教与学的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最易想到的立意往往源于最易看到的“现实”,也正因为大家都易看到,都易想到,所以由此而产生的写作立意也最易“撞车”,最易让人感到“肤浅”。如何规避“肤浅”,创新立意呢?我们可以尝试一种“溯源”写作立意法。
一、看“源头”
万事万物皆有“源”,这世间绝没有无源之水,也没有无本之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或现象,尽管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变化,但多多少少都会保留着它原初的某些特征,也就是说,我们还是能够看出其“源头”是什么的。譬如“茶叶”,虽然今天的茶叶包装花样繁多,宣传也有“特级”“超特级”之分,但放到杯中的还是当初的那种从茶树上采下来的叶子。再譬如日常使用的板凳桌椅,今天再怎么精巧设计,也还能看出它当初的基本形状和基本功能。
但是,比较麻烦的是有些事物,由于其变化太大或由于我们知识的欠缺,其“源头”现在已几乎看不出来了,或者说很难让人一下子联想到它当初的样子了。譬如现在的那些华丽耀眼、造型别致、功能各异的电灯,与它的“先祖”——油灯相比,一个是光鲜明亮,一个是油腻昏暗,实在很难将它们联系到一起了,当然也就更难想到钻木取火那档子事了!不过,一旦想到了这个“源头”,我们对如今的电灯的看法、情感也就大不一样了,甚至会因此对它肃然起敬:正是灯消除了人类从蛮荒时代就产生的对于黑暗的恐惧,以光明和希望引领人类文明走到今天的辉煌。
我们不妨用此法,对以下事物作一次追寻“源头”之旅,你可能会有新的收获: 纸张→森林;筷子→竹林;塑料→石油;火箭→爆竹;动车→马车;人类→猿猴;语言艺术→动物吼叫;流行歌曲→祭祀;时装→树叶……
有些概念,今天看起来挺抽象的,但如果能找到其“源头”,那我们对它的认识也就可能深刻得多。譬如“赡养”一词,今天的主要意思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表述为:“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赡养费、赡养父母。”而在古汉语中,“养”写为“養”,上面是个“羊”,下面是个“食”,今天所讲的“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跟这一点是一脉相承的;而“赡”除了有“供给财物”之义外,还有“富足”“丰富”之义,这就给“赡养”加了一个“量”的意思。这样我们对“赡养”一词就不妨作这样的理解:不只是提供物质帮助就行,还要尽可能提供更多的物质帮助;除了提供物质的帮助外,还要提供精神的帮助。如“赡养父母”,就是说不光是让父母衣食无忧就行了,还要让他们精神愉悦,要常回家看看。这样一理解,就在现有的意义上又挖掘了一层。
再比如,“孤独”一词,如果我们结合“孤”和“独”的本义的话,我们对这个概念的认识也会更深一层的。在古汉语中,“孤”指“幼年失父”者,“独”指“老而无子”者,“父”对于“幼年”者、“子”对于“老”者,无疑都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柱,所以对“孤独”一词,我们不能满足于今天所指的“独自一个”“孤单”的意思,而应侧重于从“失去精神支柱”的角度去理解,“独自一个”不一定“孤独”,身处人群,也不一定不“孤独”。
二、看过程
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是在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后才有了今天的“模样”的,而这一变化的“过程”,就像事物和现象本身一样应该是千差万别、各具特色的。认识并研究这一“过程”,对深刻理解事物和现象的本质极有帮助。
譬如“蝉”,我们今天对“蝉”的印象,大抵也就是对其叫声的“厌烦”了。不妨读一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中的相关文字:“它的地下生活大概是四年,此后,日光中的歌唱不到五个星期”,“它掘土四年,现在忽然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与飞鸟可以匹敌的翅膀,在温暖的日光中沐浴着。那种钹的声音能高到足以歌颂它的快乐,如此难得,而又如此短暂”。如此,我们怎会不对“蝉”另眼相看呢?它就是智慧、耐力与苦吟者的象征,它的存在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再如“煤”,据说它的形成条件相当苛刻,需要大批的植物遗体在特定的环境、温度、压力以及地质条件下,经过几千万年乃至几亿年的漫长时间的堆积,才会形成我们今天的一小块煤。如此看来,我们对“煤”这位“黑相公”还是应由衷敬佩并肃然起敬的!它的那副黑面孔就是沧桑的最好见证!
名嘴周立波曾玩笑式地描述过官员贪污的过程:有不错的固定收入→能操控比工资庞大得多的资源(或金钱)→心理产生巨大的落差→不由自主地想据为己有。在这个过程中,他个人工资的多少,其他官员的东窗事发、锒铛入狱,是不会从根本上动摇其贪污的欲念的,从而可以看出,高薪养廉、杀鸡儆猴作用不会太大,只有控制权力,才能从根本上扼制贪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精辟的论断!
三、看构成
任何事物或现象,不管是宏观的宇宙,还是微观的细胞,都有其独特的内部“构成”。当我们关注这种“构成”时,也许会从中体悟出更多的东西来。
譬如“蚂蚁”,这个我们可能最瞧不上眼的生命,它的“社会”构成却总是会令我们每个人为之震撼:在这个小小的群体中,社会分工细致,角色俱全,在蚁后麾下统领着一群肩负着不同使命的雄蚁、工蚁、蚁客与蚁奴等各种角色;蚁巢也是样式繁多,功能各异,有土巢、植物巢、木巢、悬巢等;所有行为,都在特定的秩序下进行,等级森严,“利他”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理由。所以美国学者约翰·麦·赞恩曾赞叹“蚂蚁社会,是一个没有制度的理想社会”。从蚂蚁社会的构成,我们也许更能深刻地去认识我们这个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社会,从这种所谓的低等生物中去获取高等智慧。 再如“房屋”,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离不开的东西,细细研究一下它的“构成”,我们也会有新的发现。地基的作用自不必说了,基础不牢房屋必倒;现代房屋所用的框架结构,使房屋整体上抱成了团,比传统结构更能抗震;它的每一根柱子都坚定地托起了人类向上的梦想;那种两边分水的尖尖的屋脊设计,不正体现了为人处世难保中立这一生活哲理吗?整个房屋的造型,都寄寓了主人的某种品性和思想。在那个沙漠国度矗立起的帆状迪拜大楼不正体现了人类超凡的想象和不屈的精神吗?如此看来,“房屋”不只是我们的栖身之所,简直就是人类精神的殿堂了!
今天我们熟视无睹、见惯不怪,甚至看来无足轻重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它的“历史”却可能很辉煌,很灿烂,了解它们的“源头”,我们可能会从中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产生别样的思考,从而拓宽写作思路,真正实现写作立意的创新。(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网友评论